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帝国阿西莫夫书评(阿西莫夫的书值得看吗)

艾萨克·阿西莫夫(Issac Asimov),科幻历史和科幻小说的双料“三巨头”之首。他的代表作,《银河帝国》系列,被称为“人类想象力的极限”。

《银河帝国》这部煌煌巨著,前后15本,通常被分为三个部分。

银河帝国阿西莫夫书评(阿西莫夫的书值得看吗 )

1-7的七本,《基地七部曲》,讲银河帝国濒临灭亡之后人类如何自救。

8-12的五本,《机器人系列》,讲机器人三定律和与机器人有关的故事。

13-15的三本,《帝国系列》,讲人类如何从地球开始向银河系扩张。

阿西莫夫驾驭大题材、长跨度、多线情节的能力相当惊人。15本书里的每一本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小说,情节的不断反转让每一本都具有极高的阅读体验。而15本书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间线前后跳跃,却仍旧井然有序。

如果按时间线来阅读,顺序是这样的:

《机器人系列》8-9-10-11-12;《帝国系列》13-14-15;《基地系列》4-5-1-2-3-6-7。

前两个系列都是顺序排列的,《基地系列》中的4和5类似于前传,打乱了时间线。

由于架构过于庞大,内容太多,因此对于这套作品的书评,很难兼具全面性和深刻性。区区数文,难以道尽阿西莫夫浩瀚智慧的万一。笔者此文旨在梳理《基地系列》七部曲的主要脉络,介绍作者在其中所抛出的悬疑性问题,类似于《三体》中“地球文明如何发布安全声明”这样的重大议题。至于对每个问题的深入解读,需留待后续书评。

在介绍中会尽量避免剧透,将反转的关键部分作为问题,留待读者朋友们自行感受阅读的快感。

《基地》系列的故事背景:人类在具备星际行航行能力之后,控制了整个银河系,建立了拥有2500万颗住人行星、数兆亿人口的银河帝国。

在银河里一万多年时,数学家谢顿建立了“心理史学”并作出惊人预言:银河帝国将土崩瓦解,整个银河会进入长达三万年的混乱时期。如果按照“心理史学”的建议采用“谢顿计划”,则可以把混乱时期大大缩短为一千年,届时第二帝国将建立,银河将重归有序和繁荣。

故事就此开始。

01.《银河帝国1·基地》

作为“谢顿计划”的一部分,谢顿选定了一颗银河的边缘星球——端点星作为第二帝国的起点,也就是“基地”。

银河帝国阿西莫夫书评(阿西莫夫的书值得看吗 )

这颗看上去荒凉贫瘠,且不具有军事实力的星球,将如何争夺庞大的银河系的控制权呢?

拷问一:如何通过非暴力手段解决暴力威胁?

基地的第一次危机,恶邻安那克里昂星球以武力威胁,要在端点星上驻军。

第二次危机,安那克里昂新收获了一艘帝国战舰,实力大增,超过了周边三个王国的总和,基地面临武装入侵的威胁。

本书的主角,端点星市长哈定,在“谢顿计划”的引导下,轻松化解了这两次严峻的危机。

这本书重点讨论的是军事能力、政治博弈、意识形态、王权和行政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示了比暴力威胁更高级的竞争手段。

2.《银河帝国2·基地与帝国》

延续第一本书的情节,第三次危机出现。基地的新英雄,马洛登场了。

当其它星球洞察了基地的手段,见招拆招做好了防范之后,马洛通过建立技术和贸易的新体系,再次化解了危机。

基地战胜了从帝国前来讨伐的最后一支军队,彻底解决了自身面临的武力威胁。

银河帝国阿西莫夫书评(阿西莫夫的书值得看吗 )

这时,第四次危机出现了。这次的危机与“谢顿计划”所预言的完全不同。恐怖的事发生了——“谢顿计划”脱轨了。

拷问二:如何看待“历史必然性”和“个体的自由意志”之间的矛盾?

历史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谢顿计划”依托的“心理史学”,指向的是历史的必然性,这和我们所接受的唯物主义史观是类似的——旧制度会被新制度所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会被先进的生产方式所取代,等等。

影响历史必然性最大的问题,正是每个人自由意志的不可预测性。比如《三体3》的开篇里,杨冬用超级系统模拟地球生态和宇宙发展状态。如果谢顿的心理史学成立,那么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模型是有可能存在的。但杨冬所做的实验所导向的结果是模糊的,原因正是以人类为代表的智慧生物所具有的“自由意志”的随机性选择,导致历史不具有可预测性。

为此,“心理史学”的解释是,即使微观层面不可预测,我们仍旧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预测宏观历史的发展。例如,即使微观层面具有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的铁律,但并不影响宏观的物理定律所起到的规律性作用。

问题来了,微观的扰动能对宏观层面产生多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规模是否可以控制在“心理史学”的模型范围内?

