二十五史补编是谁主持编辑(二十五史补编名词解释)

煌煌《二十五史》三十句名言,中华五千年智慧尽现

 “二十五史”是中国历代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是在“钦定二十四史”的基础上又补上的一史。“二十四史”尽管历来有各种版本,但名目不存在争议。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又分别编纂出了《清史稿》(赵尔巽等)和《新元史》(柯劭忞)。1921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颁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如今通用的说法则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还有一种折衷的提法,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就形成了“二十六史”。不管怎么说,一部史书竟然搅起了“谁是正宫”的波澜,这《新元史》背后的编者是何方高明?

  清史馆代理馆长

  柯劭忞(1848-1933),字仲勉,山东省胶州人,清末民国官吏、学者。光绪十二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侍讲、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清史馆代馆长、总纂。有意思的是,《新元史》的有力竞争者《清史稿》的负责总成者,亦是柯劭忞。

二十五史补编是谁主持编辑(二十五史补编名词解释)

  柯劭忞

  柯劭忞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柯培元是著名诗人,父亲柯蘅是音韵学家,母亲李长霞亦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柯劭忞幼负文采,七岁时就有“燕子不来春已晚,空庭落尽紫丁香”的诗句。

  柯劭忞16岁入县学为生员,后入济南尚志书院读书,授业于书画家匡源。同治九年(1870年)中乡试举人后,便广泛交游,先后在辽东、粤、晋等地书院任主讲。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及第,入翰林院先后任庶吉士、编修。这是他学术之路的开始。

  1914年,民国政府设立清史馆,赵尔巽为馆长,柯劭忞等为总纂。1928年,赵尔巽逝世,柯劭忞为代理馆长。他负责《清史稿·本纪》部分的审阅和定稿;独立撰写《灾荒志》、《天文志》;整理《畴人》、《文苑》、《儒林》;编排若干人物传记;指导撰写天文方面的《时宪制》;最后负责总阅《清史稿》全稿。柯劭忞呕心沥血十四年,自始至终参与主持,终于编修完成《清史稿》。

  不满史书自己编

  有人就要问了:“二十四史”中已经有一部《元史》了呀?柯劭忞为什么还要编一部《新元史》呢?

  原来,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修《元史》,以宋濂、王袆为总裁集中三十名史官从事编纂,先后经过两次开局,共计二百一十试卷,却只花了一年多就编完了。这在修史速度上,打破了梁代沈约的记录。质量可想而知,疏脱讹误、繁冗芜杂,为世人诟病。

  到了清代,又兴起了考据热潮,学者们对《元史》纠谬证补,并且拓展了元代疆域、还考证西方的学人史料,来增益旧闻。这种风气从康乾年间发端,到同光年间犹盛。著名的有邵远平的《元史类编》;钱大昕的《补元史氏族表》、《补元史艺文志》、《元史拾遗》、《元史考异》;魏源的《元史新编》;何秋涛的《圣武亲征录考证》;李文田的《元秘史注》;洪钧的《元史译文补正》;屠寄的《蒙兀儿史记》等。

  基于历史原因和时代风气,柯劭忞吸收前人优秀成果、集各家之所长,倾一己之力,矢志编出一部相对准确、完整、资料新颖的《新元史》。

  柯劭忞早年便立下藏书名山的宏愿。不管职务几经更迭,柯劭忞一有机会就搜集材料,做好准备工作。光绪十二年(1886年),柯劭忞入翰林院,开始从事蒙元史研究。当时史学家屠寄正在撰写《蒙兀尔儿记》,柯劭忞便和他共享材料;魏源撰写《元史新编》,柯劭忞作过审阅;为了订正《元史》的谬误,柯劭忞前后花费了将近三十年时间,整理资料、考证史实、删除繁冗、补充遗漏、规划体例、厘清条理;在潜心收集元代史料的同时,柯劭忞还广泛地从秘籍、野史中旁征博引;为了最大限度保持史料的客观性,柯劭忞广泛参引西方史料,如《史集》、《蒙古史》的可靠译本。终于在1922年,柯劭忞完成了150多万字,共计257卷的《新元史》,历时30多年。同时,柯劭忞又酌情参照《廿二史考异》中关于《元史》方面的记述,写成《新元史考证》58卷,作为《新元史》的增补。

  大总统倾力支持

  柯劭忞虽说独立完成了《新元史》的撰写,过程中却离不开一位重量级人物的鼎力支持,他就是民国总统徐世昌。

  徐世昌(1855—1939年),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直隶(今河北)天津人。

  徐世昌与柯劭忞同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进士,二人很早就是好朋友。徐世昌退隐后,于民国七年(1918年)曾辑印《水竹村人诗集》(又名《徐大总统诗集》)十二卷,柯劭忞为之作序;二人都获过国外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徐世昌获巴黎大学文学、法学荣誉博士学位,柯劭忞获日本东京帝国的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来徐世昌的长孙女还嫁给了柯劭忞的长孙。

  有如此深厚的交情,徐世昌自然倾力支持老友,于是徐世昌在总统任期内,民国十年(1921年)十二月四日颁令,把柯劭忞所著的《新元史》增入“二十四史”,而成为“二十五史”,把私人修史和官方修史等列正史,令当时的知识界耳目一新。

