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定风波的人生态度)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定风波的人生态度)(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图为摄影家、草根画家程英铁的写意之作

中秋将近,新月已出。仰望高天之上的一轮上弦之月,不由想起即将到来的中秋团圆之月,于是苏东坡那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在心头琅琅诵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诵读之下,余韵在口,忽然心头弥漫着的苏东坡站在山东密州超然台上看朗月当空,山河明媚,那种望月赏月、怀念兄弟苏辙的意境被豁然从中撕开,如同天幕中忽然间裂开了一条缝隙,然后赫然跳出了一行大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东坡在密州发出的政治拷问”,并非仅仅是思念兄弟苏辙的手足情怀!

苏东坡石像。头条选图

★简说苏东坡密州任职前的经历

如果我们脱离开惯常解读此词的思维,而联系苏东坡任职密州前的历史背景和朝廷经历,那么,便比较容易理解苏东坡当时的政治抱负和思想感情及其内心发出的政治拷问。

嘉祐元年(1056年),21岁的苏东坡和19岁的苏辙(字子由)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首次出川赴京赶考。封建社会是“学而优则仕”。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是当时如苏家这样的草根知识分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即便是独木桥,爷仨也要闯上一闯。于是,他们自“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西蜀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赶赴东京汴梁(河南开封)闯京城龙门赶考,目的的就是跃龙门,考进士,中皇榜,出人头地。这一闯,苏东坡和苏辙双双考上进士,一时名动京城。父亲苏洵虽然拒绝了参加科考,但他的文章却得到了欧阳修的极力赞美,从此爷仨一起闯出了“三苏”的名头,最后父子三人都进入了“唐宋八大家”行列。

三苏雕像。头条选图

且说苏东坡当年运气极佳,他的主考官是写《醉翁亭记》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他的应试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之策论,文风洒脱,语言豪放,论证缜密,很得欧阳修的赏识。因宋代是考卷“糊名”制,故欧阳修误认为此文是自己的得意弟子曾巩(后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所作,为避嫌,硬生生地把苏东坡评了个第二。到了礼部复试时,苏东坡再次以《春秋对义》斩获第一。及至苏东坡当面拜谒“谢师”(封建时代,主考官就是恩师)问答时,欧阳修才发现自己委屈了苏东坡,于是大力推荐。从此苏东坡名声大噪,誉满京师。

好事多磨。当爷儿三个正要在京都大显身手时,忽报苏东坡和苏辙之母在西川病逝。于是,爷仨急急回川奔丧,至嘉祐四年(1059年)守丧期满方得回京。自此之后,父子三人分别为官。然而,治平三年(1066年),父亲苏洵又病逝。苏东坡、苏辙兄弟扶柩再次回川,守孝三年。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的三苏祠。头条选图

苏东坡自入京赶考,兄弟俩同中进士,爷三个名震京都始,他们的仕途便步步顺利,生活水平也节节提高,于是他认为当时宋朝的制度是最好的制度,日子也是最好的日子。

苏东坡在四川为父守孝三年之后(1069)还朝。此时,王安石变法已经开始。这个来自四川的草根知识分子成了既得利益者,因而对王安石策划的救国救民的改革战略缺乏理性上的认识,从而走到了王安石改革的反对派阵营。他及其师友包括欧阳修在内的一大批既得利益者,都因反对新法而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这是屁股决定了脑袋,脑袋决定了眼光。

熙宁四年(1071年),性情豁达而豪放且在文坛已经很有影响力的苏东坡,公然数次上书神宗皇帝谈论新法的弊病并反对新法实施,这使力主改革的王安石颇为愤怒,甚至忍无可忍。恰巧此时御史谢景在神宗皇帝面前弹劾苏东坡,揭露其弟兄扶父柩回川途中曾贩运私盐。

苏东坡塑像。头条选图

王安石立即抓住机会下令彻查,以削弱苏东坡的影响。但最终查实,苏东坡兄弟被人诬陷。

此事虽然还了苏东坡兄弟清白,然而苏东坡却从此体验到了朝堂斗争的残酷和险恶。他眼见宰相王安石的变法引起官员派别对峙,同意变法和反对变法的人阵营分明,斗争激烈,还有观望派在旁边混淆视听,浑水摸鱼,闹得整日朝堂不宁。

为避免在朝堂斗争漩涡中再度沉浮,苏东坡上书神宗皇帝,请求自愿出京任职,被准为杭州通判。三年后的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东坡请调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

下边,我们就按照苏东坡的这种经历,这种立场和感情,从另一个角度,试解此词。

苏东坡雕塑。头条选图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以上经历,让来自小地方眉州的苏东坡大感朝堂之大,波谲云诡,从而彻底打破了他的单纯、浪漫和幻想。而今,他站在山东密州的超然台上,回首往顾,往事如烟,扑朔迷离。面对当空一轮皎洁的明月,他想起自己的弟弟苏辙同样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谪,故而触景生情,大发感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此际,苏东坡的“明月”当指乾坤,精准点说,应该是指变法以来以神宗皇帝为首的北宋朝堂或者是整个北宋的政治气候。旧社会惯常把皇帝比作太阳。譬如“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如果神宗皇帝这个“日头”不想变法,王安石即便三头六臂也在朗朗乾坤之下变不了一法。然而,苏东坡没这胆量写神宗皇帝这个“日头”如何,甚至写神宗皇帝的“天下”如何,他只能以隐喻的手法写月亮,写“月空”。

这朗朗的乾坤和清净的朝堂气氛,何时才会有呢?

