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家书读后感(曾文正公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大家好,我是无脑读书,

一个有温度的小书童。

今天我们来一起读《曾文正公家书》。

曾文正公家书读后感(曾文正公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曾国藩最出名的就是他的“笨”和“勤奋”。因为他读书时的“屡考不中”、“背书气的小偷说话”,更显示出后天勤奋对他命运的决定作用。

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通过自己勤能补拙的理论,实现了事业的逆袭,走上人生的巅峰,并且通过一己之力实现了晚清的几十年“中兴”。

今天,通过《曾文正公家书》让我们来窥探这位晚清名臣——一身正气的曾国藩,是如何在“扶弟魔”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


亦兄亦父的曾国藩

曾国藩早年离家,身下有四个弟弟: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

《增文正公家书》中三分之二的篇幅收录的是他写给弟弟们的书信,信中小到学习课表大到带兵打仗,事无巨细。

曾国藩作为家中第一个出仕为官的孩子,自是在家族中是精神领袖的地位。在四个弟弟中,曾国藩挂念最多的便是九弟曾国荃。

他的四个弟弟中九弟学习最好,四弟曾国潢、曾国葆最为用功,而六弟曾国华、九弟曾国荃天资质聪颖,但不好管教。

在弟弟们读书求学的年纪,曾国藩每每在家书中提点规劝,为其寻访名师。

曾文正公家书读后感(曾文正公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甚至还因为六弟总是吐槽文具不称手,搜罗文房四宝寄回家里去,一边碎碎念其“颇多牢骚”,一边又说下次再找些好的笔墨寄回去。

作为兄长,曾国藩承担起了大部分教育兄弟的责任,严格的教育方式经常引起弟弟们的联合反抗。在家书中吐槽说:

月月书信,

徒以空言责弟辈,却又不能实有好消息,

令堂上阅兄之书,疑弟辈粗俗庸碌,使弟辈无地可容

曾国藩也赶紧解释,自己确实是出于孝道,又爱兄弟心切,期盼兄弟之间谅解,自己也因为这样的情况而感到惭愧了。

独自在外打拼的曾国藩,作为父母的长子很是挂念家中高堂,也很渴望与家中亲人互通心事。他经常在家中附上自己的日记,对家弟的叮嘱更是说起来便没完没了。

经常对弟弟简短,有时还是敷衍的回信表示不满。

九弟之信,写家事详甚,惜话说太短,兄则每每太长,以后截长补短为妙。

……

九弟总须励志读书,不必想及此等事。季弟一切皆须听诸兄话。


六弟,救曾国藩于危命

曾国华,家中排行老六,从小过继给二叔家,是曾国藩的第二个胞弟。几个兄弟中他的资质偏上,曾国藩在对他的教育和提携上也是煞费苦心。

道光二十三年,曾国藩在家中向父亲表示欲接六弟到身边学习,当时的曾国藩已有九弟曾国荃在身边,事业刚刚起步的他还需借钱过活,但也不远耽搁了弟弟们的前程。

两年后,又应大考他便 又写信给父亲,希望不要因为钱财紧缺而阻拦兄弟们赴京,锉了弟弟们的志气。

毋阻其愤发之志而遏其抑郁之气,幸甚。

曾国华在哥哥身边学习进步飞快,曾国藩张罗银钱为他捐了监生,这是曾国藩培养出来的第一个有了功名的弟弟。

曾文正公家书读后感(曾文正公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仰承祖、父、叔父之余荫,六弟幸得功名,敬贺敬贺。

虽然科考只中监生,但是曾国华却在救了哥哥一命。

咸丰五年,湘军被困江西,曾国华“倍道走武昌,乞师以拯凶难”,攻克咸宁等六县,救出曾国藩。

曾国藩曾说:“使吾有生还之日,温甫力也。”咸丰十年,曾国华战死在三河镇。

在三河镇一役之后,曾国华殉国的噩耗始终没有确信,曾国藩在家书中伤感不已,回忆自己去年回家与六弟因小事争执,而说出的狠话悔恨不已。

负我温弟,即愧对我祖我父,悔憾何极!

曾国藩在六弟战死这件事情上,内心受到了强烈的打击。在家书中多次和弟弟们表达自己,愧对家人和兄弟的感情。

沅弟信言家庭不可说利害话,此言精当之至,足抵万金。

余生平在家在外,行事尚不十分悖谬,惟说些利害话,至今悔憾无极!


曾国荃,最偏爱的九弟

曾国荃,族中排行第九,字沅浦,是曾国藩小13岁的同胞弟弟。

史书记载曾国荃,

少年奇气,倜傥不群。

几个兄弟中,曾国荃应该是与哥哥走得最近的。曾国藩入京做官后没多久,便把九弟接到身边读书。

曾国荃天资在其他三个弟弟之上,文韬武略皆有所成,但也是让曾国藩最操心的弟弟。

虽然天资聪颖,但是曾国荃在为官之道上却远不及哥哥。

曾国藩还在三河镇惨败痛失六弟时,曾国荃率领湘军攻破吉安城。从此他便认定弟弟曾国荃是个能担当重任的人物,便处处加以照顾。

曾国荃作战勇猛,行事果断在大小战役中成长迅速,战功卓著。但其并不知道官场之道,行事张扬。

曾文正公家书读后感(曾文正公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每每攻占新城,便给手下官兵放假三天,肆意抢占财物、屠杀无辜百姓、糟蹋妇女,自己也收敛钱财回乡填屋置地。

声望与流言同时满天飞,曾国藩害怕弟弟再这样下去不能善终,便急忙以病情严重为由,请求允准让曾国荃开缺回籍,得以保全了他。

曾国荃开缺回家之后,不久便抑郁成疾,曾国藩多次在家书中开到安慰:

凡郁怒最伤人。

……

人之忌我者,惟愿弟做错事,惟愿弟之不恭;人之忌弟者,惟愿兄做错事,惟愿兄之不友。

弟看破此等物情,则知世路之艰险,而心愈抑畏,气反愈平和矣。

经此一事后,曾国荃再次启用任江西巡抚时,变得安稳持重,他在任期间江西又逢旱灾。

清政府下令允许各省开设捐局,曾国荃手持“虚衔实职空白执照各2000张”、赈灾的二十万两白银到任,一下子解决了江西来百姓的燃眉之急。

一方面解救了身处灾情中的百姓,另一方面通过这“虚衔实职”的收捐,也收获了一批晋商的支持。

曾国荃光绪十五年加太子太保衔,第二年病逝,谥“忠襄”,忠诚、襄助之意。


结语

曾国藩的成就既来源于不懈努力和高度的自律,同时也离不开其“治家”的智慧。他深谙家庭乃至家族的稳定,是自己事业的重要根基。

在弟弟培养上,曾国藩不遗余力,在四个弟弟不同的成长阶段各有侧重,对家庭势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曾国藩事业的成功。

曾文正公家书读后感(曾文正公家书经典语录摘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