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说美国》:剖析帝国盛衰变化的社会实验室

 

许卓云一九三零年出生在江南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学深厚,恰好呢又赶上新旧交替的巨变时代,所以他对历史问题有很深刻的思考。

每天听本书,曾解读过他的说中国,今天要聊的这本许卓云说美国就可以看作是说中国的姊妹篇。

那研究中国历史的许卓瑜为什么要写一部美国式作品呢?美国对于许卓颖来说是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前往美国求学,后来呢在美国侨居六十年,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

所以美国也成为他观察现代西方文明的窗口,是剖析帝国盛衰变化的社会实验室。

他第一次踏上美国土地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正是美国国力最鼎盛的时候。

但是今天他却这样说:六十年前,我满怀兴奋进入新大陆,盼望理解这个人类第一次以崇高理想作为立国原则的新国家,究竟是如何能够落实人类的梦想?六十年后呢,却目击史学家、社会学家正在宣告这个新的整体病入膏肓。

回顾初来美国,曾佩服这一国家立国理想是如此的崇高。

在这里客居六十年,经历许多变化,常常感慨如此好的山河,如此多元的人民,何以近况如此败坏。

今天这本说美国既是作者客居生涯的回忆录,也是他剖析美国社会病理的诊断报告。

他在书中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蒸蒸日上的美国在近几十年却一步步走向衰败呢?作者在书中把中国。

作为参照物,从文化的角度思考了美国衰落的原因。

徐先生提到,比人稍微长一点的是政治,比政治稍长一点的是经济,而文化仅稍次于自然,乃是万年殿。

作者认为美国文化的脉络是神的隐退,也就是推崇个人主义。

两百多年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像作者一样满怀憧憬来到美国,希望融入这个社会。

但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发展要求分工合作,城市生活造成密集定居,这就和美国底层的个人主义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神的隐退、城市发展带来的集体化,这两种力量互相纠缠、碰撞,造成美国社会的撕裂和重组,由此呢引发了美国的衰败。

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是高科技和现代化的象征,但其实美国是个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的国家。

美国有句国家格言叫我们信仰上帝,这句话被印在了纸币上,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美国总统就职的时候,要把手放在圣经上宣誓,国会开会前,议长呢也要带头读一段圣经。

那既然宗教对于美国这么重要,那为什么作者认为美国文化的脉络是神的隐退呢?中国和美国都是庞大的共同体,但中国有几千年历史,如果对应中国历史的话呢,美国是在乾隆年间建立的,到现在不到三百年。

美国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世界各地人民不断涌入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定居,第二个阶段呢叫移民。

我们先看第一个阶段定居。

定居和移民是不同的,移民的意思是以外来人的身份加入某地共同生活而定居这个词可能暗含一个意思。

那就是这里原本没有主人,我来这儿呢固定居住,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但我们知道美洲原本有土著居民,只不过是美国人。

在写本国历史的时候,习惯于把欧洲人远渡大西洋来美洲打拼作为起始点。

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五月花号公约的签订。

以前,我们经常把它作为美国政治的胚胎,其实它也是美国文化中最重要的那一位底料。

作者提到,在五月花号公约的精神指导下,新大陆竟然出现一个神权政体,而这个神权政体最后孵化了美国。

五月花号公约迸发出来强大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说美国最初是一个神权政体呢?五月花号是从英国驶向了北美,我们现在不妨先回头看看英国发生了什么。

当时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正在进行宗教革命,欧洲的基督教是担。

医神信仰,也就是说呢上帝之下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人类所有的行为也是上帝意志的体现。

但在中世纪封建社会,上帝和民众之间却出现了一个媒介,这就是罗马天主教会。

民众呢也被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

你看,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就是一个阶级化的社会,所以近代欧洲各国爆发了宗教革命,出现了许多新教教派都是要求兑现平等。

