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天才》:自学艺术和本真性文化

开始讲这本书之前,我们先来说说艺术史大师白先胜先生曾经做过的一个测试。

他把自己在路边看到的千佛、羊膜这样的字倒转过来,然后请学美术史的同行和学生来研究。

他告诉他们这些字是北朝时刻,神奇的是居然没有人怀疑他。

白先生这么干当然不是为了搞恶作剧,他是想用这个实验验证他长期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普通人写的字和所谓的书法艺术到底有什么区别?再进一步说,普通人的创作和伟大的艺术作品之间又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不仅让艺术史专家感到困惑,我们普通人肯定也会好奇。

即为什么杜尚把小便池送到美术馆就会成为名垂千史的伟大艺术呢?我们今天要说的这本日常天才,就是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尝试来解答这个艺术的难题。

作者盖瑞阿兰法恩,是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是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民俗学家。

他关注的话题在当时都属于小众文化,比如cosplay、棒球,还有这本书里要讲到的业余艺术家。

业余艺术家就是没有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靠自觉成才的艺术家。

这些小众文化在当时都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地带,表面看起来并不重要,但是小众会慢慢积蓄力量冲击主流,然后改变主流文化的整体面貌。

这样说的话,小众文化现象往往是观察整体社会文化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比如书里讲到的业余艺术家,他们走红之后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震动主流艺术圈。

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就成了打破艺术圈壁垒的一股力量,改变了艺术圈的生态。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答案就在这本书的副标题自学艺术和本真性文化里。

自学艺术指的就是这些业余艺术家。

本真性呢是评价艺术品好坏的一个标准,意思是一件艺术品反映了创作者内在的真实,我们甚至可以说本真性就是艺术品的最高标准之一。

业余艺术家走红之后,很多人就会说这些业余的作品很淳朴,体现了艺术的本真性。

那如果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作品更能体现本真性,这不就等于在说艺术教育根本就没有用吗?想到这一层,我们也就能离。

解这本书的主标题了日常天才指的就是这些缺乏正式教育,自学成才的艺术家。

天才和日常就像自学艺术和本真性一样,是相互矛盾的。

所以这个说法就道破了艺术圈的神话。

业余艺术家的作品吸引人不是因为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而是因为缺乏训练,让作品给人感觉更具有本真性。

所以业余艺术家的出现,就会让我们反思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和艺术价值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再进一步说就是艺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今天的解读我们就围绕业余和本真,分三个部分来讲讲这本书。

首先,为什么主流艺术圈不接受业余艺术家呢?其次,少数的业余艺术家是靠什么跻身到主流的?最后。

我们来说说这本书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作者反复发现,在西方社会大多数情况下,业余艺术家很难进入主流艺术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道理也不难理解,艺术圈不是艺术的天堂,而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它的运行机制跟其他的社会圈层没有任何区别,社会圈层一定会有壁垒,把我们和他们区分开。

那么主流艺术圈的这道壁垒到底是什么呢?作者认为这道壁垒就是艺术教育进入主流艺术圈的入场券,就是艺术院校的文凭。

可是这个答案不太符合我们对艺术的一般印象啊。

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艺术家,比如画画的达芬奇、梵高,做音乐的莫扎特、贝多芬,没听说哪一位是科班出身的呀。

没错,但是这些艺术家。

都是几百年前的人了。

在他们生活的时代,艺术创作还不算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职业。

直到十九世纪,大众也开始听古典音乐、参观画展。

艺术有了市场,艺术作品就可以用来换钱了,艺术家才逐渐开始成为一种真正的职业。

跟教师、医生、律师一样,那他自然也要跟其他的职业一样,有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证书等等。

今天对于学艺术的年轻人来说,考上艺术院校,拿到毕业证书就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

学艺术成本很高,美国顶尖的艺术院校一年的学费就得花几万美元,更别说为了考上这些学校要投入多少的时间和金钱了。

那考上之后呢,每一年艺术院校培养出来的人不计其数,最终能杀出重围的只是凤毛麟角。

据说全世界有公开价格的当代艺术家的总人数大概有五万多人,那大部分作品呢只在五万美金上下,能够达到一千万美金以上的还不到十个人。

学艺术竞争激烈,成本又高,但是如果想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几乎没有别的选择。

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拿到毕业证之后,他的作品才有机会进入艺术市场,这个市场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艺术院校、工作室、展览、拍卖行、博物馆、媒体批评家都会参与其中。

