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司马懿学管理 心得(百家讲坛赵玉平跟司马懿学管理主要思想)

末将不止一次在抖音视频里看到有人这么说:“他们成功不单单是靠能力,更多的是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

所以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选择是人生成功的基础,同时也是烦恼的来源。

当事情只有一个选项的时候,那自然是直奔主题;那如果是多项选择的时候,那许多人的选择综合症就出现了。尤其是女人逛街,那简直是连狗都得累趴下了。而她们逛一整天的动力就来源选择,选项太多,她们总想着去下一家看看,总觉得下一家的更好,于是就这样一逛少则三五个小时、多则一整天。

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司马懿在面对多项选择时是怎么做的。

跟司马懿学管理 心得(百家讲坛赵玉平跟司马懿学管理主要思想)

首先摆在司马懿面前的就是一座空旷的西城,诸葛亮独坐城头抚琴。

进?还是不进?

进去便可活捉诸葛亮,那万一有埋伏呢?

不进的话,那万一真是一座空城呢?

最终,司马懿的选择是退军。

司马懿这一举动让很多人不解,其中他的儿子司马昭更是直接问道:“莫非诸葛亮无兵,故作姿态?父亲何故退兵?”司马懿答道:“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城门大开启,必有埋伏。”

司马懿的这一判断就是所谓的“惯性思维”,通过对方平时的作风习惯来进行推敲。

司马懿所了解的诸葛亮是“一贯谨慎”,而此时却如此反常,反常背后一定有意想不到的秘密。比如说一个人平时对你冷言冷语的,突然却嬉皮笑脸的和你勾肩搭背,那其中就一定有问题。

司马懿用惯性思维判断诸葛亮这一举动,所以选择了撤退,当然他选错了!因为他的对手是诸葛亮,诸葛亮在这里同样用的惯性思维,诸葛亮判定司马懿会用惯性思维看自己,所以这一波体现了诸葛亮的高明。

诸葛亮虎口脱险,就意味着司马懿失败了吗?

那也未必。

想诸葛亮北伐前期是什么情况?

赵子龙勇拿五杀、诸葛亮智取三城,夏侯楙一败、曹真二败,王朗更是被骂死在两军阵前。

这个情况是很危急的,然而司马懿赶到战场后迅速扭转了局势,还把诸葛亮逼上了绝路。

从总体上看,司马懿已经赢了。当然,如果冲进西城活捉了诸葛亮,那自然是锦上添花;那万一中伏了呢!那就是前功尽弃。

司马懿在西城放走了诸葛亮,虽然没有一个完美的收场,但他至少保住了之前的战果。

这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满意。”这话虽然是在自我安慰,但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为什么会逛街逛那么久?为什么这么多大龄剩男剩女?那就是因为过于追求完美。

结果可想而知!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我们只需要做好那七分就足够了,剩下的三分交给运气。碰到了当然更好,碰不到也就算了,不要过于纠结。

选项总是有利有弊,既然选择了,就从容接受选项所带来的利和弊。千万不要只看到自己选到的“弊”和没选到的“利”,也要多看一下选到的“利”和没选到的“弊”。不然你会一直纠结徘徊走不出去的。,当心得“选择后忧郁症”。

跟司马懿学管理 心得(百家讲坛赵玉平跟司马懿学管理主要思想)

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这一点司马懿就做的很好。

司马懿退军后不久又折返回来了,他才发现自己选错了,但他并不后悔,他也无悔于他的选择。因为他知道他选错了也只是让诸葛亮跑掉而已!如果当初选择进城而选错的话,那就是前功尽弃,甚至可能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

所谓世事难料,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能想到口罩会成为最抢手的年货?生活嘛总会有遗憾,是选择就可能后悔,没有百分之百的绝对。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个后悔最小的,并且无悔于选择。

很明显,司马懿已经做到了。

司马懿最后只说了一句:“吾不如孔明。”

子曾经曰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圣人者立,自胜者强。”

了解自己叫明白,接受自己叫清醒,承认自己叫勇气。正因为司马懿做到了这三点,他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而且,通过“空城计”这个故事,我们还可以学到司马懿的一个优点,那就是“见好就收”。

能开战叫勇气,会收兵叫智慧。

“见好就收”看似简单,其实很多人都做不到。比如在召唤师峡谷中,多少人硬着头皮去追残血而被反杀!多少人放着基地不拆而去略泉,最后被翻盘!在人与人的交际中也是如此,有时候别人给你台阶,你顺着下就是,见好就收,可别得寸进尺。

说了这么多,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空城计”是虚构的。可能也有不少朋友会说司马懿是在养寇自重。那末将就要问了:诸葛亮病逝以后呢?司马懿也没有被兔死狗烹吧!而且还加官晋爵,官封太尉继续领兵作战,甚至还继续担任辅政大臣!所以演义小说而已就不要参杂过多的政治因素了,因为你用真实政治是解释不了虚拟事件的!

