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英华是什么书(文苑英华作者)

文苑英华是什么书(文苑英华作者)

《文苑英华》版本源流概况

《文苑英华》是唐前及唐代诗文的总集,它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册府元龟》这三部类书构成了宋代四大官修书。《文苑英华》成书于宋代,其版本源远流长。

宋版

文苑英华是什么书(文苑英华作者)

《文苑英华》是奉诏修书,虽经多次校勘,然并未刊行于世。在考据学盛行的清代,学者们已经断定,北宋没有《文苑英华》的刻本。宋初《文苑英华》于雍熙三年(987年)编撰时为一千卷。编辑成书以后,真宗景德四年(1007)组织馆臣校勘过,但卷数没有变化。到了真宗祥符二年(1009),真宗“又令工部侍郎张秉、给事中薛映、龙图阁待制戚纶、陈彭年校之”。然而,这两次校勘的结果,却被一场意外的宫廷火灾全部烧毁。由此看来,宋代《文苑英华》只是未及刊行的未定写本。如李致忠先生考证的“不可能有北宋内府刻本”。直到宋代庆元元年(1195)时,才由退休的右丞相周必大、乡贡进士彭叔夏、登仕郎胡柯共同校勘成为定本,雕板印刷,即周必大吉州刻本,为宋代唯一的刻版。

明本

文苑英华是什么书(文苑英华作者)

在南宋周必大吉州刻本以后,元代到明代中期没有刊本出现。但在一定范围内流传着周必大宋版的明抄本。据凌朝栋先生在《文苑英华研究》中统计,源于宋版的明抄本有:旧抄本、蓝格明抄本、明抄本百衲本、明抄本、周叔弢藏明抄本等,存世达十六种之多,其错误也越抄越多。之后出现了明刻本,有明初刻本、源于初刻本的明递修本、明初刻清人校勘本、源于明初刻本的抄本等。由于多次传抄,且依据的版本不同,在行格上就发生了变化,而且删除了原宋版前宋白及卷后胡柯、彭叔夏的衔名。在明刻本之后又出现了六、七种依据明刻本或明抄本如《文苑英华选隽》、《文苑英华钞》等选刻本。

清代选本

至清代,由于流传下来的各种明刻本、明抄本和选本存世较多,清代没有原本刻本。只有源于明刻本的清代选抄本,如《文苑英华诗抄》等;源于明刻本的清代选刻本,如《文苑英华律赋选》四卷,清康熙二十五年吹藜阁铜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北京图书馆等九家单位。

当代影印本

文苑英华是什么书(文苑英华作者)

当代所印《文苑英华》有三种情况,一是源于宋版参配明刊的中华书局影印本。1966年5月,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制版(未印书)影印出版,宋刊本140卷配明刊本860卷,合计1000卷,装订为6册。主要是以明刊本为主,补配宋版的方式影印。二是源于明代初刻本的台湾华联出版社影印本。1965年,台湾台北华联出版社、中央图书馆、台湾大学图书馆等据其所藏隆庆元年刊本影印。三是香港中文大学宋版影印本。1974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古典书籍出版委员会宋刻蝴蝶装影印本。此本上海图书馆藏书目录有著录。

新发现的《文苑英华》版本装帧特色

笔者在参与点藏和鉴定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书时,发现其中的明隆庆元年(1567)刻,隆庆六年(1572)、万历六年(1578)、万历三十六年(1608)递修本《文苑英华》,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重要的版本装帧价值。该书是明隆庆元年,福建刻本。此版《文苑英华》一千卷,四周单边,半叶十一行,每行二十二字,白口,单白鱼尾,版心有镌卷数,大十六开,正文一百册,目录一册,合计一百一册。该书卷前有明隆庆元年涂泽民序,次同年胡维新序,序中言《文苑英华》一书的刻书缘起,并有一段话,由此得知此书出版者当是胡维新、戚继光刻,参加刻书的还有福州太守胡帛。刻书时间当是明隆庆元年。然从书中偶见有隆庆六年补版,页书口下刻:“壬申重刻”。本书补版较多为明万历六年和万历三十六年补刻的版页,字体差异较大。书口下分别镌有万历六年刊、万历三十六年刊字样。故定此本为明隆庆元年刻,隆庆六年、万历六年、万历三十六年递修本。该书封皮衬纸均用当时福建官府废弃公文纸托裱,公文纸所署时间为万历三十六年(1608)至万历四十一年(1613),据此确定该书印刷装订时间当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其后几年。此书封皮均为万历年间所配原书封皮。卷前总目录下所镌“宋白等奉敕纂”。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