其中呢有的教派主张比较激烈,比如加尔文宗就提出圣经才是唯一的最高权威,任何教会或者个人都不能成为传统权威的解释者和维护者。

那些乘坐五月花号来到北美新大陆的人,正是英国一些信奉加尔文主张的信教教徒,他们呢也被称为清教徒。

那他们为什么要离开英国呢?英国当时也进行了宗教改革,出现了英国教。

但是这英国国教却换汤不换药,本质上还是罗马天主教那套东西。

只不过呢英格兰教会最高领袖不再是罗马教皇,变成了英国国王。

清教徒对这样不彻底的宗教改革很不满,他们在英国国内呢也被排斥,一部分清教徒就满怀怨气来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而他们登上美洲便发誓要在神恩的庇护下建立一个新世界,建立一个让全世界景仰的山巅之城,落实每个人应有的平等和自由。

在这种朴素的宗教思想的指导下,当地清教教堂拥有极大的权威,任何立法的理论依据都必须要追溯到圣经传达的理念,司法活动呢也要符合教育规范,新教精神,主张开拓进取。

衡量一个人是否对上帝虔诚,主要不是看他做了多少祷告,而是要看他是不是在用。

新的做自己的工作,而通过工作获得的财富,其实是来自上帝的奖赏,是用勤奋、守时、讲信这些美德换来的。

无论是五月花号横跨大西洋,还是殖民者在北美艰苦创业,甚至是后来向西开拓的过程,一群群人抛弃已有的一切奔向未知的前途,这都有赖于宗教力量的聚拢和推动。

听起来神左右这一切,但接下来的北美殖民地却出现了神的隐退。

北美殖民地的环境和欧洲不同,这里自然环境艰苦,但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你只要足够勤奋就能有一块自己的地,温饱问题呢肯定能解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人都承蒙神恩,通过更辛勤的工作赚更多的钱,以自己的行为彰显神的恩典,证明自己是神的选个人主义在这个时候被最大限都得激发出来。

但这里其实就有一个隐含的问题,神的选民就像是资格证书,没有拿到证书的那些人就不配与拿到证书的人为伍,他们不能蒙受神恩,会被看作是异类。

比如在自以为蒙受神恩的殖民者眼中,那些落后的原住民就是异类,殖民者会理直气壮地任意处置他们眼中的异类,这就导致数百万原住民被驱逐和杀戮。

你看,在这个时候,生物演化论中的弱肉强食的原则被自然而然地引申到社会竞争中。

信奉个人主义的成功者对失败者不会有怜悯,更不会有同情。

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人会把祖先的殖民活动称作定居,而不是移民。

这样的话呢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无情的竞争,人们信奉胜者为王,两百多年来,这种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原本清教徒主张的在神的面前一切都平等。

在神的庇护下,所有人都应当有自由,竟然变成了我可以为所欲为,因为我是胜者。

这个过程中,神的主张成为人们口中的套话,神完成了个人主义合理性的论证,最终隐退到这时,美国文化才只有底料。

那些撒下底料的定居者们在身份上有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英格兰清教徒。

那接下来的移民将给美国文化放入佐料。

美国独立之前,欧洲移民可以自由进出美洲,荷兰人、比利时人、德国人带着自己的文化习俗陆陆续续地在各地组成小的移民社会。

到后来呢欧洲发生革命或者是饥荒,欧洲各地就有更多的人逃到了新大陆。

美国人口从四。五百万跃升到了七千五百万。

美国立国以后,需要开发广大的内陆地区,紧接着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间,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

液化,这些呢都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

因此啊美国开放门户,吸收欧洲的移民,后来来自东方的中国人、日本人等族群也参与到了开拓西洋的工作中。

但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各种族裔的到来给美国社会放入了多元复杂的文化佐料,会不会导致底料变质呢?由于最初鹰翼人数长期占据绝对多数,比非鹰翼加起来都多,导致英语民族英语文化成为这个国家的主流。

