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今天为你介绍的书史儿童的世纪,副标题是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每个人长大前都要经过儿童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会获得最优质的资源、最温暖的关爱、最充分的耐心。

实际上儿童获得这样的待遇是很晚的事情。

十七世纪以前,甚至都不存在儿童这个概念。

儿童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夭折,家人不会悲伤很久,因为很快就会有新的小孩出生代替他们。

儿童即使活下来,只要具备一点自理能力,就得离开父母成为学徒,逐渐过起和成年人一样的生活。

那既然这样,儿童这个概念是怎么出现的呢?它的出现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今天这本儿童的事迹将给我们答案。

本书作者菲利普阿利埃斯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传统的历史研究者不一样,阿里埃斯主要关注的是儿童家庭、死亡观念这些很小众的话题。

他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五卷本的私人生活史,以及今天为你介绍的这本儿童的事迹。

这本儿童的事迹是学界首次正式关注儿童群体。

英国史学家亨德利克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说女人被隐藏在历史中,那么儿童则是被排除在了历史之外。

而阿里埃斯的儿童的事迹则奠定了儿童史研究的基石。

在这本书里,作者把镜头聚焦在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他花大力气考据、想绘画、日记、服饰和游戏这些内容。

作者认为十七世纪。

非常关键。

十七世纪以前,儿童的穿着游戏跟成年人没什么区别,直到十七世纪,儿童这个群体才逐渐获得人们的关注。

更重要的是,儿童这个概念的出现,在社会上引发了两场革命。

一场是学校革命,分级教学和统一管理出现,现代学校诞生了。

还有一场呢是家庭革命,家庭原本的社交属性逐渐让位给私密属性,现代核心家庭诞生了。

反过来,这两场革命也促使儿童这个群体形象更加鲜明地独立出来,最终成为人生的特定阶段。

接下来我们围绕十七世纪这个儿童的事迹,介绍本书的精华内容。

第一部分我们看儿童这个概念是怎么出现的。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我们再看一下儿童概念出现之后如何引发学校革命。

和家庭革命。

我们先看一下儿童这个概念是怎么出现的。

十七世纪以前,西欧并不存在儿童这个概念,也没有特定的词可以把少年和青年区分开。

比如今天法语中儿童offer这个单词,在当时可以指代任何年龄段的孩子,这个单词同时还有仆从,儿子的意思不只是词汇啊,儿童在穿着方面和大人也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只要断奶并且能稍稍自立,就会穿起和成年人一样的衣服,衣服的材质、款式基本没什么区别,只是尺寸小一些。

另外在日常的游戏中,儿童和成年人也差不多。

在今天,小玩偶那是儿童的玩具,但在当时,大人也会摆弄玩偶,还有今天看起来很激烈的运动,那个时候的小朋友也在玩。

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

十三在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在玩网球、曲棍球,他还跟宫廷贵族们一起跳萨拉班德舞蹈,那个时候的萨拉班德舞动作很激烈,而且呢还带有性暗示,今天的家长应该不会让三岁的小孩参加。

那为什么在十七世纪以前儿童得不到特殊关注呢?作者提到三个原因,儿童的早夭、中世纪家庭缺失情感功能以及中世纪的洗礼制度,我们分别看一下。

先说儿童的早药,这是十七世纪以前儿童不被关注最主要的原因。

生活在中世纪的儿童一出生就有许多关等着他们去闯。

首先是接生,中世纪的接生技术非常落后,很多婴儿原本是健全的,但因为错误的接生方法,他们刚问时就因为肢体损伤而夭折。

即使婴儿能够顺利产下,等待他们的是。

人一生中最脆弱的几年,成年人的照顾稍有不周,婴儿也会丧命。

有的婴儿更可怜,他们可能患有先天性疾病。

今天现代医疗手段可以挽救他,但中世纪医疗技术有限,那些婴儿大概率会被父母抛弃。

大多数的婴儿呢可能是健康的,但即使这样,他们还会遭遇婴幼儿易发疾病,比如像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等,这些疾病如果能扛过去,那可能终生不再复发。

