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开始》:600万年的人类历史如何预示我们的未来

我们来自何方?又将去向何处?自从文明诞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追寻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但越是久远的历史就越显得模糊,越是遥远的未来就越难预测。

那我们该如何找寻祖先、后代和自己的命运线索呢?这本第五次开始就从考古学的视角启示我们未来的轮廓,或许可以通过历史进行勾勒。

没错,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凯丽就是一名世界顶级的考古学家,他是美国怀俄明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曾任美国考古学会会长,主持过多项位于世界不同地区的考古发掘项目,还长期担任世界考古学领域的重要刊物美国股。

部的主编凯丽大半辈子都奋斗在考古的第一线,这让他形成了极其宏大的历史视角。

他认为考古学家们不一定能看到树木的细节,但却可以清楚地看到森林的全貌,这种对宏观全局的把握就是考古学的最大价值所在。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他才写出了第五次开始这本代表作。

本书一经面世就获得了国际同行们的高度肯定,我国的知名考古学家陈纯、许红、航侃等人也都对本书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为了更好的展现人类演化的全部脉络,本书将叙述起点放在人类诞生之时,六七百万年前,人类和猿类在演化的道路上分道扬镳,自此人类开启了独特的进化历程,目前已知。

最古老的与人类有关的两个人属祖先都来自非洲,分别是距今约七百万年的乍得沙赫人和距今约六百万年的肯尼亚图根猿人。

化石证据表明,这两种原始人类都已经拥有直立行走的能力。

这样算来,人类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至六百万年前。

从六百万年前的原始人到今天的现代人类,期间的演化过程纷繁复杂,但作者抽丝剥茧地梳理出了人类经历过的五次临界点或者说转折点,并称之为五次开始。

第一次是技术的开始,让人类从动物界中脱颖而出;第二次是文化的开始,让人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第三次是农业的开始,开启了人类的定居时代。

第四次是国家的开始。

新出现的国家、组织塑造了我们熟知的世界,也带来了社会不平等、战争和贸易。

而今天我们处在第五次开始的进程中,正在迎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

了解这五次开始,能让我们清楚人类演化的两个基本规律,分别是不变与变。

不变的是驱动人类不断演化的根本动力,变的是人类持续更新的自我组织方式。

虽然未来很难预测,但通过这两个规律,我们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大致判断出未来的潮流走向。

好,那接下来我就通过三个部分来为你介绍书中的内容。

第一部分谈不变,也就是六百万年以来驱动人类实现五次开始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第二部分。

谈变。

为什么说世界万物皆不可能永恒,人类社会也并非静态。

第三部分,通过回顾人类历史,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勾勒未来途径。

第一部分,我们先聚焦于人类演化的第一个规律,说说为什么驱动演化的根本动力是不变的。

自人类的直接祖先乍得沙赫仁和图根猿人诞生以来,在六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从生活在树上的灵长类动物逐渐演化为会使用工具的原始人类,再到拥有文化、懂得种植和畜牧,建立起国家政权的现代人类。

回顾这段历史,好像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地发生,但你有没有考虑过,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经历了这种演化,驱动这些转变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呢?一开始原始人并没有使用石器的意图。

古代,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人们也没有什么种地养牛的想法,但这些事情都发生了,要想弄清楚背后的驱动力,我们还得从古代人类生活的场景中寻找答案。

对任何生物来说,生存的第一要务都是有效的获取食物,躲避天敌。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同物种选择了不同的演化路径。

原始人类在面对生存压力时,逐渐演化出直立行走的能力。

直立行走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够到更高处的食物,更早地发现远处的危险等等。

同时这种转变带来了一个副作用,那就是解放了人类祖先的双手,手控了出来,就为接下来使用工具提供了可能性。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石器化石出现在大约三百三十万年前,对石器工具的使用。

为古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很多便利,他们可以用石器从动物身上切割肉类,制造用于挖掘植物根茎的工具,或者加工简单的石制武器,用来狩猎小型动物。

在工具的帮助下,一部分古人类能从环境中获取更多的能量,战胜不使用工具的邻居们,最终掌握技术的古人类取代了其他古人类。

这个过程正是作者所宣称的第一次开始,也就是技术的开始。

这个过程中的逻辑并不复杂,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物种都有不断繁衍增值的倾向,人口增值会让生存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这样一来,能更好的适应生存环境的人群就能从进化中脱颖而出。