每天听本书里有一本书叫艺术世界中的七天,讲的就是这条产业链的运作机制。

这整个过程就像是一个现代化的陶瓷工厂,学生是原材料,艺术院校呢就是初加工环节。

制成粗坯之后。

才能进入后面的流程精细加工。

那如果你拿来一个外面做好的粗胚,就算再好看,再有特点,也没有办法半路加到生产线上,因为根本就不合标准。

作者研究的业余艺术家就相当于是工厂外面做好的粗培。

在书里,作者给这些业余艺术家下了一个定义,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没上过艺术大学,没有文凭。

作者还说,在美国,业余艺术家通常是社会边缘人群,他们生活在大城市之外,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些人甚至还有精神病或者有犯罪记录。

这些业余艺术家没有经过正规工厂的初加工,是艺术圈的局外人,一般情况下,他们连艺术圈的大门都找不到,更别说想要进入精加工的生产线上了。

主流艺术圈里的人对于这些业余艺术家也是非常。

排斥。

作者在书里讲了几个很恶劣的事件。

有一次,一群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跑到一个业余艺术家的家里,把他的作品洗劫一空据为己有。

还有一次,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位年老的黑人艺术家也被专业人士抢劫了,他所有的作品和财产都被抢走了,不得不搬到侄女那里勉强度日。

这样的豪夺当然是极端现象,就算没有遇到这种事儿,业余艺术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因为精明的艺术商人会从他们那里巧曲,有些业余艺术家或许能遇到艺术商人来评估他们的作品,但是也很难得到公平的对待。

商人美其名曰购买他们的作品,实际上呢他们会趁业余艺术家不在家的时候拿走作品,然后留下一张纸条和极少的现金。

作者提到。

一位商人在一位业余艺术家那里偷走了两幅画,当然这个偷是带引号的啊,只给艺术家留了三十美元。

还有一位商人拿走了另一位业余艺术家七十多件作品,只留下了一张两百美元的支票。

另一位商人用每件二十五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位业余艺术家的作品,他在纽约一转手就卖到了每件两千五百美元。

在书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作者法恩很沉痛地说:美国艺术商人对业余艺术家的做法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剥削,这就是美国社会大多数业余艺术家的处境。

业余的身份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障碍,他们拿不到进入艺术圈的入场券,只能在门外徘徊,等待着几乎不可能会出现的机遇。

不过业余艺术家之中也有。

有些幸运儿,他们能够打破圈层的壁垒,就算没有文凭也被主流艺术圈接纳,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儿,但是他们被接受,真的是因为艺术圈认可了他们的才能或者他们的作品吗?在作者看来,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主流艺术圈排斥业余艺术家是因为他们的业余身份,而他们接受业余艺术家也同样是因为他们的业余身份。

这时候作者社会学家独到的眼光就显示出来了,他提出了一个观点,艺术作品的实际价值并不体现在作品本身,而是体现在作品和观众的关系里面。

收藏家愿意购买、收集、展示业余艺术家的作品,审美因素当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一种综合的感觉,这个感觉很多时候跟作品背后的传奇故事有关。

传奇。

故事传达的就是作品和观众的关系。

这也不难理解啊,同样是达芬奇、毕加索、梵高的作品,哪幅画更贵呢?不一定是画得更好的那一幅,但肯定是被谈论得更多、故事更多的那一幅。

在书里,作者就用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业余艺术家之一摩西奶奶做例子,为我们分析了这个现象。

摩西奶奶一八六零年生在纽约的一个小村庄,一九六一年去世,刚好活了一整个世纪。

他的前半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嫁给农民,成为农妇,务农为生。

按照一般人的眼光,是过着简单平凡的人生。

七十六岁的时候,他得了关节炎,没办法再刺绣了。

为了打发时间,他就照着明信片画了一些作品,描绘乡村的风光。

仅仅四年之后,八十岁。

那摩西奶奶就突然一举成名。

摩西奶奶从来没有离开过农场,也从来没有幻想过靠画画取得成功,她说是成功的机遇撞上了自己。

有一天,一位收藏家在逛杂货店的时候,偶然看到了摩西奶奶的作品,非常喜欢,他就把这件作品转交给了纽约的一位画商,摩西奶奶也因此顺利地进入了艺术圈。

后来她举办了个人画展,出版了随笔集,接受了各大媒体的采访,还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作品也成了艺术市场里的抢手货,卖到世界各地,全世界好多博物馆都收藏了他的画作。