但如果扛不过去,这些疾病就会释放出非常可怕的杀伤力。

很多健康的婴儿夭折元凶都是这些疾病。

假设啊一个幼儿非常幸运,前面说的那些他都躲过去了,但它仍然可能遇到饥饿、水污染等问题。

对于抵抗力弱的儿童来说,这都是致命的因素。

由于这么多的原因,中世纪的婴儿能够顺利长大成人是件概率很低的事情,所以人们不得不适应儿童频繁夭折这件事情。

同时啊父母倾注在孩子身上的情感呢也就不会很多,一个小孩的去世不会激起父母很浓烈的悲伤。

法国哲学家蒙恬曾说:我已经失去了两三个尚处于哺乳期的孩子,并非没有遗憾,但也没有太大的不快。

这样的话在今天读起来有些冷血无情,但在当时呢是普遍的现实。

儿童夭折后,为了补充更多劳动力,夫妇会多生些小孩,通过提高数量来应对儿童死亡率高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孕妇正因为分娩而疼痛难忍,她之前已经生过五个孩子了,这些孩子的年龄都还很小,它的零。

就这样安慰她,在这些小淘气给你制造许多麻烦之前,他们就可能死了一半了,甚至全部死了。

这句话听起来很冒犯,却是当时妇女生产的时候经常听到的安慰。

除了儿童早夭,中世纪家庭缺失情感功能,也导致儿童在当时无法被关注。

今天我们会把家比喻为温馨的港湾,家对每一位成员来说是具有情感功能,但在中世纪,家庭最主要的任务是保护资产。

男女结合组成家庭,可以把很多资产固定下来,比如房子、农田、生产工具、劳动经验、社会关系等等。

社会底层的夫妇是这样,那上层社会也一样。

我们看到中世纪,欧洲王国的边界变动非常频繁,国王结婚,妻子带来的嫁妆可能是一大块土地,这个时候。

王国面积会突然变大,如果国王离婚呢,他的王国就会可能在一夜之间萎缩。

由于中世纪家庭最主要的功能是经济方面的,弱小的儿童劳动能力有限,他们就会遭到歧视。

那等他们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家长就会把他们看作小号的成年人,让他们做家务,尽可能为家里提供一些经济支持。

再大一点到七岁,家长会把儿童送出去,让他们当学徒,学一些谋生的手段,将来养活自己。

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时间一般不超过七年,双方的感情因此很淡薄。

儿童在中世纪,欧洲得不到关注,还有一个宗教方面的强化因素。

在今天西班牙北部有个叫巴斯克的地区,中世纪的巴斯克有个习俗,很多小孩夭折后会被随意埋葬在家门口或者花园里。

跟死去的宠物猫、宠物狗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西欧中世纪,人们生活在基督教的文化环境下,根据基督教精神,人只有完成洗礼仪式才会获得不朽的灵魂和上帝的保佑。

很多婴幼儿夭折的时候还没来得及洗礼,这个时候啊他们在大人眼里跟死去的猫狗没什么本质区别。

富人家庭的孩子也一样,富人去世后通常会埋在教堂里,但自己的孩子如果在洗礼前夭折的话,家长们就会让人把孩子的尸体缝进粗麻布做的裹尸袋里,再扔进巨大的公共墓穴,和那些最贫贱的下等人缠绵在一起。

那个时代的人们也可能很喜欢小孩儿,但这种喜欢就像是人类喜欢宠物一样。

蒙恬还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年轻人借这些又。

治得傻里傻气的孩子来打发时间,就如同斗猴一般。

你看,这样的习惯透露出的其实是那个时代成年人对儿童的漠视。

那人们对儿童的态度是什么时候转变的呢?这就是十七世纪。

作者把这个世纪称为儿童的世纪,他发现那个时候很多艺术作品开始重点展示儿童形象,比如全家福画像开始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构图,一些宗教画中出现了圣母、圣子画面,以及裸体小天使的形象,很多画作的主题是哀悼早逝儿童,这在之前是很少见的。