在人类的第一次开始中,竞争加剧的结果就是技术在古人类群体。

从全面普及。

所以可以从中得出结论,驱动人类第一次开始的根本动力是人口增值带来的竞争加剧。

同理驱动后面几次开始的根本动力也都是一样的。

大约二十万年前到五万年前,古人类逐渐演化出更复杂的神经系统,开始使用语言和符号,最终形成了人类独有的文化能力,这标志着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开始。

文化可以创造社会集体,让共享同一套世界观的人走到一起。

通过这种方式,社会个体间的合作成本就能大大降低,从而实现共赢。

就这样,在人口增值的压力下,拥有文化的古人类群体就会自然地战胜缺少文化能力的对手。

到一万多年以前,又一次转折,出现了近东地区。

出现了栽培的大麦和小麦,中国华北地区出现了素,华南和东南亚出现了水稻,墨西哥出现了玉米和南瓜,全球各地陆续开启了种植农作物的进程。

与此同时,狗、牛、绵羊、山羊、猪和马这些动物也陆续被驯化。

农业出现在世界各地,标志着第三次开始的到来。

农业出现之前,古人类一直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谁也没想着有朝一日会成为农民。

虽然有些古代人类可能出于偶然,发现野生的原始作物能结下可供食用的种子,但原始作物的产量一般极低,比如原始玉米的个头儿可能比你的小拇指还小,所以并不能成为人们食谱中的主要选择。

但这时候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在过。

去了几万年时间里,具有文化能力的人类陆续散布到全世界,他们走出非洲,先后到达欧洲、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并且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占领每一片可供生存的土地。

人口越来越多,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没有新的土地可供迁徙时,人们就会发现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其他人生存。

因为贸然进入别人的领地具有很高风险,所以定居在一个地方就成为古人类最合理的选择。

一旦定居,当地的猎物和可供采集的果实迟早会被消耗完,这就意味着原来的狩猎、采集生活方式无法继续维持。

在人口持续增值的压力下,古人类就不得不提升农作物在食谱中的份额,就这样,农业开始生根发芽。

从大约一万年前。

是世界各地逐渐从狩猎采集社会转变为农业社会。

人口增值导致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让人口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先是聚集成小的部落和球邦,后来最富庶的农业地区,比如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地区,最先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国家,这是人类的第四次开始。

相比于其他的人类组织,国家有能力统筹开展更加宏大的公共项目。

比如在干旱地带实施灌溉工程,在山地区域削山填沟、开辟耕地等等。

这些项目都提升了土地的承载能力,使人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同时,国家更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也带来了社会分工的细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

经济文化交通的持续发展相比之下,球邦和部落在国家这种组织形式面前显得格外脆弱,最终都被国家所取代。

站在今天回顾过去,不难发现,驱动人类不断演化让技术、文化、农业和国家陆续出现的力量一直不曾改变,那就是人口增值带来的竞争加剧。

好,说完人类演化过程中的根本动力是不变的,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变的部分。

作者说世界万物皆不可能永恒,人类社会也并非静态。

乍一听啊好像没什么稀奇的,毕竟我们都学过唯物史观,知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变化本应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那作者为啥还要强调这个变呢?因为啊他发现我们很多人经常会不自觉地用静态视角看待历史。

比方说在众多描述未来的科幻电影中,未来世界虽然技术更加发达,但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依然难以得到治理,战争和恐怖主义依旧肆虐,好像今天解决不了的问题,未来依然解决不了。

社会的变化充其量是技术层面的进步,社会的本质依旧不会发生改变。

所以你看啊,虽然我们都知道世界是变化的,但一旦涉及人类的历史,我们就很容易陷入一种静态的视角,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还是看待历史的方式不够宏观。

我们学习了解的历史大多是国家这种组织形式诞生之后的政治社会史,不管是三皇五帝还是唐。

不明清,不管是中国历史还是外国历史,都发生在第四次开始,也就是国家出现之后。

所以很容易把从过去三五千年的历史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当作永恒不变的规律。

这有点像我们在一片森林里发现了一棵松树,特别仔细地研究了它的生长规律,发现松树会结出松果,然后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片森林里的所有树木肯定都会结出松果。