随后加入美国的新移民就必须接受英语民族的支配,自愿地融入到英语文化之内。

而且呢欧洲移民大多属于基督教系统,他们融入美国的困难并不大。

当然那些被虐卖到美国的非洲后裔,长期被美国人看作是会说话的牲口,不在过敏之列。

南北战争后,美国工业化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许多非洲人来到美国。

这时美国政府就开始挑三拣四,最著名的就是排华法案将中国的移民配额尽量压缩,其他来自东方的人民命运其实也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呢他们的人数不如华人众多,也就不太引人注意。

这种歧视政策一直到一九二四年依然存在。

那年联邦政府再次修改了移民种族配俄,根据所谓的优生学原则,大部分配额给了来自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人群,每个群体进入美国的人口都是几万人,其次是北欧各国和德国,这些地区进入美国的移民也数以万计以上,这些人已经占到配额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联邦政府就要精打细算。

政府首先降低了犹太人、南欧、东欧移民的配额比重,这是因为这些族群在美国已经有很多了,那像法国、意大利、希腊、捷克、波兰等。

进入美国的移民被划定在几千这个量级,其他欧洲族群呢配额更少,只有几百人。

而轮到东方各国,每年一个国家只有一百人的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欧洲小国列支敦士登当时的人口不过一千多人,他们的配合竟然也是一百人。

这些数字直白地表明,纽约港口自由女神欢迎的是欧洲白人,尤其是他们认为种族优秀的日耳曼和北欧各族。

但你也一定发现了,这些堂而皇之的说辞归根到底是避免文化基因被破坏。

到二零零七年,美国清教徒人数仍然占到一半以上,而属于基督教体系的人数呢占到了四分之三以上。

既然说美国成功地保持了所谓的纯度,那这样的话呢美国社会应该是一个大熔炉。

但是美国现在的思维却非常突出。

甚至在白人内部,支持特朗普的群体就跟支持拜登的群体存在严重的对立。

按理说不同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时间长了就容易互相同化,况且呢美国建国时间短,两百年来不断地强化建国理念,显然更容易融为一体。

那为什么美国社会的撕裂程度近千年来好像越来越严重呢?作者认为,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集体化,但这与美国的个人主义传统是抵触的,正是因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对抗纠缠,美国社会被反复的撕裂和重组。

接下来我们就把镜头对准一个城市,匹兹堡。

我们知道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钢铁的生产能力呢又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风向标,匹兹堡就是观察美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绝佳样本。

作者在匹兹堡住了四十几年,长期在匹兹堡大学历史系任教,他亲眼看着钢铁之都匹兹堡走向辉煌,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走向衰落。

钢铁生产离不开煤矿和铁矿,美国的铁矿主要储藏在五大湖地区,而阿巴拉契亚山区北部一带是美国煤矿的重要储藏区。

匹兹堡呢恰好处在一个绝佳的位置,它距离煤矿区和铁矿区都很近,而且这里水路交通便捷,所以在美国工业化的过程中,成为美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

在十九世纪末,美国的钢铁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其中匹兹堡是美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占美国钢铁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因此匹兹堡被人称为世界钢都。

一战前后,美国重工业和铁路建设迅速发展,钢的需求量的不断加大。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对钢铁的巨大需求,匹兹堡更是进入钢铁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当然这也是美国经济的腾飞时刻。

作者刚到匹兹堡时,总是看到和尚出现,大型的拖船拉动着十三姐的泊船,那些呢还只是运送煤渣、铁砂的船只。

钢铁业每天需要几万吨的原料,生产规模让人难以想象。

而匹兹堡钢铁产业的发展促成资源、资本、管理、技术以及劳动力的聚集,不只是匹兹堡城市周边,小城镇、农村的民众被吸引过来,很多掌握技术、懂得管理的高素质劳动力也来到这个城市寻找机会。

卖苦力的人会成为劳工,而有所专场的人可能会成为中层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这就是一个集体化的过程。