另外,独立的儿童肖像画也在十七世纪开始普及,除了艺术作品,日常语言中也出现了针对儿童的词。

比如在关于滑敲游戏的解说词中,有这么一句,这位波波若如同罗马皇帝成瑜,任由托行,这里的波波洛指的就是孩子。

另外呢还有很多像小心肝儿这样的词,更生动地表现出人们对儿童的喜爱。

为什么从十七世纪开始,儿童的地位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呢?这里有很多原因,比如新航路开辟给欧洲带来充足的物资,人们饿肚子的情况有所改善,还有技术改良提高了生产效率,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得更好。

另外呢一些家庭开始为孩子接种牛痘,这些措施都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儿童死亡率。

这本书的作者没有继续从正面寻找宏大的历史原因,而是特别关注了两次重要的革命学校。

革命和家庭革命,这两次革命的意义非常重大,标志着现代学校和现代家庭的出现,而这两次巨变正是十七世纪儿童概念出现后引发的。

反过来呢,这两次革命也让儿童这个概念更加鲜明,最终成为特定的人生阶段。

我们先看一下学校革命。

学校其实很早就有了,在中国有人认为早在周代就出现学校了,孔子曾提过祥旭之教,这里的降和序就是学校的意思。

在西欧呢,英国东南部的坎特伯雷有一座六世纪建的国王学校,这可能是西方最早的学校。

既然学校早就出现了,为什么学校会在十七世纪的西欧发生巨变呢?我们先看一下十七世纪之前的欧洲学校是什么样的。

这时的学校主要面向教会成员,只有少数教室才能加入,他们在学校里的主要活动是沿袭基督教经典,还有一部分学校是针对贵族开放的,这种学校实际上呢就是贵族学生社交和学习的一个俱乐部。

在这两类学校里,学生的权利非常大,他们可以自由出入学校,甚至决定请谁来上课。

上课的学生年龄也不受限,有年长的,也有年幼的,但是能进入学校总归是少数人。

在中世纪,普通家庭的孩子稍大一点都会走出家门去学门手艺。

我们都看过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故事的主角常常是年轻的铁匠铺帮工、鞋匠铺学徒模仿小伙计,这反映的正是欧洲传统社会非常普遍的学徒制现象,中世纪欧洲的。

笼罩。

在行会制度下,不论是打铁、染布还是烤面包,任何行业都有相应的行会。

行会的主要作用呢是调节同行的矛盾,同时保护同行的利益,并且协调与政府的关系。

每个行会其实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行会里地位最高的是师傅,接下来是工匠,最下层就是学徒,师傅可以招收学徒,学徒期一般为五到七年,学徒完成学习后呢会由师傅向行会提出申请,然后行会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学徒就能获得工匠这个称谓。

那等他再完成一件可以被称为杰作的作品,他就可以升格为师傅,这就具备招收学徒的资格了。

我们上一部分说过,由于中世纪儿童死亡率高,家庭对儿童并不关注,孩子们具备自理能力后呢就得外出找师傅学。

手艺在这几年里自然少不了被打、被骂。

那到十七世纪,随着儿童死亡率下降,家人和儿童之间的情感变得深厚,家人对每一位儿童的关注也会变得更多。

人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过得比自己更好,能有更好的出路,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那这个时候呢有不少父母就意识到,六七岁的孩子离开父母,在别人家被拳打脚踢太惨。

而且啊父母和孩子分别太久,过个七八年孩子或许真的能学到手艺,但是他们跟父母之间的感情也早就淡泊了。

所以一些父母希望有一个专门的社会组织来协助家长针对性地培育儿童。

这个组织最好能克服学徒制的不足,比如孩子学习的地方离家不要太远,另外父母还能和孩子经常见面教育。

方法呢最好是以理论教育为主,而不只是跟在师傅后面观察、揣摩,那样的效率太低了。

在中世纪末期,修社会其实已经出现一种叫学院的组织,听起来啊学院比学校更有学术气息,其实这个时候的学院是社会捐资修建的救济所,最初是不上课的,后来呢学院才开始承担一些像识字这样的基础教学工作。