摩西奶奶的成功如此顺利,是因为他的作品特别好吗?在文稿里有一幅他的代表作叫老橡木桶,感兴趣的话。

你可以先看一下作品,再来听听作者的看法。

法恩认为,一开始收藏家和艺术商人对摩西奶奶感兴趣,或许是因为他作品的风格和美感,但是后来摩西奶奶能够成名,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跟他的作品就没有那么大关系了。

主要是因为他的故事太励志了。

你想想啊,还有什么故事能比八十岁的老奶奶自学成为画家,又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更能抚慰人心呢?这个故事会让人感到生活充满了可能,充满了希望。

摩西奶奶一百岁的时候收到了一位日本年轻人的来信,这个年轻人说他很喜欢文学,想当作家,但是家里人希望他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他就找了一份医院的工作。

眼看年近三十,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放弃,现。

在稳定的工作,从事写作。

摩西奶奶的回复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八十岁了。

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名声大噪的日本作家渡边淳一。

有人说摩西奶奶大概是最早成为媒体超级明星的艺术家之一,它有很多类似的故事都流传很广,因为他们能传递一些信念,比如任何人都可以作画,或者创作是为了内心的愉悦,写作是写作的目的,绘画是绘画的赞赏最重要的是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我们必须看到啊,摩西奶奶的故事能够传递这些信念,正是因为他的身份是业余的,换句话说,他的成功离不开业余身份的加成。

然而这种。

李嘉诚反过来会削弱他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就像发掘他的那位纽约画商的孙女说的,摩西奶奶成为流行画家之后,作品的大众吸引力反而会让人们忽略了他们本身的艺术价值。

我们中国也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就是业余艺术家梵高奶奶。

梵高奶奶的本名叫常秀峰,也是一生务农,到了七十岁才用蜡笔开始画画。

二零零六年,他的儿子把他的作品传到了博客上,迅速红遍网络,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他的故事。

他举办了个人画展,很多名人收藏了他的作品,文稿里也有一幅梵高奶奶的作品,你可以打开欣赏一下。

如果你看过当时的报道,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估计不是画中明亮的颜色、质朴的手法,更有可能是梵高奶奶的一些小故事。

比如说一开始。

他只是为了让小孙女看看故乡的山楂树,才开始拿起蜡笔画画。

或者他的话记录了生活了一辈子的河南农村,寄托了他的思乡之情。

有些人还会把梵高奶奶画的向日葵和梵高的向日葵拿来比较,因为梵高奶奶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梵高的向日葵画得太苦,他本人一定不开心,而梵高奶奶自己笔下的向日葵是一直向着阳光的。

媒体在谈论梵高奶奶的时候,他作品的风格手法往往都是一笔带过,焦点始终是在这个励志的故事本身。

梵高奶奶这个故事的寓意和摩西奶奶几乎一模一样,任何人都可以作画,创作是为了内心还有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你看,业余艺术家。

他们就算进入了主流艺术圈,圈内,人和大众关注的重点也不是他们的作品,不是艺术本身,而是他们的业余身份,他们的传奇故事,哪怕是今天已经跻身到艺术史的画家也不能例外。

法国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亨利卢梭,今天他被尊为法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是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先行者。

而卢梭当年也是一位业余画家,他曾经当过兵,当过税务员,他画画完全靠自学,用的也都是工作之余的时间。

他自己也说过,除了自然之外,我没有老师。

当时的主流艺术圈接受了卢梭,连毕加索都称赞他的作品。

但即便如此,卢梭也无法摆脱他的业余身份,他身上永远都贴着海关职员或者星期日画家这样的标签。

这说明在卢梭。

目前他的局外人身份始终是他艺术价值的限定。

所以说业余艺术家跻身到主流艺术圈,不是因为合格进入了精加工环节,而是因为特别,走入了另一套生产流程。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

艺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在衡量艺术品的时候,艺术性当然很重要,但是我们的判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创作者的名声和背景的影响。

一旦艺术成为商品,它的艺术性和故事性往往同样重要。

说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前两部分的内容好像有些矛盾啊?如果业余艺术家受到推崇是因为业余身份,那进入艺术圈儿就不该靠专业训练。

那如果专业训练是必须的,业余身份就不应该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发现了这一点。

我们也就接近了这本书真正要讨论的问题。

作者认为艺术圈的运作逻辑和它的价值标准很多时候都是错位的。

摩西奶奶和梵高奶奶他们刚刚被发现的时候,艺术商人、艺术家、评论家讨论他们的作品,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就是质朴。