“空城计”虽假,但接下来说的就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了。

跟司马懿学管理 心得(百家讲坛赵玉平跟司马懿学管理主要思想)

汉建兴九年、魏太和五年(231)五十岁的诸葛亮和五十二岁的司马懿第一次正式对决。

当时司马懿的战略部署是派小部队驻守上邽,自己率主力与诸葛亮决战。

对于此,张颌提出了不同意见,张颌认为应分先后二军,前军迎战诸葛亮、后军驻守雍城。

司马懿坚持认为应该集中优势兵力与敌决战,所以拒绝了张颌的建议。

于是,司马懿率大军直捣诸葛亮的祁山大营。然而诸葛亮却避实就虚,率军直奔上邽,而且速度非常快。诸葛亮这一操作把司马懿惊呆了,司马懿也因此发现自己确实不如诸葛亮。

局势陷入了被动,但司马懿此时却做了一个惊呆众人的选择,那就是全速追击。《晋书》中的记载是:卷甲晨夜赴之。就是把甲胄收起来,不分昼夜,轻装迅速追击。

命令一下,众将领集体劝谏,因为已经晚了,诸葛亮已经到了上邽搞不好都破城了,现在轻装追击,万一遇伏了呢?但是司马懿十分有把握,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即使到达上邽也不会攻城、也不会割麦,而是安营扎寨以图稳扎稳打。就是上面说的惯性思维。事实也证明司马懿判断正确,诸葛亮这边刚扎完营寨,司马懿大军就到了。

这就是诸葛亮,优点是谨慎;缺点是太谨慎。也正是这点成全了司马懿,这也就是“从优点中抓破绽”。人在做擅长的事时是很容易被抓住破绽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

接下来,两军对峙,期间小战一场,胜负未分,司马懿就急着收兵,因为再打就掉进诸葛亮的圈套了。

司马懿此时才看出诸葛亮的真实意图,诸葛亮是“攻敌之所必救”,就是要把他引出来,然后在运动战中利用大兵团吃掉司马懿。

从此司马懿进入了龟缩模式。

不管诸葛亮大军怎么动,司马懿都好像牛皮糖一样粘上去,但粘上去不打,而是僵持住。

作为进攻方的诸葛亮不断的给司马懿抛出选择题,那就是怎么打?在哪里打?就好像我们去购物,服务员已经不再问你买不买的问题了,而是直接问你买哪样?买多少?这个选择题你一旦选了就掉进他们的销售圈套。

这已经是很常规的操作了,所以我们就要注意了,千万不要轻易掉进别人的选项里。再比如女朋友问你喜欢什么颜色!你回答后她又问你喜欢女生穿裤子还是裙子!你回答之后她再说她刚好没有这个颜色的裙子或者裤子,但你又喜欢,我好想穿给你看,可惜我没有。怎么说?买吧!

你永远不知道坑在哪里?不知不觉就被套路了。

所以,面对诸葛亮连连抛出的选择题,司马懿一律无视。你问我怎么打?我选不打!你问我在哪里打?我选不打!

就硬拖硬耗,反正你粮草没我多。

就这样,耗了将近半年,诸葛亮退了。而就在此时,司马懿居然派张颌追击。

兵法云:围城必开路,归军勿追。

但司马懿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坚持让张颌追击,结果张颌中伏身亡。

到这里,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第一次对决结束。

总的来说司马懿是赢了,祁山解围成功;陇西护麦成功;成功逼退诸葛亮。至于张颌之死,因为这是真实历史,所以就可以甚至必须融入政治因素,会不会也是司马懿的预谋呢?

对于人生所面临的选择,有时候需要当机立断;有时候需要三思而行。视具体情况而操作,既然选了就不要后悔,遇到因选择而带来的困难时,不要徘徊、不要纠结、不要后悔,想办法解决它。

跟司马懿学管理 心得(百家讲坛赵玉平跟司马懿学管理主要思想)

参考资料:

赵玉平著《跟司马懿学管理》《三国演义》《三国志》《晋书》……

茶余饭后历史小话题,如有更多见解,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