惆怅的苏东坡。程英铁写意画

想当年,父子三人离开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四川,赶考来到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后,从此“三苏”跃上龙门,豁然出名京师,远在四川眉山的苏家门第也一下子光耀起来,生活也一下子改善,真是名利双收,步步高升,而且朝堂之上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朝臣倡导文治天下,那日子是多么惬意呀!然而,俱往矣,好日子没了。被王安石的变法弄没了。因此,他只能呼吁:“明月几时有”呢?

苏东坡很迷惘,不知道“明月几时有”,因而只能“把酒问青天”。可是青天又是谁,青天知道“明月几时有”吗?这是看不清局势的苏东坡多么无助、多么无奈的政治拷问呀!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月到中秋。头条选图

天上,此处自然是隐喻神宗皇帝所在的大宋朝堂。皇帝者,天子也。宫阙,自然是指东京汴梁崇楼危阁的大宋皇宫。不知神宗皇帝和文武大臣们议政的朝堂,如今是什么样子了?或者说宰相王安石的变法,如今把朝堂变成什么样子了。“今夕是何年”,隐语也!

苏东坡是王安石变法斗争中的失败者、逃避者,是自愿退出斗争漩涡的人。虽然他已经远离东京汴梁的议政朝堂那个“天上宫阙”了,但是,素有政治抱负的他,还是无法不挂牵朝堂的变法形势,无法不关注朝臣们的斗争形势。因为他毕竟有才有志,有理有想,所以,才会有这一声发自心底的哀叹,一声惆怅,一声无奈:“今夕是何年”——不知变法变到什么样子喽!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东坡雕像。头条选图

此际,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苏东坡孤立在远离朝堂的密州超然台上望月兴叹,任秋风掀动衣衫,凉意侵肤。任夜风拂乱他的满脸长髯,颜面透凉。他在想:几年前,我苏东坡看破庙堂斗争的残酷“红尘”,才自动脱离了那个浪涛汹涌的斗争漩涡,争取了外放到杭州,而今又到密州来。如今时有按捺不住——“我欲乘风归去”——多想乘着某个机会重返朝堂,参与国家的朝政大事的制定呀。可是“又恐琼楼玉宇”——那相当于天上九霄云外的琼楼玉宇的大宋皇宫朝堂,实实在在的是“高处不胜寒”哪——越是地位高的地方,竟然越是寒冷。我苏东坡这来自“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西川的小身板,在“琼楼玉宇”那里,能抗得住朝堂之上的政治斗争的无情漩涡的寒酷吗?

“欲归却不能,欲罢又不忍”。这就是苏东坡彼时彼地的矛盾心理。过去,他不想在变法与反对变法的大宋朝堂斗争中陷入太深,所以自动离开了,可是又常常心有不甘,常常想在皇帝面前参政议政,展露经纬,大显身手——毕竟我苏东坡也是凭着经天纬地的文章考上来的。毕竟我有济世治国的韬略!然而,他又害怕皇帝朝堂斗争的危险,这种危险可能是自己扛不住的!这就是现实的政治斗争和他的抱负、理想之间的冲突。这种无法排解的冲突让他郁闷,让他徘徊。——“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哪!

苏东坡铜雕。头条选图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朗月之下,苏东坡站在超然台上,握着酒杯踯躅,徘徊,思想也在踯躅,徘徊。心中不断地发出疑问:青天还是那个青天吗?明月还是那轮明月吗?

他那醉酒的身体载着清醒的头脑,在这充满历史沧桑感的超然台上蹒跚,如同借着中秋之夜的月光,在翩翩起舞。

归去朝堂,还是不归?

矇眬的醉眼,望着自己脚下移动的身影,他或许在想,尽管我的影子轻浮、婆娑,但毕竟脚踏实地,毕竟清影落地实实在在。可是,倘若我一旦“乘风归去”,到了“琼楼玉宇”呢?后果肯定难料。

罢了,罢了!天上太寒冷,朝堂太残酷,还是人间好,还是远离庙堂的外放任上好。这里毕竟远离天上的“琼楼玉宇”的朝堂,远离“高处不胜寒”的纷争。于是,心中信口吟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哈哈!