工厂主、大资本家之出现了两大群体,一个是劳工群体,还有一个呢是中产阶级。

出于节省支出的考虑,收入不太高的劳工会住在工厂附近,这样呢可以降低通勤成本。

但是显而易见的坏处是工厂附近空气污染比较严重,所以收入略高的中层阶级就会选择在郊区居住。

那么工厂主、大企业家会住在哪儿呢?他们是掌握资本负责角色的人,并不需要每天呆在工厂里,因此他们会在更宜居、更现代化的纽约、佛罗里达这些城市买房之地。

来看一下当时匹兹堡的城市布局。

匹兹堡市中心是最繁华的地区,这里集中着大商店、工商总部和文化教育机构,以市中心为核心,放射出一条条通向城市外围的大路,紧紧围绕市中心的是一圈中下层和穷困劳工的住宅区,继续向外呢就是郊区,这里住着中上层的居民。

你看工业化带来了城市化,而随之而来的集体化打破了城乡族群的关系,一定程度上重新整合了美国社会,而且啊还会重塑美国文化。

美国会出现一个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柔和的文化现象。

我们前面提到美国文化的核心是个人主义,新教徒为了证明自己是神的选民,会积极竞争,努力工作,赚更多钱,获得更高的名誉。

那赚到钱之后呢可能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回报社会。

宗教上的论证是我赚取的财富只是在临时替上帝保管,我已经证明自己是神的选民,这个时候我不应该把财富据为己有。

就拿匹兹堡出身的钢铁大王卡耐基来说,他事业成功后将个人财富用于公益,比如办理一所大学,捐建了自然博物馆和许多公共图书馆。

还捐建了纽约的卡耐基音乐厅,并且设立了一个为世界和平而努力的卡耐基基金会。

但对于很多普通人,他们并没有大资本家那样疯狂赚钱的个人天赋和综合条件,辛辛苦苦赚到钱后,他们会选择另外一个方向,这就是享乐主义。

尤其是在二战以后,美国迅速繁荣,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并登上世界领导者的霸主地位。

国民也更希望在劳动之余享受个人奋斗的劳动成果,这就催生了美国两项非常吸金的产业,娱乐和体育。

美国本来就有民间娱乐的传统,在开拓内陆时期,就有很多小剧团搭乘着鹏车四处游走、巡演。

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高级的歌剧院、音乐厅。

但真正普及于一般人民的,则是在一战以后快速发展的电影业。

普通民众不需要花很多钱就能达到享乐的目的,体育产业呢更是这样。

美国移民最初主要来自欧洲,他们延续了欧洲各民族好动的传统,创造了棒球和现代篮球运动,还把欧洲的足球改造为美式足球。

其实这三种运动原本都是学校的体育项目,后来成为全民娱乐项目,而娱乐中最能获得快感的就要数各类比赛了,以上各种球类呢都有全国级别的比赛项目。

那些普通的劳工虽然收入不高,却会努力储蓄,盼望能够在赛季看上一场球。

球赛门票费加上旅费、住宿费、饮食等各项支出,就要占到一位劳工月薪的一大块。

但是呢他们乐此不疲,因为许多人自以为球队代表城市,也就代表城市中的普通的自己。

作者到匹兹堡时,匹兹堡在棒球、篮球、美式足球三种球类上都获得了冠军三冠王。

那荣耀让市民们彻夜狂欢。

作者询问邻居,难道是因为球员都是匹兹堡本地的青年吗?邻居瞪一眼说:匹兹堡,对这个词还不够吗?你看,个人主义和集体性明明是相互对立的,但个人享乐和集体荣誉感在这时却出现了某种契合缥缈满满的契合。

看起来这是好事,但问题很快就会出现。

看到娱乐活动的感染力,很多政客就想在政治活动中也试试这种办法。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运用无线电直接向全国的选民解释他的政策,肯尼迪利用电视以英俊的外表、善变的口才吸引了无数的选票,特朗普呢更是直接使用推特传达他的观点,直打每个选民手上的手机。

