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白钢读后感(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中国政治制度史白钢读后感(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任何政治制度与政府架构都是与本国实际情况相匹配的,这点我们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放眼现在都可以找到许多佐证,中国自然也不例外,所以要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政府架构的演化,就必须先对历朝历代的史实有所熟悉,两相结合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认知。

纵观中国历史,以政治制度/政府架构来划分的话,可分为三个大阶段,分别是:

  • 一、部落/联盟阶段(夏朝以前);
  • 二、城邦/分封阶段(夏商周三代);
  • 三、大一统帝国阶段(秦朝至清朝)。

其中大一统帝国阶段又可以明显被划分为不同的几个时期,详细内容请看后文论述。

(一)

部落/联盟阶段是中国政治的萌芽时期,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即是典型代表,《史记》载黄帝“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同时“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便是最早的政府雏形,简单而原始。

这一时期,部落内部的大部分事务可能仍由血亲家族领导自我裁决,不必动用公共权力;而部落之间的联系也不甚紧密,除重大问题外,联盟领袖亦无权干涉本族以外的其他部落的财产分配、权力更迭等。

简而言之,父权或者母权所代表的家长制是早期政治生活的主流,常设政府机构不多,军事民主制盛行,公共权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领袖的个人能力以及外部压力的大小,这也是阶级分化程度还不够大所导致的后果。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平等现象日趋加重后,部落及联盟领袖的私人势力便开始急剧膨胀,“公天下”也就逐渐开始向“家天下”转变,世袭制取代军事民主制也就成为了必然结果。

大约从夏朝前后开始,中国开始进入城邦/分封阶段,所谓“古大禹时,诸侯万国……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大抵便是描述当时中国大地上城邦林立的情况——受生产力影响,任何文明在早期都只能大群居、小聚居,城邦本质上不过是各部落发展壮大的结果而已。

由于统一的民族思想没有形成,所以夏商时期的许多战争实际上属于国际间的交火,只是比较大的城邦势力范围更大、能够迫使其它政权向他臣服,因此夏、商、周之战的性质,应与古希腊雅典、斯巴达争霸更为相似,而非后来的王朝更替。

中国政治制度史白钢读后感(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二)

至西周开始,统一的民族观念开始在中国大地流行,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各地之间交流的不断扩大、形成统一的原料与产品交易市场;直接原因则是由于周朝武力强盛,其内部集团所控制的领地大且广,因而相互间形成了天然紧密的联系。

随着分封制的确立,周朝时期的大部分国家都在法理上必须对王室效忠,这便使得天下“定于一”(孟子)的观点逐渐深入人心。

公共权力私有化的结果不仅仅体现在君主制度的确立,而且还在于官职的世袭。夏商(西)周三代,政府各级均被贵族所把持,基层民众想要参政议政就要面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的困境。

但事实证明,贵族生活的骄奢淫逸会让上层人士逐渐脱离社会实际、进而导致处理政务的能力下降,每到此时,开明的政权就会想方设法吸纳一些底层有才干的人出来主导革新、挽救危亡——这类行为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几乎任何时间段,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中国政治制度史白钢读后感(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三)

周朝虽然势力强大,但当时的社会发展的程度还不足以令其牢牢控制各诸侯国,因此西周时便已出现诸侯反叛的情况,到东周时愈演愈烈,以至于礼崩乐坏、中国大地彻底陷入了各自为政的局面,春秋、战国时代也随之到来。

东周时期,诸侯国的强大与否,大多与其是否改革、改革的力度有多大息息相关。反映于政治方面,则体现在两点:一为吸纳社会人才,二为控制各级权力。譬如商鞅变法中“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等,即可反映这一事实。

随着改革的深入,贵族政治终于走向崩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成为了中国随后两千多年的政府模板。但若是认为自秦至清,中国的政治制度/政府架构毫无变化,显然也是大错特错的,因此大阶段中还包含有各形态不一、内容不同的小阶段。

秦汉时期,由于贵族政治仍有不少残留,所以君主与世家大族之间的政治博弈仍在继续,反映在政府机构方面便是权力高度集中的三公体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职务对皇权构成了巨大威胁,所以很快就走向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中国政治制度史白钢读后感(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四)

自汉朝开始,尚书台等“内朝”官员开始取代丞相等“外朝”重臣,中央最高公务人员开始秘书化,成为了皇帝的代言人、而非政务的真实左右者。

除此之外,汉武帝等人还常使用酷吏等群体以制约世家大族,颇有后世特务政治之风范,但很不幸,这种过激的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的政治环境。

东汉时期,皇权开始逐渐崩溃,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并不能支持中央有效控制广大国土上的各区域,所以世家大族能够逐渐稀释君主在地方上的控制力,财阀、学阀一遇机会便能摇身一变成为军阀,最终酿成了汉末诸侯纷争的局面。

曹魏建立后,文帝曹丕试图以九品中正制与世家大族和解,但不久后出身世家大族的司马懿父子便发动了政变,实现了改朝换代。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国政治陷入一片混乱,门阀政治横行,下层子弟很难打破阶级固化,此即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刘毅)的情况。

但长期骄奢淫逸的生活也让贵族的能力日渐低下,在阶级斗争的打击下每况愈下,大量门阀被肉体消灭,唯有能长期保持一线军政能力的豪族能趁势崛起。加之豪门与皇帝之间存在极其严重的权力斗争分歧,所以门阀政治走向衰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中国政治制度史白钢读后感(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五)