这个功能受到了社会底层的欢迎。

慢慢的学校开始教授七艺,也就是修传统的语法、修辞、辩论以及几何、算术、天文、音乐这些学科。

但是这并不足以催生现代学校,现代学校有两个突出的特点,首先是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其次呢是按照年龄和学识划分年纪。

中世纪的学校能够。

逐渐具备这两个特点,教会功不可没。

前面说过,在中世纪的学校中,学生有很大的权利。

受行会制度的影响,学校其实是学生们的自治组织,他们通过喝酒、聚餐、膜拜上帝来维系感情。

年幼的学生会追随老学生分享他们的生活资源,而年长的学生呢也会施展他们的影响力,殴打、剥削年幼的学生。

这种情况原本是被社会默许的,但越来越多人发现年轻人心急气躁,那样的学校实在是太过于杂乱无序。

而且在十七世纪,欧洲兴起了绝对君主制,那些欧洲君主都宣扬权力集中可以带来秩序,这种观念也影响了人们对学校的看法。

一位红衣主教就说,让孩子放任自。

由不受等级制约束,不可能不存在危险,因为由于年龄和经验,孩子处在不坚定状态,他们需要灌输更强有力的纪律和更严格的准则。

你看到这个时候,学校开始逐渐承担起归训学生的功能。

那谁来归训学生呢?这就要说到教师。

以前教师是学生临时请来传授知识的匠人,学生可以决定教师的去留,一些教师为了获得稳定收入,他们就会跟学生打成一片,但是学校的使命现在变了,教师的任务也得发生相应的变化。

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还应该塑造孩子的精神。

其中塑造精神这一点可能更重要,因为在当时的一些教会人士看来,传授知识只是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这是暂时的。

谢谢。

而传授美德是在拯救孩子的灵魂,那是永恒的事情,这是在对学生负责,也是在对上帝负责。

但塑造精神这件事儿,只靠教师一厢情愿,怎么够呢?为了更好的引导孩子们,学校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学校开始从松散的俱乐部或自治团体变成纪律严明的组织。

这里的纪律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面对不服管教的孩子,要借助惩戒手段,这是在维护纪律;面对不愿意接受学校规则的孩子,要把他们拒之门外,如果已经入学,可以赶出学校,这也是在维护纪律。

为了检测学生学习的成果,要定期进行测试,这还是在维护纪律。

检测没有通过的学生要接受惩罚,并且重新学习,这同样是在维护纪律。

你看,现代学校统一管理规则明确,这个特征逐渐出现,但是这还不够,因为学校的目的是帮助家长培育儿童。

家长送来的孩子有的年龄大,有的年龄小,有的聪明、有的愚笨,这该怎么办呢?所以学校的分级制度也就相应的出现了。

最初分级主要是按照年龄划分,比如五到十一岁的学生被划分在小学校或者低年级,他们学习的知识要相对简单基础一些。

除了按照年龄划分,学校对年级、班级、学科的划分也随着需求逐渐细化。

到十八世纪,社会出现两类学校教育,一种专门面向大众,另一种呢专门面向资产阶级和贵族,另外还有专门的军事学校、文法学校。

但不论是按照年龄还是其他标准划分。

这都体现了现代学校分隔制度这个特征,也就是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精细化、专门化的教育。

其实啊现代学校的初显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因为传统学徒制在欧洲有非常深厚的根基,十七世纪只是开启了学徒制和学校教育的漫长拉锯战,直到二十世纪大工业时代到来,现代学校才取得拉锯战的胜利。

我们再回头看一下儿童这个概念,随着现代学校的出现,两百多年间儿童这个概念也在变得更加清晰。

你是否发现一个现象,今天世界各国学制设置都不太一样,比如中国是六年小学加三年初中,再加三年高中,别的国家呢可能是五加四加三或者是七加二加三情况不?哎呀但有两点却是相同的。

第一,很多国家都把十八岁看作是成年的标准,十八岁以前都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儿童。

第二,儿童走入社会或上大学之前,都要进行十二年左右的学习。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正是现代学校发展的成果。