但很显然,这种观点只看到局部的细节,而忽视了历史整体的动态变化。

比如我们谈起国家这个概念时,总会有一种感觉,认为国家就应该存在于地球之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和边界,每个国家也都享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主权。

这些说法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

认同,但问题在于国家的存在真的是自古如此且理所应当的吗?作者告诉我们,相比于人类的全部历史,国家只是一种刚刚出现的新兴发明而已。

不管是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还是新石器时代的农民,听到国家这个概念肯定都会觉得莫名其妙。

而且我们今天的主权国家概念其实更年轻,他只能追溯到一六四八年欧洲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合约时期。

在此之前,国家和主权的概念并不像今天这样具体而神圣。

所以如果我们能跳脱出人类近几千年的短暂历史,用考古学的宏观视角审视人类发展,就能不再拘泥于树木的细节,而能捕捉到森林的全貌。

作者通过回顾人类六百万年以来的历史,提出了他的观点,认为世界万物皆不可能永恒,人类社会一直都处在变化之中。

在一点五万年前,几乎所有人都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

从五千年前开始,农民逐渐占据了人类的绝大多数。

而今天,狩猎采集者几乎已经不复存在,农民的数量也大幅下降,全人类里只有很小一部分人直接投身于食物生产。

我们今天的复杂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是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们完全无法想象的。

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认为人类社会是静态的呢?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当我们说人类社会是动态而非静态的,更多的是在说人类的自我组织方式,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

相处模式在不断变化,而不是单纯地强调技术的动态进步。

因为自从人类学会使用工具之后,技术其实一直都在不断进步,但决定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不是技术,而是人类的自我组织方式。

举个例子,好比真正能决定人类命运的不是制造原子弹的技术有多高,而是人类对待其他群体的态度,以及由此决定的使用原子弹的方式。

在作者看来,人类社会之所以是动态的,关键在于人类的自我组织方式在不断变化。

如果我们回顾前四次开始就能发现,这几次转折其实一直都在不断地为人类带来新的自我组织方式。

在第一次开始时,古人类很可能采用的是对偶制的组织方式。

比如一对男女发挥各自的优势,合作分享食物。

养育后代,这种组织方式脱胎于动物界,也最为原始。

第二次开始之后,古人类拥有了文化,新的组织方式随之而来,人们学会了在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的群体中合作与共享。

第三次开始,农业出现,社会中出现了群体之间的联盟和竞争。

第四次开始之后,国家登上历史舞台,阶级、社会贫富差距、有组织的战争和贸易纷纷出现,这些组织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正因为从古至今,人类的自我组织方式一直在变,所以作者才得出观点,认为世界万物皆不可能永恒,人类社会也是如此。

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已经提炼出不变与变两个规律。

那最后一部分我们就展望未来,说说通过回顾人类历史。

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勾勒未来途径。

因为置身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往往是看不到全景的,所以用宏观视角看待今天和未来其实并不容易。

这就好比新石器时代刚学会种地的古人类,不会在某一天早上醒来时说:嘿伙计们,我们现在都是农民了。

所以作者建议我们可以以考古学的视角,用对待史前史的方式对待今天和未来。

这样我们就能发现,从公元一五零零年以来,人类其实已经进入第五次开始的进程之中。

作者对第五次开始的定义是欧洲殖民运动、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开始。

但我认为啊其中的关键还是落在全球化这个概念上,或者可以说第五次开始意味着全球化的。

开始。

之所以把公元一五零零年作为第五次开始的时间节点,是因为自此以后,人类社会中出现了一些以往不曾有过的新迹象。

那什么是考古学的视角呢?比如考察海洋中沉船的数量、横跨大陆之间的贸易流动,以及不同人种跨越不同地区的交流活动,在公元一五零零年之后都明显增加。

与此同时,全球性的战争开始出现,西班牙战舰的残骸不仅出现在西班牙海岸附近,还出现在加勒比海、南美海岸线、关岛和菲律宾,新的迹象还出现在太空中。

从二十世纪开始,人类在太空中留下了大量的活动痕迹,不仅有卫星和飞船,还有数不清的太空垃圾。

这些新的迹象都表明一次新的开。

即使出现了和前四次开始一样,第五次开始的根本动力依然是人口增值。

公元一八五零年,全球人口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十亿,到今天,全世界人口已经逼近八十亿。