在这本书里,阿西莫夫告诉我们,影响是巨大的,仅仅一个人类个体的变异,就足以毁灭“谢顿计划”。

这个个体的名字,叫做“骡”,他具有控制他人心灵的超能力。骡率领大军压境,基地沦陷。

这时,“谢顿计划”的后手出现了。原来,端点星的基地只是谢顿建立的“第一基地”,除此之外,谢顿还秘密建立了“第二基地”,负责解决心理史学随着时间流逝不断累积放大的误差。

“第二基地”的人和骡类似,同样具有影响人心的能力。第二基地到底是否存在,有多少成员,位于哪颗星球上,都是无人知晓的谜。

3.《银河帝国3·第二基地》

前三部作为一个完整的系列,在这本书里达到高潮,非常精彩。这本分为上下两部分,两大难题,两次通过惊天反转来解决。

上半部,占领了第一基地的骡知道第二基地的存在,他知道这是阻碍他统一银河系的最后的障碍,于是便开始了寻找。

银河帝国阿西莫夫书评(阿西莫夫的书值得看吗 )

具有控制人心能力的骡,看似是不可战胜的。可他却先被一个女人挫败,又被第二基地的第一发言人彻底击败。

这样描述起来挺枯燥的,其实过程跌宕起伏,骡和第二基地发言人的对决堪称巅峰一战。

主动出手战胜了骡,导致第二基地过早地暴露了。在下半部里,第一基地意识到了第二基地的存在,并将其定位为自身最大的威胁。

同样是谢顿安排的两个基地,为何不能通力合作?

这是谢顿刻意的安排。第一基地在明处,根据谢顿计划按部就班地推动历史。第二基地在暗处,在谢顿计划出现偏差时暗中支持,力挽狂澜。这样的两种模式,引出了第三个拷问。

拷问三:通过既定目标按计划逐步执行 vs. 通过随机应变解决自由意志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选哪个?

前者是第一基地的模式,单一政体的有形架构,具有强大的科技、经济、军事能力,推动计划的稳步施行。

后者是第二基地的模式,统治阶层的精神架构,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通过心灵干预的方式,将未来引导向可控的方向。

对于人类的福祉来说,哪种模式更优?

这个拷问,会在第六部书里继续出现,且引入第三个选项,从一个二选一的问题升级为三选一的难题。

回到第三部,第一基地并不认可第二基地的存在,在他们看来,谢顿的这个设定是对己方的低估和不信任,更严重的是,由于心灵干预能力的存在,第一基地就像是第二基地的傀儡一样,可以随时被干扰,被摆布。没有人愿意成为傀儡,这是对自由意志的否定和侮辱。这引出了第四大拷问——

拷问四:一个人要如何才能确知自己不是傀儡?

很显然,通过人的自我意识,是无法确认的,无论答案是“是”还是“否”,都不靠谱。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第一基地的科学家们依托自身强大的科技能力,开发出了“精神杂讯器”,可以用来探测心灵感应能力,通过这个装置,既可以检测出谁的心灵曾被干扰、被改造,也可以检测出谁是第二基地的人员。

银河帝国阿西莫夫书评(阿西莫夫的书值得看吗 )

“精神杂讯器”大展神威,一举揪出五十多位第二基地的成员,让第一基地认为第二基地已被一网打尽。此时,惊天大反转上演了。

“精神杂讯器”有一个微小的漏洞,第二基地的领导者抓住了这个漏洞,布下一个跨越十数年的大局,成功地让第二基地重新进入隐蔽的状态。

就像《三体》里地球需要给宇宙广播“安全声明”一样,第二基地同样通过布的这个局为自己发布了“第二基地已全军覆没”的“安全声明”。

因此,拷问仍在——即使通过科技手段,我们仍旧不能确知自己究竟是不是傀儡。

4.《银河帝国4·基地前奏》

第4和第5部,时间线向前跳转到第1部之前,第4部讲的是谢顿开创心理史学之后的流亡史。

在这本书里,谢顿陆续经历了在斯璀璘大学的生存危机,在麦曲生圣堂的遇险,在达尔的脐眼的打架,在卫荷区的政变。每一段都类似于一节小故事,有悬念,有刺激,也有反转。

贯穿全书的情节,是谢顿和他的一生挚爱铎丝的感情线,以及银河帝国首相丹莫刺尔和谢顿的引路人夫铭的身份的超级大反转。

银河帝国阿西莫夫书评(阿西莫夫的书值得看吗 )

在这本书里,机器人三大法则首次出现,这个极其重要的法则,会贯穿之后的整个系列。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二、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三、在不违背第一法则和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这三大法则的逻辑是非常严密的,只是在实际操作时会出问题,尤其是第一条。比如“电车难题”,如果做选择的是机器人,无论他选择为了救五个人而牺牲一个人,还是“不作为”继续牺牲这五个人,他都违背了第一条法则。

在《银河帝国》系列的第8-12本,《机器人系列》里,三大法则的问题还会被屡屡提及,在此先不提。

为了解决第一法则的巨大缺陷,有一位机器人提出了“第零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整体受到伤害。

于是,第一法则必须变成:一、除非违背第零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难题:

拷问五:什么是人类整体,如何定义对人类整体的伤害?