  激发民族自信心

  《新元史》成书后,引起了日本学界的重视。时任东京帝国的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系教授的箭内亘博士审查了《新元史》,经组织审查会加以研讨,认为柯劭忞学识渊博、精力超群,特授予柯劭忞文学博士学位。对于没有在日本留过学,只是曾经到日本考察过学政(1906年)的中国学者,却能荣膺博士学位,只有柯劭忞一人,就是因为一部《新元史》。后来,日本设立了“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1925年7月聘请柯劭忞担任委员。直到1928年5月,为抗议日本出兵山东,已经担任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总委员会委员长的柯劭忞率领中方委员集体辞职。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屈辱和危机。中国各个阶级都在寻找救国的出路。知识分子阶层的一些开明人士,把目光投向了西方,开眼看世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能摒弃民族观念,从少数民族建立的文明和王朝中寻找民族的原初活力,从历史上曾经强盛的民族朝代寻找民族自尊。柯劭忞重修《新元史》,可以说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表现。

  柯劭忞编纂《新元史》属于私人修史行为,这打破了正史历来是官方集体编纂的传统,为当时的知识界打了一针强心剂。个人修史摆脱了官方修史的局限,譬如说为尊者讳、为统治者服务、贬抑前朝等,具有相对客观性、独立性、灵活性。

  在当时饱受忧患的中国,柯劭忞以一人之力编纂《新元史》,引起了当时强国日本学界的重视,使国人为之一振。

  从柯劭忞个人角度说,一个人做成了一群人甚至几代人的事业,不惟有超拔的毅力,亦有持之以恒的坚守,甘于寂寞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柯劭忞创造了奇迹。(子华)

二十五史补编是谁主持编辑(二十五史补编名词解释)

《史记》,我们都很熟悉,那是太史公司马迁用了毕生心血写出来的,司马迁也因《史记》而名传千古。二十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十五史则是中国历代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历史上记载各朝各代历史的二十五种史书,打头阵的就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

二十五种史书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清史稿》。

在历史上,按规矩是把《三国志》及以前三部史书合称“前四史”。明朝时,以《元史》及以前诸史为正史,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年间,《明史》问世,与此前的正史合称“二十二史”,后又将《旧唐书》并入其中,从而得“二十三史”。后又有人将早已散佚的《旧五代史》依据《永乐大典》等辑录整理成书,经乾隆皇帝钦定,与“二十三史”合称“二十四史”,成为过去传统史学领域中的“正史”。

“正史”,即由官方编撰或认可的史书。那么二十四史与二十五史、二十六史的区别。二十四史是我国历史上各朝代由官方编撰,内容多采用正史资料,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到明朝崇祯皇帝为止,共计二十四部,故称“二十四史”。

1921年,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徐世昌将《新元史》列为国学正史,从此二十四史变成二十五史,但这一做法并没有得到全国人的认可,人们把由赵尔巽统稿的《清史稿》作为第二十五史。但也有史学家编纂史书的时候将《新元史》和《清史稿》都列入了国学正史,故而又有二十六史的说法。不过对二十六史说法的认可,还有待商榷。

古人编写史书有多种体裁,二十五史均采用纪传体,此种体裁创始于司马迁所作的《史记》。纪传体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本纪”的内容是围绕帝王展开,按时间顺序记载重大事件,排列在全书之首。“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不论是《史记》,还是其他纪传体史书,“列传”在全书中的篇幅均为最多。

在“二十五史”中,一般把列传放在最后面。“本纪”、“列传”之外,《史记》还有“表”、“书”、“世家”。“表”采用表格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谱列人物和事件。“书”专门记载各种典章制度,每一篇“书”,犹如一部专门的典章制度史。“世家”则主要用来记载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历史。

在“二十五史”之中,除第一部《史记》是通史之外,其余皆为断代史。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历史的史书或史书体例。通史是不限于一个朝代、通贯古今的史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如《史记》《资治通鉴》《中国通史》等。

读史可明鉴,知古可鉴今。“二十五史”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历史的标志,是世界上唯一载录绵延数千年的信史,是我们可以源源不断汲取的智慧源泉。

《二十五史》三十句名言

1.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

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

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3.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二十五史补编是谁主持编辑(二十五史补编名词解释)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汉书·刘般传》

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7.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8.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9.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1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煌煌《二十五史》三十句名言,中华五千年智慧尽现

11.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译文: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12.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汉书·文帝纪》

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衣食来源。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成帝纪》

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

14.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汉书·食货志》

译文: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15.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

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16.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17.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

译文: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

18.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三国志·吴书三·三嗣主传》

译文:对于读书这件事,担心的是人们不喜欢它,喜欢它是没有什么伤害的。

煌煌《二十五史》三十句名言,中华五千年智慧尽现

19.成败相因,理不常泰。《南史·宋本纪》

译文: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20.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徐勉传》

译文: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21.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旧唐书·魏征传》

译文:背着木柴去救火,扬起沸水来止沸,用残暴来代替残暴,与原来的混乱同出一辙,其后果之严重是很难测的,这样下去,继前朝而为君的,给后代还有什么可显示的呢?

22.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

译文: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23.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汤和传》

译文: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24.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元史·郝经传》

译文:(用兵之道在出奇制胜):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同山丘一样不可震撼,分散的时候又如风雨一样无处不在,行动可以像闪电一样迅速,动作可以像鹰鹘一样凶猛。

25.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以正天下?《金史·世宗上》

译文:朝廷里的人自己行事都不正,怎么要求天下的人行为端正呢?

26.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

译文: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笔)也写不完罪恶;放尽东海之水也无法流完恶行!(罪大恶极)

煌煌《二十五史》三十句名言,中华五千年智慧尽现

2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译文: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28.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译文: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

29.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30.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译文: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