这时政治家会凭借情绪化的表达、直接的个人形象来获取选票,而不是传统的理性思考和辩论。

政治活动慢慢地变得娱乐化,注重感官享乐的下层民众会认为自己也参与了政治,和同道中人一起影响了国家。

看起来个人主义和集体性实现了融合,其实呢是被撕碎了。

要不要全民医保?要不要限制亚裔的入学比例、要不要提高养老金?要不要在美国南部边境建强?针对一些具体的政治主章,民众会追随不同的政客,一方面更紧密地跟同道中人站在一起,另一方面呢与持不同意见者针锋相对。

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面,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美国劳工工资不断上涨。

到八十年代,美国的钢铁业在世界上失去了竞争优势。

而欧亚大陆经济复苏,欧洲凭借原有的技术底子在和平环境中奋起直追,产品质量直逼美国。

亚洲呢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生产的钢铁更便宜,后来欧洲和日本的钢铁甚至。

爱到昔日钢铁之都匹兹堡的大钢厂门口,匹兹堡的钢厂被迫纷纷关闭。

以匹兹堡为代表的许多城市这时都不得不调整产业结构。

虽然天气晴朗了,空气干净了,但每一家工厂的倒闭都可能造成附近整个小镇的视野与日常相关的交易活动也迅速的减少。

匹兹堡一带的五大湖区原本是美国的工业带,这时得到了一个新外号,铁锈带。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社会被再次重组,然后再次撕裂,尤其是原来庞大的中产阶级出现了分化。

一些从事财经、医药、法律、媒体行业以及从政的人汇入上层。

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国际观,住在大中城市或者房价昂贵的郊区,收入丰厚。

而那些传统经济下的劳动者,包括蓝领工人、商业基层员工以及公司机关的文员,他们没法。

机器人竞争被挤入到贫困线。

这些人只能住在城中或郊区房价不高的老社区。

他们虽然学历不高,但自尊心强,曾经生活无忧无虑,现在呢难免心怀委屈。

所以在二零一六年大选,他们把选票投给了善于迎合他们心情的特朗普。

传统社会中产阶级分裂了,一部分成为新贵,一部分呢沦为被挤压的下层。

今天这两个阶层之间几乎没有共同语言,也没有什么接触。

其实美国的司令还不止这样,除了美国的下层要求获得平等,今天美国社会每一个群体都争取平等,于是社会被进一步切割出更多的小的群体,比如性别之内又有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以及其他少数族群呢又切割为非议拉美裔、亚裔、混合后裔等等。

如果按照收入又分割为负。

人中产上层、中产下层、贫困人口等。

而每个人呢可以同时属于多个群体,比如一个人可以是双性恋、非洲裔、中产下层,这种混乱的情况本质上还是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导致的,每个人都异常关注自己的利益是不是受损了。

由于个人影响力有限,普通个体就要抱团取暖,通过加入不同的集体组织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而在美国政治中呢,他们又被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拉拢,彼此之间变得水火不容。

所以我们看到了内幕,二零二一年一月,特朗普的支持者因为不满拜登当选美国总统而暴力闯入了国会,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回头看,两百多年前,两百五十万欧洲白人来到美洲这个天选之地,他们以神的名义构建起一个以个人主义为文化核心的国家。

经过多次大的移民潮,美国本想形成一个大熔炉,但实际的情况是新来的人都被融合在以英语为国语的文化中,而各种族以自己带来的文化成分只能隐藏在各自的社区之中,尤其是亚洲移民、拉丁裔和菲易等族群入场较晚,只能屈居弱势。

在美国发展过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重新整合了美国社会个人主义,表现为享乐主义、势单力薄的下层民众,选择在各种集体娱乐性活动中获得参与感。

随之而来的经济转型呢却是许多下层民众对社会心生不满。

在个人主义精神下,大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加入各式各样的群体,群体之间呢冲突激烈,而美国政党会借此机会更加鲜明地提出政治主张,以吸引各种社会力量,美国随之进一步走向了碎片化。

随着特朗普的任期结束。

我告别了一位特立独行的总统,很多人认为美国的撕裂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