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泪是金小说读后感(落泪是金报告文学主要讲述什么)

周恩来年少时,离家到东北求学,沿途所见,尽是中华不振、国弱民穷的现状。明明是中华民族的故土,却有一些洋人横行霸道。明明是救亡图存的时代,却有一些国人不思进取。

在东北,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这个忧国忧民的江南书生,说出了这句振聋发聩的宣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百多年过去了,昔日十里长街风雨凄凄,如今锦绣繁华正当盛世。祖国强盛了,莘莘学子激扬青春的励志故事,还在不断上演,正如周恩来当年所说。

落泪是金 小说读后感(落泪是金 读后感)

▲周恩来总理。

1

建国之初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海归学子的报国之志。

随着新中国成立,大批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满怀期待、络绎不绝地踏上归途,投入祖国的怀抱。

据统计,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21位有留学经历。他们之中有的人拒绝了几十万美元的丰厚年薪,有的人放弃了留在发达国家做科研的机会,邓稼先正是其中之一。

邓稼先去美国留学前,对好友说:“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才,我学成一定回来。”在美留学期间,他婉言谢绝了到英国继续深入研究物理学的邀请。

落泪是金 小说读后感(落泪是金 读后感)

▲学生时期的邓稼先。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26岁的邓稼先唯恐美国政府从中阻挠,博士毕业仅仅过了9天,就义无反顾地登上回中国的轮船,与他同时归国的专家学者有近两百位。

上世纪50年代,面对来自西方的核威慑,新中国在制定“十二年科技规划”时,将研制原子弹列为重中之重。

1958年8月,中科院和二机部的领导钱三强找到了邓稼先,安排他参与原子弹研制工作,而这一切都将对外保密。那天,回到家中的邓稼先与妻子许鹿希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要调动工作了。”

“调到哪里呢?”

“这不知道。”

“干什么工作?”

“不知道,也不能说。”

“那么,到了新的工作地方,给我来一封信,告诉我回信的信箱,行吧?”

“我今后恐怕照顾不了这个家了,这些全靠你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此后,包括邓稼先在内的科研人员不辞辛劳,前仆后继地奔向祖国西北的戈壁滩,反复地计算、论证、试验。

1964年10月16日,在罗布泊核试验场上,伴随着巨大的轰鸣,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这一切,全靠无数中国科学家的无声付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的名字被封在绝密档案中,不为人知。

有的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消逝在蓬断草枯的大戈壁上。

邓稼先在二十多年的试验中孜孜不倦,也因遭到严重的核辐射而不幸患癌,去世前病情严重,全身大面积溶血性出血。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些坚毅的背影。

2

艰苦岁月中,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劳动青年的拼搏精神。

当海归学子奋勇争先为祖国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时候,新中国各行各业的有志青年在动荡的时代也不曾虚度年华。

1953年,23岁的袁隆平从重庆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安江农校工作。在教学之余,他带领学生开始进行培育高产农作物的实验。

袁隆平是新中国的第一届大学生。他立下志向:“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经过多年反复试验,袁隆平发现水稻杂交组合的优势,他和团队尝尽艰辛,不断攻克难关。然而,杂交水稻的每一小步,走得都不轻松,甚至险些被扼杀在摇篮里。

1968年,袁隆平精心培育的种子播在试验田里,刚刚长出小秧苗,就被人蓄意毁坏,一夜间全部连根拔起,不知所踪。

几天后,他在一口井里发现被丢弃的秧苗浮在水面上,奋不顾身跳进井里捞起来,只保住残存的5根秧苗,其余都已沤烂。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中国青年从不会停下脚步。

袁隆平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到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过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中国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0%的人口,堪称奇迹,“杂交水稻之父”终于得偿所愿。

落泪是金 小说读后感(落泪是金 读后感)

▲年轻的袁隆平在研究水稻。

3

改革春风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万千考生的求学梦想。

1977年8月,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在“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问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当年恢复已中断多年的高考是否来得及?

邓小平听到一些代表说来得及,当即拍板:“那就改过来,今年就恢复高考。”

从此,十年寒窗万卷书,改写无数中华学子的命运,也为祖国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如涓涓清泉,汇成一股时代的巨流。

1977年、1978年高考,总共超过1000万名考生奔向考场,形成一支空前的高考大军。

他们之中,有上山下乡的知青,也有辛苦劳作的工人,有人来自小山村,也有人来自大城市,有人早已达到大学生的文化水平,也有人答不出题只能交白卷。

落泪是金 小说读后感(落泪是金 读后感)

▲1977年高考考生。

张艺谋是其中一员。

他18岁就到农村插队,当了3年农民,后来在咸阳棉纺八厂当了7年工人,本来以为要在厂里度过余生,却打听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到西安招生的消息。

1978年,一向热爱摄影的张艺谋选出自己压箱底的60张作品,努力复习功课,趁着出差的机会,带上煮熟的鸡蛋填肚子,奔赴考场,经过一番波折才被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录取。

毕业后,张艺谋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那时候,他感觉自己的人生才再次开始。与他同届的北电同学中,陈凯歌高考前是一名电影厂的洗印工人,顾长卫原本在城里等待分配工作,李少红在四川当过兵。

如今已成为享誉国际的大导演,张艺谋回忆起自己的高考经历,还是感慨道:“没高考,没现在。”

时至今日,成千上万学子砥砺奋进的流金岁月,是为了自己和家庭的未来,也是为了祖国更好的明天。

落泪是金 小说读后感(落泪是金 读后感)

▲1978年春,北大迎来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新生。

4

张艺谋参加高考那一年,年轻的何建明发表了纪实散文《湘西探险记》,开始写作生涯。后来,何建明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报告文学作家之一,曾经三获鲁迅文学奖、五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四十多年来,何建明始终在为纪实写作四处奔走,他的作品描绘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桑巨变,书写老百姓的生活变迁。

他的成名作《落泪是金》,写的是90年代贫困大学生的艰辛生活。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到一所大学采访,看到有个来自江西的大学生,帽子是一个军帽,衣服是一件西装,裤子是一件牛仔裤,脚下两只皮鞋都不一样的,问他怎么穿成这个样?

这个学生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跟他说,他身上所有东西都是人家捐助的。为了完成学业,每天早上不吃饭,一天只有1块钱维持生活。

这本书一经推出,曾在社会上引起震动,有力支持了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活动。

落泪是金 小说读后感(落泪是金 读后感)

▲何建明作品《落泪是金》。

如今,何建明依旧关注着中国青少年教育的发展。

中国平安为乡村少年读书梦所做的智慧村教系列活动,是近年推出的一项公益帮扶。

12月24日,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院院长何建明将受邀作为课程讲师,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题,主讲由中国平安村教工程主办的直播课《少年新读中国梦》

一百多年前,祖籍浙江绍兴的周恩来离家求学,道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

一百多年过去了,如今,绍兴周恩来祖居中古朴庄严的一砖一瓦,还在无声地诉说总理为理想奋斗终生的历程。

届时,何建明将来到这里,带给乡村孩子们一堂生动的历史文化课,讲述70年来中国少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在一个个读书梦的故事中,解读时代下的中国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