五到七岁左右的儿童基本具备了自理能力,他们可以进入学校学习,学习十二年左右到十八岁的时候,儿童已经掌握绝大部分基础性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理发育逐渐成熟了,学校规训学生的使命基本完成,那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学生从学校放出去了。

说完现代学校的诞生,我们再看现代家庭是怎么出现。

今天家庭是家人的私密空间那船。

殷统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呢?前面提到过,中世纪欧洲的家庭承担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保存资产,男女组成家庭后,自己的财产、人脉、经验都可以固定下来。

如果把这一点和行会学徒制联系起来,我们会有进一步的发现。

一位英国史学家提到,英国家庭最多只会把儿童养到七到九岁,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一到年龄就要离开父母,去别人家里待个七八年。

在中世纪西欧各地的情况其实都差不多。

你是否会有疑问,为什么儿童必须离开家庭?难道在自己家学不到手艺吗?如果自己的父亲就是当地最有名的铁匠,那他还需要去别人家学习打铁吗?七杀。

中世纪欧洲所谓的学徒本质上是廉价的仆人。

儿童在别人家要承担所有的服务型工作,比如切面包、铺床、照顾婴儿、陪伴男女主人等等。

中世纪家庭最核心的功能是保存资产,但小小的儿童哪有什么资产啊?所以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父母把儿童抚养到六七岁就会送到别人家当廉价劳动力。

那作为回报呢,自己家中也会接收别人家的孩子。

在中世纪的城镇,几乎所有的城镇家庭都会嵌入行会的大王里,而乡下的农民呢会依附在大庄园里,他们的孩子也都会被送去当仆人。

在当时流行这么几句诗,用来劝诫那些年轻的仆人,无论在哪里,无论为谁服务,尽你自己最大的能力赢得你主人的感谢和爱,这为的是当时间和机会来临的。

之后,你能够成为主人。

你看,在外当学徒是所有儿童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就是一个社会场合。

作者提到,当时的家庭常常是由男女主人和家里的学徒组成的,学徒跟师傅相处的时间要比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

这样的家庭既是私人场合,也是职业场合,学徒既是外人,但时间久了好像也是家人,界限非常模糊。

十七世纪发生了很多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前面一再提到的儿童概念的出现。

除此以外啊,也有别的原因,我们这里简单说一下。

比如以前的农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所以乡下的庄园主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劳动力的外逃。

但随着技术进步,生产对人的依赖就会有所下降,庄园主对劳动力的看管就没那么严了,大庄园这张大网消失了,原本依附的农民家庭会离开庄园,搭个小房子,开始过起了自己的小生活。

还有一个原因是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欧洲各国的统治者要尽可能动员社会基层力量,组合成一个庞大的共同体。

而之前的行会呢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国家统治者便下令陆续取缔行会组织,城镇居民头上的那张大网也消失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家庭中出现了功能分区,比如划分出了卧室和客厅,卧室是家人最私密的空间,客厅呢是连接家。

停与外部的空间,儿童也会有自己单独的小卧室,有条件的话呢,这家人可以在房屋后再建个小花园,一同享受下午茶。

家长也更愿意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生活,敦促他们学习,给他们更多的陪伴,指导他们长大成人。

父母跟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你看现代社会核心家庭这种模式出现了,夫妻跟子女生活在一起,房子虽小,但界限明确,家人之间的情感也在小房子里更加紧密,尤其是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出来,他们是夫妻情感的纽带,也是这个家共同的期待。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正式成为人生的一个特定阶段。

到这儿啊,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就为您介绍完了。

十七世纪之后,人们逐渐发现了儿童的价值,儿童这个概念出现了,并且随之引发了学校革命和家庭革命。

请你思考一个问题,三百多年来,儿童的形象始终是在变得越来越鲜明嘛。

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认为,或许并不是他在童年的消逝。

这本书中提到,二十世纪末,儿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飞速成长,甚至变得早熟,童年期和成人期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

后来英国教育专家大卫帕金汉写了一本著作,直接命名为儿童之死。

你看,十七世纪以来,被发现的儿童似乎正在悄悄地消失,这或许是本书作者阿里埃斯没有预料到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