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世界帝国的形成》: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世”时期

 

提到中国最强盛的王朝,有两个选项总少不了,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唐朝。

我们现在常用的“汉语”“汉族”这些词都要追溯到汉朝,而“唐人街”常常作为海外华人聚居区的名称。

看起来,隋唐就是汉朝之后古代中国再次实现统一的强大王朝。

那它的出现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本书作者把隋唐的建立称作“世界帝国的形成”呢?先来介绍一下作者谷川道雄。

日本国内有个著名学派叫“京都学派”,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很有影响力。

你可能听说过内藤湖南和宫崎市定,这两位分别是京都学派第一代和第二代的代表学者,今天这本书的作者谷川道雄正是京都学派第三代领军人物。

京都学派把古代中国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文明开幕到东汉中期是“上古”时期,中国文化形成并向周边辐射。

但这个过程在东汉后期中断了。

接下来,古代中国历史进入“中世”时期,从东汉后期直到唐代中期,周边民族的势力反向波及中国内部,新秩序逐渐产生。

而从唐朝后期开始,中国古代历史告别“中世”最终走入第三阶段的“近世”。

正如题目《隋唐世界帝国的形成》,本书关注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世”时期。

作者认为,汉帝国的崩溃不只是一个王朝的灭亡,它意味着原有的中国文明已经没法继续发展。

而隋唐帝国的建立也不只是统一王朝的重新建立那么简单,它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组织不再依靠传统的血缘关系,而是依靠贵族统治。

谷川道雄认为,这里的贵族,看的不是他们祖上出身是否高贵,而是要看他们自身是否具有“贵族性人格”。

这种所谓的“贵族性人格”不一定是血缘带来的,还可以通过教育获得。

其实我们经常提到的隋唐科举制,正是隋唐王朝培养、筛选这类人才的手段之一。

如果贵族性人格可以通过教育和选拔获得,不仅汉族内部的血缘界限被打破了,胡汉民族差异也就不存在了,建立隋唐王朝的杨坚家族和李渊家族都是胡汉混合血统,但他们却能依靠关陇贵族集团在中原建立政权。

这在汉代是难以想象的。

隋唐的贵族统治还进一步影响到整个东亚地区。

东亚世界最终形成一个以隋唐为中心的贵族文化圈,日本、朝鲜也借助贵族统治模式首次实现国家统一。

那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为什么汉帝国的统治会崩溃?为什么贵族统治会崛起?为什么古代中国的统治模式会在隋唐时期拓展到东亚地区?第一部分隋唐帝国的建立是一个由破而立的过程,我们首先看一下汉帝国的统治为什么会破裂?秦国统一六国后,中国历史发展在汉朝达到第一个巅峰。

两汉统治从公元前2世纪持续到公元2世纪,近400年。

提到汉朝的崩溃,我们最常提到的解释是东汉后期连续出现了很多小皇帝,这在古代是很危险的。

皇帝年幼就会依赖母后,但在古代,女性无法登堂入室,所以国家大权就会落入后妃的娘家,也就是外戚之手。

皇帝长大后,自然要把权力从外公、舅舅那边夺回来,他能依靠谁呢?找来找去,身边只有宦官可以依靠。

所以皇帝就通过宦官打击外戚,导致宦官专权。

麻烦的是,东汉多个皇帝连续早早过世,小皇帝继位后,母后一方的外戚势力再次崛起,他们必然会铲除宦官势力,由此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斗争清算。

那为什么没出现一个深明大义的人,站在王朝角度考虑问题,制止这样无休止的算计厮杀呢?作者提到,外戚和宦官的斗争只是朝堂上的表面现象,汉朝崩溃其实是有更深刻的原因,这就是私权的扩张。

我们首先要从一次羌族叛乱说起,这次叛乱成为东汉衰落的重要的标志。

羌族原本生活在我国西部地区,长期受到北方匈奴的影响。

后来,匈奴在汉朝的攻势下分裂。

汉朝就借机控制了河西走廊,也就是今天的甘肃一带,切断了北方匈奴和西南部羌族之间的联系。

汉朝也顺手打败了羌族,把他们从原来的居住地迁到汉族居住地,甚至充军 发配到边疆,最终引发了叛乱。

羌人没有武器,就把竹竿、树枝当作长矛,用碎木板代替盾牌,还有人将铜镜对着阳光伪装成兵器。

可就算羌人装备如此落后,东汉朝廷竟然连连溃败。

羌人从今天的甘肃攻入陕西、山西,眼看就要攻入东汉都城洛阳了。

曾经打败匈奴的汉帝国吃尽了苦头,最终花了十一年时间,才把叛乱镇压下去。

为什么汉帝国突然这样虚弱呢?这件事情其实暴露了东汉内部的一个危机。

东汉思想家王符提到,官僚对待叛乱的态度过于消极。

面对羌族的疯狂扰乱,地方的郡太守和县令不仅不正面组织反抗,反而只顾把民众和行政中心迁徙到安全的地方。

为了尽快逃走,他们甚至破坏庄稼、毁弃民房。

逃亡中,如果遇上旱灾或是蝗灾,民众就只能四处流浪。

老弱病残或是被抛弃在路旁,或是被卖作奴婢。

王符认为,这深刻反映了官僚们的私心。

地方官员消极应对,那朝廷中央是什么态度呢?远离混乱第一线的中央官僚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他们不顾民众疾苦,认为失去了西北,还可以把旧都长安作为第一线。