人口的迅速增加为第五次开始提供了巨大的驱动力,直到今天,全球人口依然保持增长态势。

根据联合国估算,到二零七零年人类总数将突破一百亿。

在人口增值的驱动下,人类已经进入第五次开始的进程中。

那这次开始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说起未来啊,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未来的科技会有多先进。

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器官移植技术、超级人工智能等等。

毫无疑问,技术肯定会向前发展,也会和生活融合的越来越紧密。

但就像我们刚才说的,未来的真正挑战并非来自技术,而是来自人类的自我组织方式。

未来人类的自我组织方式会有什么不同吗?丹麦有句谚语,别预测,尤其别预测未来。

作者很认同这句话,因为预测未来常常会犯错,所以作者并没有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未来的具体场景,而是在人类历史的基础上勾勒出了未来大致的潮流走向。

这个走向隐藏在三项进程之中,分别是资本主义对廉价劳动力的追求、军备竞赛和人类文化的全球化。

首先是资本主义对廉价劳动力的追求,资本主义始终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劳动力是生产者的最大成本之一,所以资本家会努力降低了。

劳动成本来获得最大收益。

方法之一就是提升技术水平,用更先进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方法之二是把生产链转移到更廉价的劳动力市场。

比如从欧美转移到中国、印度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个转移进程走到哪里,哪里就会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就这样,资本主义对廉价劳动力的追求,无形中大大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其次是军备竞赛,自从国家诞生以来,军备竞赛就已经随之出现。

你有一只毛,我就得有一块盾;你有了飞机大炮,我就得有核武器。

军备竞赛不仅制造出了威力越来越大的武器,而且还让各国的军事实力开始呈螺旋式上升。

比如今天,美国最先进的b二轰炸机,单架飞机的造价就超。

我八亿美元,这让先进的武器装备几乎成为一种消耗不起的奢侈品。

因为军备竞赛让武器的威力和成本都大大增加,所以各国在使用武力时反倒更加谨慎。

最后是人类文化的全球化。

今天全球通信和贸易技术的发展,让文化的跨国传播变得极其简单便捷。

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成龙的电影拥有世界各国的关注,世界杯和nba也是中国体育爱好者的盛宴。

文化上跨越国界、超越本土的新一代已经崛起,反过来又助力了越来越不可阻挡的文化全球化进程。

资本主义军备竞赛和文化全球化结合起来的结果,就是大大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这一进程造就了。

未来的世界公民。

这些公民并不产生于任何特定群体,而是全球人类通过教育、艺术、贸易、战争和宗教持续互动的结果。

现在让我们回到那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去勾勒未来图景?刚才说了,技术上的进步固然会出现,但更重要的是人类自我组织方式的变化。

而第五次开始能给我们带来的就是全球化进程下的人类共同体,拥有全球化意识的世界公民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世界政府。

这一进程听起来可能比较遥远,但其实早已开始。

过去一个世纪里,全球陆续出现了国联、联合国、欧盟、世贸组织、国际法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一系列共同体。

面对第五次开始,作者抱有非常乐观的心态。

他认为第五次开始会和前四次大不相同,因为我们不断地从历史中学习,而且今天的人类已经拥有了空前的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些都让人类的未来充满希望。

这本书的内容就讲到这里。

最后我还想与你分享一下我的个人体会,说说每个个体该如何去创造未来。

我们都知道全球化能为我们带来很多机遇和希望,但这个过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

比如全球化势必意味着全球文化的相互融合,最理想的状态是世界各地的文化都能释放出自己的光彩,交相辉映。

但实际情况是,今天能走向全球的文化大多数还是强势的西方文化,而其他很多地区的文化无形之中被淹没了。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化和本土化。

该如何调和?民族的和世界的?该如何取舍?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然,如果以本书的宏观视角来看,不管是西方文化还是非西方文化,本质上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财富,都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原材料。

孰强孰弱并不会影响第五次开始的浩荡进程。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保护。

毫无疑问,多种文化融合形成的未来肯定会更加丰富精彩。

所以对我们来说,人类的第五次开始并不是一件事不关己的遥远传说,而是等待我们每个人去亲身参与的伟大历程。

我们能做的就是守护好、发扬好自己所热爱的那份文化,一个更加包容、开放、丰富、多元的。

世界才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期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