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作品有哪些?张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明代嘉靖年间以后,戏曲活动在民间十分兴盛,每到节日时,便更加热闹了。从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叶这一二百年的时间里,苏州虎丘的昆曲大会,一直都是节日里最热闹繁盛的民间娱乐项目,很多文人雅士,在参加完此会之后,都被现场所震撼,留下了不少文章诗词,比如明代袁宏道有一篇非常经典的《虎丘》短文,便写得精彩纷呈,让人一读难忘,而张岱下面这篇《虎丘中秋夜》(见文末原文和译文),更是一篇绚烂热闹的“电影镜头”,为我们展现了虎丘中秋节时的盛况。

文章虽然只有三百余字,但作者以时间顺序娓娓道来,脉络分明,结构清晰,可以人为地将其分为若干小段,这样看起来更加有层次感。

张岱作品有哪些?张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首先写游人赴会。作者详细罗列了赴会的各色人等,在作者笔下,从贵族雅士到普通百姓,俊男靓女,均倾城而出,来到虎丘参加中秋赏月活动。除了罗列各类游人之外,还描述了各类景点名胜,但其目的,也是为了突出游人之多、声势之盛,作者用“雁落平沙,霞铺江上”来写人多,这几乎是直接引用袁宏道的原话,明代中秋节时,老百姓的狂热,由此足见。

古代对中秋节的重视,比现代尤甚。中秋节正式定型在唐代,当时过中秋节的,不过是士大夫、贵族之流,但到了宋代,中秋节便成为了全民狂欢的节日,其热闹程度一点不亚于春节和元宵;元明清两代,中秋更是热闹非凡,我们从张岱的这篇文章中,也能充分感受到。

接着,作者写夜色降临后的热闹景象。当游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后,大家并没有什么“组织纪律”,因此“各自为战”,每个小团体之间都吹吹打打,演唱歌舞,好不热闹,由于各色人物背景不同,所以这些节目有雅有俗,人们置身其中,只能感受到锣鼓喧嚣的热闹氛围,却无法真正欣赏到最好的音乐与歌声。在张岱这种行家看来,自然是只有热闹和俚俗,没有雅感可言了。

张岱作品有哪些?张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等到夜渐渐入深之后,凑热闹的游人们渐渐离开,留下来的,都是真正能够欣赏音乐的听众,所以丝竹管弦,南北方的各种特色曲目轮番上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变得更少,这时一缕洞箫缓缓吹来,伴随着优雅的歌声,让人如痴如醉,等到了这个点,只剩下几处这样的节目了。从热闹喧嚣到后来“人皆寂阒[qù],不杂蚊虻”,经历了很长时间,在作者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渐变的过程,等到三更以后,最好的节目终于出场了。

一位演唱技艺相当高超的艺人,登台献艺,引起了所有人的注目。在袁宏道的文章中,也描写到了这样一个人,所用文字,和张代一样优美雅致,“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主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艺术感染力极强,让壮士听了都落下眼泪,当真是不同凡响。

张岱作品有哪些?张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而张岱的描写,就更显专业,“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比袁宏道更进一层。要知道,昆曲到了明末,变得非常繁缛柔曼,声多字少,一字三折,普通人几乎无法分辨出歌词是什么,只有戏曲行家乐此不疲,而赏月到了三更以后,也只有行家才会留下来欣赏这样高雅的艺术了。

行家们自然知道妙处,所以听到精彩处,“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生怕打扰到这曼妙的歌声。张岱以戏曲家的眼光来写,可以说更显形象和生动,也更具专业的视角,在继承袁宏道文章的同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堪称至妙至绝。

张岱的这篇文章,堪称栩栩如生,为我们记录了那个时代下中秋节夜晚时人们庆祝的盛况,既写出了热闹非凡的群众“嘈杂”图,又写出了曲高和寡的戏曲迷们,为了欣赏到绝佳的歌曲,表现出的心理活动,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饱满,让人一读之下便能被这盛景所吸引,足见古时候广大的人民群众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节日的重视。

张岱作品有哪些?张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下面便将明人张岱的这篇《虎丘中秋夜》全文及译文附录于下,让我们一起感受下这中秋节夜晚的欢快气氛: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鹅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

译:虎丘八月十五中秋节时,会聚集着各色人流,比如,当地人和客居在此的异乡人、士大夫及其家眷、歌女乐伎、青楼中的名妓和老鸨、民间妇女和寻常人家的儿女、娈童和泼皮无赖、清客帮闲者、仆人骗子之类的人,等等。从生公台、千人石、鹅涧、剑池、申文定祠等名胜一直到试剑石、第一道山门和第二道山门,全都铺上了毛毡,人们全都席地而坐,从高处远望,人多的就像平沙落雁、云霞铺在水面上一样。

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náo,bó],渔阳掺挝[zhuā],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

译:等到天色昏黑,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吹拉弹唱的地方有百十处,各种乐器大吹大擂,十番锣鼓、铙钹同时吹奏,渔阳鼙鼓动地而来,鼓乐喧天,锣鼓齐鸣,声音犹如炸雷,又如鼎镬沸腾,天翻地覆,人们即便相隔很近也很难听到彼此的呼喊声。

张岱作品有哪些?张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

译:到了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鼓声和铙钹声渐渐停歇下来,各种管弦丝竹乐器却繁盛了起来,夹杂着唱歌的声音,许多地方都唱“锦帆开,澄湖万顷”的大曲子,在众人的嘈杂声、管弦声中,几乎分辨不出节奏和拍子。

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句字,藻鉴随之。

译:夜深之后,人群渐渐散去,士大夫及其他们的家眷,都乘船戏水,每一桌酒席上,都会有一个声音曼妙的歌女或戏子,他们争相献上自己的一技之长,南北风格在此处交融、管弦乐器更相吹奏,听曲的人都是行家,刚一开始唱歌,人们马上便开始品鉴了。

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萧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阒[qù],不杂蚊虻。

译:等到二更天的时候,人声渐渐安静了下来,管弦之乐也渐渐安静,忽然听到一缕洞箫声传来,哀怨青涩,如泣如诉,清丽缠绵之极,与人唱歌的声音相呼应和,这样的音乐和歌声大概有三四处,彼此更迭,连绵不辍。等到了三更天,人声全无,月亮孤寂地挂在天空,天气变得寒冷起来,甚至连蚊子牛虻的声音都不见了。

张岱作品有哪些?张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译:这时候,有一个男子登场,他高高地坐在石头上,没有萧声和其他乐器伴奏便开始了演唱,开始他的声音如游丝一般,后来变得像石破天惊一样,抑扬顿挫,每一个字都像石刻的一般清晰。听到的人,倘若能体会到歌中的微妙,无不心动神摇,血脉为之枯竭,甚至忘了鼓掌,只一味点头称是。然而这个时候,还整齐排列的人,只有一百余人。倘若不是在苏州,哪能见到这样的景象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