苏东坡雕像。头条选图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之夜,苏东坡就这样在山东密州超然台上“欢饮达旦”,眼看着一轮朗朗明月慢慢地转过了超然台上的红色楼阁,月光越来越低地依偎着、抚摸着糊着罗绮的窗户,照射在苏东坡的脸上、身上,让他思绪万千,心潮激荡——变法推行至今,改革还在进行,可是我苏东坡已经像这转朱阁的明月,转瞬数载,由东而西了。此时,我就如同这越来越靠近西山因而也越来越低地照射着民间窗户的月亮。往事已逝,现实如此,但我心潮难平,故而彻夜难眠哪!

这是苏东坡理想不甘沉沦,壮志不曾消减,豪情不曾泯灭的现实。但是现实又像这西行沉落的月亮,他无法也无力阻挡。只能“把酒问天”地惆怅叹息,只能眼看着月亮“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中秋夜,明月当空。头条选图

嗨!向来我胸怀开阔、生性豁达的苏轼这是怎么了?我不应该怨天尤人,不该恨这月亮为什么偏偏要在亲友分别的时候圆呢,尽管中秋之夜的月亮是代表团圆的!

苏东坡认为,人应该是现实的。命运既然如此,既然因王安石变法而使他与苏辙兄弟二人同遭贬谪,那就要承认现实,乐在现实。因为人毕竟活在当下,而不是活在过去,活在那个理想的虚幻的“团圆”之中。所以,“不应有恨”,因为恨也无奈,恨也无益。也不要埋怨月亮为何总是“长向别时圆”,例如今天的中秋团圆之夜,兄弟苏辙却不在身边。此乃天意也。天意就是现实,现实就是天意!因为脚在自己身上,路是自己走的。而脚往哪里走,是听自己的脑袋支配的。此能怨谁?怨得着谁吗?所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由此,也可看出苏东坡落寞时的豁达。

头条选图

当然,此时的苏东坡肯定会再次回顾自己所走的路——想想自己历代蜗居四川眉山的家世。想想爷仨刚刚闯荡帝都东京汴梁,闯出了“三苏”名头的荣光,未料母亲就突然病故在千里之外的四川!想想三年之后,爷三个刚刚返回帝都各自做了官儿,正当仕途得意,大展身手之际,可是父亲又溘然长逝了,“三苏”瞬间成了“两苏”!想想守父孝三年后再回开封汴梁时,风云突变,当朝宰相王安石变法已经开始,“两苏”哥俩因囿于观念,乐享现实,反对变法,而双双被贬外任,从此朝夕相处的亲兄弟不能常常见面了!

原来,苏辙与苏东坡自小相濡以沫,兄弟情深。嘉祐二年(1057年),兄弟同登进士第,苏辙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宋神宗时,苏辙也是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谪到河南做留守推官。熙宁七年(1074年)秋,在杭州做了三年通判的苏东坡十分思念弟弟苏辙。而此时的苏辙已调任济南。为了离济南的弟弟更近一些,苏东坡上书自请调往密州任职,于是被允许改任密州知州。由此可见,苏东坡与苏辙兄弟情深。

苏轼苏辙,兄弟情深。头条选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东坡站在超然台上,仰望高天明月,思绪万千。看天上流云遮月,月出流云,天象变幻,荏苒莫测,他终于豁然开朗,悟透了——人之一生,各为前途,即便是夫妻,也不可能人人厮守终生,所以才会“人有悲欢离合”。而高天明月,也非天天圆、夜夜明,而是有时因云遮雾障而阴,有时因云消雾散而晴。月初时缺,月中时圆,而月末时残。人之悲欢离合,是人之命运所致,月之阴晴圆缺,是月之规律所成。如此之事,自古至今,无人能改变,因而,“此事古难全”!

诸君莫误会,如此认识,并非苏东坡之认命,之无奈的思绪。苏东坡素来“好道”,他也许终于悟透了世间的道理。这是他发出灵魂深处的拷问后的一种超然,一种洒脱。不仅有对自己规诫,也有对弟弟苏辙的告诫。也许是站在超然台上,把酒问天时,这“超然”二字,启发了他的灵智!

苏东坡和恩师欧阳修雕塑。头条选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如今月圆之时,兄弟天各一方。是怨王安石变法破坏了兄弟二人之理想,毁坏了兄弟二人之仕途前程吗?也许,初出茅庐时的苏东坡会对此有怨,有愤,有怒,有悔。但是,现在没有了。因为想通了,想开了。因为密州知州任上几年间的施政,使他彻底领略了蝗灾、旱灾、官吏不作为,匪徒做祸乱,国力凋敝,民不聊生的现实。也许他发出了灵魂深处的政治拷问,才开始理解了宰相王安石因治世的困难和无奈,才变法的初衷。

但现实依然是:不知“明月几时有”,因为“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因为“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所以,苏东坡身在山东密州超然台上,“把酒问天”并无答案。因而,唯有祝愿弟弟苏辙,祝愿全天下所有的人,各安天命,长长久久。即便今日各在朝堂乡野,各在天涯海角,我依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普天之下的人们,尽情地共同享受这明媚的中秋月光吧!

于是,苏东坡在山东密州超然台上的“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诸君注意,苏东坡在序中所说是“兼怀子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头条选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