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杨、李两大家族先后攫取了全国最高权力,建立了隋唐二朝。虽然他们也来自大族,但整个社会的政治力量对比却发生了变化,寒门庶族开始崛起,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权力。

与此同时,皇权也希望借助这批人的力量来对抗其他大族,科举制便是萌芽于此,唐太宗李世民直言科举制使“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并非虚言。

与此同时,中央的相权被进一步分割,三省六部分权明显,皇帝的权威愈加强盛,但是和秦汉一样,隋唐对于贵族政治的打击仍不是很彻底,旧势力复辟之心不死,科举以外、因为血缘等关系获得公共权力者大有人在,两派势力之间的倾轧此起彼伏,牛李党之争即是标志性的事件之一。

那么谁代表历史的前进方向呢?显然是人数更多、与基层联系更紧密的庶族士人。最终唐朝最终还是被一众出身不高的武夫所结束,而由武夫赵匡胤所建立的宋朝也最终选择了与庶族士人共治天下。

这个结局有利有弊,利处在有效缓和了上层建筑内部的矛盾,比较圆满地整合了统治阶级的力量;弊端则在于上下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且最高权力几乎已达完全不受监督的地步,但也由此而产生了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

不集权,则统治阶级内斗不止,无法有效限制权力斗争;

集权,则国家效率低下,冗官、冗兵、冗费情况严重。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宋连遭少数民族政权打击,先后亡于金、元之手。但与此同时,这些少数民族因为文明起步较晚,所以反而能摆脱繁文缛节的束缚,行事风格更加简洁高效,只是其制度化建设仍然不够完善,因而很快便遭致倾覆。

很快,中华文明迎来了最后两个封建王朝的“试错”阶段,即明清时代。

中国政治制度史白钢读后感(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六)

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沿用上千年的宰相职务被彻底废除,特务制度横行,所有臣子都沦为了皇帝的奴仆。

但即便如此,社会阶级的力量对比却没有发生变化,中产地主的蓬勃发展能让他们借助内阁等形式来控制朝政,至顶峰处,张居正甚至直言:“吾非相,乃摄也!”

然而事实证明,内阁本身的权力不过是皇权之延伸,而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同样也是如此。而长期与底层社会脱节的情况也让皇帝的能力每况愈下,于是一个直击君主专制的根本问题被抛出,那就是:

如何让封建王朝的最高领导人,也就是皇帝的个人素质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线?

事实证明,封建王朝皇帝能力的高低是最直接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故俗语云: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又云:富不过三代。王朝草创时期,统治阶级队伍尚能保持较高的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层的执政能力终将不可避免地下降,撇开解决矛盾不谈,许多人连发现矛盾尚且不易,何谈妥善处理呢?

满清入主中原后,对上层制度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优化,世人往往看重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一处改革,那就是在事实上彻底废除了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基本确定了立贤不立长、甚至不立嫡的原则,这就使得君主的能力下降情况得到了明显缓解。

除此之外,清朝的封建制度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空前强化,从中央到地方皆是如此。当然,这在一方面也是因为处于统治核心地位的满族人数较少,所以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故不敢放松警惕所致。

但客观而言,清朝已达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巅峰,这也是大部分史学家所公认的事实。

然而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本是为适应落后的农业经济而产生,所以不可能满足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此时进一步扩大君主专制权力不过是饮鸩止渴,不但无法挽救封建王朝的朝代更替趋势,而且更难以抵御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列强入侵。

最终满清政府在与欧美以及日本列强的冲击下彻底衰败,全国人民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地步,无数仁人志士也发誓要建立起新的民主制度。在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后,大家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封建专制制度也最终被彻底扫除,中国人民也由此而迎来了历史的新篇章。

 

宦官政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宦官政治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2)宦官作为皇帝身边最亲近、最容易控制的人,皇帝可利用其与外朝官抗衡。

(3)宦官与皇帝亲近,有很强的依附性,有利于维护、巩固并推动皇权发展。

(4)宦官与皇帝朝夕相处,能揣摩皇帝意图,更好地执行皇帝旨意。

2.消极影响:

(1)宦官出身低微,没有子嗣,因此没有顾虑,当权后容易肆意妄为。

(2)宦官政治能力低下,掌权后容易导致政治腐败盛行,官场风气败坏。

(3)宦官生理上有缺陷,心理上有自卑感,易形成残暴不堪的秉性。

(4)宦官对皇帝进行阿谀奉承,纵容皇帝懒政怠政。

中国政治制度史白钢读后感(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请结合古代政治实例,说明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1.政治学说:不同统治时期统治者重视不同学说思想,使得相应的政治制度不同。秦代重用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汉初采取道家思想,实现休养生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深入到政治制度当中。

2.经济体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

3.历史经验:不同朝代统治者总结前代统治者的经验教训,实行政治制度改革,避免重蹈覆辙。明代宦官专权导致政治混乱,因此清朝削弱、限制宦官的权力。

4.政治模式: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模式,必然导致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贯彻始终,为避免相权对皇权产生威胁,明代废除了丞相。

5.现实国情:明代废除丞相后,皇帝一人难以处理繁忙的政务,因此开始重用宦官,逐步形成并完善内阁制度。

6.统治者个人意志:皇帝的个人好恶、对官员的任用,直接导致了不同时期不同职位人员的话语权和对政治的影响。

中国政治制度史白钢读后感(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