比如画家陈丹青就说:梵高奶奶的画中有质朴的震撼和纯净心灵的体现。

质朴、纯净、真实,这些词儿其实都是西方人评价艺术品的那条重要的价值标准,就是本真性。

本真性的意思是说一件艺术品它的价值不在于用了多么高超的技巧,也不在于实现了什么样的效果,而是要看它是不是展现了创作者内心真实的感受。

本真性这个概念其实是相对于复制品的。

理论家一开始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在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东西都是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就像冰冷的机器,没有人的温度。

所以理论家提出本真性是想要提出反工业化的主张。

我们现在常常听到有些商家会标榜自己的产品是纯天然、纯手工,有匠人精神,比如纯手工酿造的啤酒、纯手工制造的皮具,其实都是在延续那个主张。

在艺术领域呢也是一样,随着工业革命的大潮,职业分工越来越细致,艺术也开始职业化。

艺术品和艺术家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有可能成为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标准品,就会丧失本真性。

比如说有些当代艺术教育者就反思,按照同一套考试要求教育出来的学生画出来的东西。

就都是一个味道。

这个时候,一件艺术品如果出自没有受过职业训练的业余人士之手,就不会受到标准的束缚,反而更能体现创作者的内心,更具有本真性。

这就像我们形容一个美女美到极致,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样看的话,艺术家这个职业从诞生之初就跟一般的职业很不一样,大部分职业肯定是接受的专业训练越多,专业能力就越强。

但是如果用本真性来衡量艺术的好坏,就跟他们接受的训练不完全相关,学得多、练得多不一定就画得好。

美国的当代艺术圈职业化程度是越来越高了,所以本真性也就成了一种越来越稀缺的美学资源。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业余艺术家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存在,他们。

就像是一根针,刺破了艺术圈在实际运行和评价标准上,遵循的是两套不同的逻辑。

一方面,按照圈层的逻辑,业余艺术家必然会受到主流的排斥甚至打压。

而另一方面,按照本征性的逻辑,他们的作品又必然会受到媒体和市场的追捧。

这种矛盾的影响还不止如此,一旦业余艺术家进入到艺术圈里,作品卖了好价钱,他们的传奇故事也就到此结束了。

过段时间,人们就会认为他们之后创作的作品不再质朴、不再纯真,也就不再有本真性。

那结果就是业余艺术家似乎得永远呆在边缘地带。

入行之前,他们在边缘等待,等待艺术圈的大门打开,有人发现他们,挖掘他们,但是就算幸运之神真的眷顾了,他们也不能大大方方地走进去,像职业艺术家那样及。

即得参与主流艺术圈的活动,他们必须跟主流保持距离,才能确保作品中的本真性不至于丧失。

在书里作者研究的是一九九五年到二零零四年这十年间美国当代艺术圈里的事情,但是听到这里,你应该也感觉到了,他考察这一段时间里的一个群体,其实触及了一个更普遍的规律,各种不同的圈层,他们声称的价值标准和他们实际的运行逻辑其实经常都是错位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小众的艺术,比如地下摇滚,他们都不能进入主流。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修仙的人不一定能够羽化登仙,却能够在凡间吸引无数的信众,并不是因为这些人都是虚伪的,而是因为这个世界的真相本就如此。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的推荐语说这本书能帮我们理解这个世界。

的运行方式,作者不是站在圈外人的立场,在攻击主流艺术圈,它是借着这个局部为我们剖析这个世界始终存在的矛盾、冲突、压力和悖谬。

到这里,日常天才这本书我就讲完了。

艺术世界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网络,里面有角色的转换,有权力的变化。

业余艺术家就是这个网络中的不稳定的成分,他们始终处在边缘的、独特的变化的位置。

但是也正是因为不稳定,他们才能给既有的网络带来挑战,让我们观察到这个圈子乃至整个世界运行的深层逻辑。

凡写这本书,除了他的学术兴趣还有一个理由,他的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自学了油画。

青少年时期,法恩对母亲的作品嗤之以鼻,但是母亲去。

这之后,法安看到母亲留下的油画,意识到自己忽略了母亲的绘画天赋,他觉得很内疚。

所以他意识到有必要关注那些和母亲一样搞艺术创作的普通人。

对法案来说,写这本书不只是做学术研究,也是探索自己和母亲关系的一趟旅程。

在这本书的封面和飞页上,樊安还特意放上了母亲生前的画作,来表达他的思念之情。

这样看的话,这本书里讲的那个艺术世界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它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家人、朋友,甚至我们自己画的那些制作又业余的作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