很显然,不同人之间的利益很容易存在冲突的情况。如果以人的数量来决定谁是整体,谁是部分,那无疑是“多数人暴政”,是反文明的。

因此,如果无法解决什么是“人类整体”的问题,那机器人在选择时面临的困难和由此引发的后果,将要比原来的第一法则还要严重的多。

如书中提到的:“那个悟出第零法则的机器人后来死了——变得永远停摆——因为他被迫进行一项他觉得会拯救人类整体的行动,却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拯救人类整体。”

阿西莫夫在这本里并没有给出答案,只是埋下了一个伏笔,等到第6部的时候再来填坑。

这个伏笔就是夫铭提到的他手中的第二套计划(第一套计划是“谢顿计划”)——“我已经在另一个世界,以另一个方法进行了很久。它同样非常困难,就某些方面而言,甚至比心理史学更为激进。”

5.《银河帝国5·迈向基地》

承接第4部的情节。谢顿成为帝国首相,丹莫刺尔离开(直到第7部才会重新出现)。

这本书讲述的是谢顿推动心理史学发展,并让帝国接纳这个计划的曲折经历。这本书的情节进程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在情感氛围上可以说是整个七部曲里最让人沉浸其中,也是最让人伤感的。

阴谋、意外、困难、绝望,层出不穷。

银河帝国阿西莫夫书评(阿西莫夫的书值得看吗 )

银河帝国的帝王克里昂一世遇刺,谢顿辞去帝国首相一职。

铎丝被卧底杀害,谢顿痛失挚爱。

由于经费的缺乏,谢顿计划举步维艰,几近失败。

银河帝国叛乱四起,谢顿的儿子、儿媳、小孙女为了逃避战火而离开,却反遭厄运。

全书最后,谢顿的另一个孙女婉达·谢顿也离爷爷而去,谢顿在孑然一身的状态下终老,令人唏嘘不已。

在谢顿计划濒死之际,婉达和另一个人共同努力,力挽狂澜,又让我们体验了一把绝境中的大反转。

在这部书里提出的拷问,是关于骡和第二基地的人所具有的影响人心的能力的——

拷问六:干预他人情感或心灵的能力的原则底线是什么?

这个答案在书中很明确——这种干预,必须是某个足够小却大于零的变动。

换言之,干预决不能像骡一样随心所欲,也不能像《盗梦空间》一样直接把念头植入到对方的脑海中去。所谓的干预,只能在对方心中已经有的念头上,轻轻地推一把,提供一点点助力,仅此而已。

如果过了这个量,就会违背自由意志的原则,不仅会对对方的心灵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也会像蝴蝶效应一样对其他人和事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之所以要重点提出这个原则,是因为这个原则和佛教和基督教的信仰有联系。

银河帝国阿西莫夫书评(阿西莫夫的书值得看吗 )

关于宗教,一个常见的疑惑是:为什么佛、菩萨、上帝们这么厉害,却还是有那么多人在受苦呢?神佛们那么慈悲,怎么就不出手帮帮我们呢?

有人因此而认定,神佛不存在,宗教都是骗人的。

阿西莫夫在这套书里的设定,可以用来很好地解释这个疑惑。神佛和上帝在我们这个世界行事,需要受到这个世界的规则的约束,说白了,他们有能力做,但是不能做。他们能做到的,是在我们已有的念头上,“轻轻地推一把”,这大约就是我们求神拜佛、向上帝祷告的意义所在。

6.《银河帝国6·基地边缘》

前两部的“前传”结束,这一部承接第3部,重新回到了故事的主线上。

在这部书里,多条故事线齐头并进,悬念迭起,到最后各条线收拢,在不断反转中达到高潮中,读起来相当的过瘾。

第3部结尾处,第一基地以为已经消灭了第二基地。在这一部里,第一基地里的聪明人们觉醒了危机意识,开始继续怀疑第二基地的存在。最积极的是议员崔维兹,他也是第6和第7部的主角。

崔维兹对第二基地的怀疑,被市长布拉诺利用,派他去寻找第二基地。

彼时的第一基地已经具有了压倒性的科技优势。谢顿计划还有五百年才能完成“第二帝国”的建立,但雄心勃勃的市长想要抛弃谢顿计划,提前建立银河帝国。

另一边,第二基地派遣在第一基地的卧底得知了第一基地的计划,马上采取行动,派出第一发言人的接班人坚迪柏,寻找崔维兹。

与此同时,第一基地市长布拉诺紧跟在崔维兹之后,准备在他找到第二基地时,通过强大的科技和武器优势,予以消灭。

各条故事线风云涌动,三方势力——崔维兹、坚迪柏、布拉诺——齐聚于神秘的盖娅星。

银河帝国阿西莫夫书评(阿西莫夫的书值得看吗 )

盖娅终于出现了,不为人知的盖娅星,正是夫铭在第4部里提到的,除了谢顿计划之外的,“第二套计划”。

盖娅,阿西莫夫原创的一种全新的生态形式。所有生物,包括人类、动植物、微生物、无机物,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可以同时分享体内的记忆、感情和信息。

这样的生态形式,完美地解决了第4部中提出的拷问五:什么是人类整体,如何定义对人类整体的伤害?——盖娅就是人类整体。

同时,盖娅具有类似于第二基地的能力,可以控制和影响他人的心灵。且由于盖娅是一个整体,因此力量要比第二基地大得多。

三方势力齐聚盖娅,是盖娅布下的一个大局。由于盖娅遵循机器人第零法则,因此她的目的很明确——为了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拷问七:第一基地、第二基地、盖娅,三者中哪个是人类发展的最优解?

第一基地属于军国主义模式,类似于“科学治国”,以强大的军事、科技势力进行统治,达到稳定的目的。

第二基地属于父权主义模式,类似于“宗教治国”,通过精神控制进行统治。

银河帝国阿西莫夫书评(阿西莫夫的书值得看吗 )

盖娅则是一个全新的模式,类似于黑客帝国里的“机器世界”,所有智能体共享信息和情感,不存在统治的问题。

在盖娅看来,谢顿计划在第一基地的野心和第二基地的干预下会失控,这是因为第一基地的“精神杂讯器”在不断的技术进步下总有一天会屏蔽第二基地的心灵感应能力,而失去第二基地干预的第一基地很可能建立起军国主义的统治模式,可能的走向是《1984》。

另一种可能,如果第二基地彻底摧毁了第一基地的“精神杂讯器”,完全控制了第一基地,那第二基地可能建立的父权帝国,通过情感干预和算计进行统治,可能的走向是《美丽新世界》。

但盖娅是否是相对于这两个基地的更优解呢?盖娅本身并无法判断。

这也是为何崔维兹会出现,并作为主角的原因。因为他是决定这三个模式哪个最优的关键人物。

在盖娅看来,崔维兹具有强大的直觉,能够不经过理性分析就直接得到最终答案。因此,盖娅选择了崔维兹。

银河系未来的决定权,在崔维兹的一念之间。

崔维兹决定选择盖娅。

7.《银河帝国7·基地边缘》

第6部结尾处的决定是直觉性的、“非理性”的,为了弥补这一漏洞,阿西莫夫在这套书的最后一部里,详细地对盖娅模式进行了正反两面的辩论。

崔维兹本人并不知道他所作出的决定背后的理性原因是什么,因此,他开始寻找地球,希望在银河系人类的源头之处找到真正的答案。

银河帝国阿西莫夫书评(阿西莫夫的书值得看吗 )

在寻找之旅中,崔维兹不断地向宝绮丝发出诘难,质疑盖娅模式的合理性。

比如,在盖娅模式下,个体的隐私是不存在的。

比如,盖娅模式指向了同一性,而抹杀了差异性。人类历史的进步,恰恰是由某些不容于社会的“异见”而推动的,在盖娅模式下这种创造历史的伟大叛逆将很难实现。

比如,在盖娅体系下,自由意志还剩下什么空间?所有的选择都将遵从与盖娅整体的意志,而不再有个体的自由选择权。在这个层面上,盖娅是不自由的。

这就是这部书的核心拷问——拷问八:为什么要选择盖娅模式?

但崔维兹的这些疑问,并不代表他否定了自己选择盖娅的决定。他需要一个凌驾一切都理由,但他并不清楚那究竟是什么。

第7部的叙述模式,类似于第4部,走的是“公路冒险”的路子,从康普隆,到奥罗拉,到索拉利,到新地球,崔维兹和宝绮丝一直在寻找。

过程中,崔维兹逐渐意识到,第一基地和第二基地背后的“谢顿计划”,也就是“心理史学”,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有一个不言自明的假设,被遗漏了。这就是最后一个拷问——

拷问九:“谢顿计划”缺少的关键假设是什么?

所有的答案,将在这部书的结尾处揭晓。

老朋友再次见面,新朋友将承担巨大的责任。“谢顿计划”缺少的关键假设,同时也是选择盖娅模式的决定性因素,都将在这七本系列的大结局处揭开谜底。

感谢伟大的阿西莫夫,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感受到宇宙的宏大、智慧的深邃和人性的复杂。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