继续推演下去不就是,失去了长安,那皇帝就逃离都城洛阳,把洛阳作为第一线。

失去了洛阳,还可以继续往东撤。

到这儿,也就不难理解前面我们提到的外戚和宦官之间的矛盾了。

东汉朝廷的外戚基本都是建国功臣的后代。

他们的祖上曾经跟随光武帝刘秀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建立了江山。

东汉建立后,功臣群体分到胜利的果实成为豪门大族,并通过联姻方式以外戚身份与皇帝家族共同分享权力。

所以,当遇到小皇帝登基,皇太后作为监护人,外戚就能更多掌握实权,他们把持着政府中的重要职务,在官僚组织中塞入自己的亲信,借以左右政权。

其实皇帝家族本质上也是豪族,皇室与功臣外戚的通婚,就是豪族之间的联姻。

皇帝长大后,通过宦官把权力从外戚手中抢回来,国家权力相当于在不同豪族手中来回流转。

你看,在这个过程中,东汉国家权力在整体朝着私权化方向发展。

私权化并不只发生在国家上层,而是发生在整个社会。

说完了上层的外戚豪族,我们再看东汉的乡村社会。

东汉的乡村社会整体也面临着豪族抬头的趋势,乡村共同体逐渐沦为有特定家族统治的场所。

乡间的豪族集聚了大量财富和田宅。

他们为了保护、巩固这些财产,会雇佣一批私人武装力量,普通人只能被当作奴隶驱使。

那民间豪族不法行为就不会被问罪吗?豪族还会拿出一批钱贿赂朝廷和地方政府,并与外戚豪族相互勾结,也就是说,全国上下的豪门大族都牵连在一起。

他们还进一步垄断了下层普通人上升的通道。

当初汉朝建立,为了有效控制地方,朝廷找到一个好用的杠杆,这就是儒学。

儒学讲究各种道德法则,比如要求人们遵循秩序,各安其分。

朝廷在中央设立太学,作为国家的教育机关和官吏培养机构,高官子弟都在这里接受教育,完成学业后根据成绩授予官职。

很多曾经在太学钻研儒学的学者,回乡后纷纷开设私塾,门下聚集着成百上千的学生。

也就是将儒学在地方进行了普及。

只是通过道德法则进行约束还不够,要想拉拢地方官员,必须要有实在的利益。

朝廷会让地方定期推举优秀人才给中央政府。

选什么样的人呢?这里有个名词叫“孝廉”,也就是“孝道”“清廉”中的“孝廉”两个字。

换句话说,文采出众不重要,熟读兵书也不必需,重要的是品格高尚,你看这背后还是儒学讲的那一套。

看起来,朝廷打开了一个通道,通过吸收地方人才,顺便控制他们代表的地方社会。

但这个通道通常由豪族阶层把持的。

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生活过得去的人才会谈道德那一套,才有机会接触儒学。

更别说推选人才的负责人更是豪门出身。

你看,汉帝国统治者是想把地方乡里纳入统治,而豪族阶层阶级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政界。

双方似乎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新的危机也在酝酿。

豪族本来就掌握经济资源,还占据了上升的通道,地方社会成为特定家族的统治场所。

而且随着地方经济发展,豪族对社会的控制力越来越强。

回头来看,汉帝国的完备过程,就是从中央、地方政界到基层乡里社会不断私权化的过程。

汉帝国的成立本来就带有豪族联合政权的性质,东汉王朝的上层外戚豪族把国家公权力私有化,而在共同体色彩强烈的乡里社会,财富、田产、人口纷纷流入豪族囊中,国家丧失了原有的基础,变成了私权的世界。

所以,当一代代皇帝英年早逝,一个个小皇帝接连继位,一批批外戚和官宦互相搏杀,再加上地方的民变和叛乱,东汉王朝就这样崩溃了。

第二部分说完了汉帝国旧模式的“破”,我们再来看新制度的“立”。

所谓的“新制度”正是贵族制度。

从东汉末年起,中国大地变得越来越乱,但混乱也酝酿着新的机遇。

原本乡里社会已经被豪族控制,战争发生之后,原有的社会结构更被进一步破坏。

无助的普通民众只好聚集起来, 一起应对战乱。

人们会聚集在一种叫“坞”的地方,“坞”本意是小堤坝或小城寨,原本是国家为了防御外敌而建立的,内乱的时候,民众也会躲进来,过着与世隔绝的集体生活。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大家都不陌生,史学家陈寅恪推测“桃花源”的原型正是坞堡。

坞堡就是战乱时期的一个个小社会,既然是社会,那就需要秩序维持。

但这个社会中的个体都是逃难来的,并不一定具有血缘关系,传统那套用不上了,当今秩序要靠什么维持呢?西晋末年,一位叫庾衮的人,带领族人和邻里躲进山里。

在众人推戴下,他成了领袖。

虽然在此之前他也可能是豪族出身,但在坞堡中担任领袖,就不能依靠血缘和辈分压制别人了,而要靠道德。

这里所谓的道德,说白了就是一些最基本的公序良俗。

比如,庾衮提出:不能倚仗地利之便而骄奢自满,不利用世间混乱而侵犯别人财产,要守卫道义,同心协力,共同渡过危难。

那些加入坞堡的民众本来就是为了求一条活路,拿不出注意的他们这时都会听从庾衮的建议,加入建设坞堡的队伍中。

这样看来,能成为坞堡领袖的,一定是素质比较高,能主持公道的道德楷模。

在那个时代,有很多像庾衮这样的人出现,他们正是作者所说的具备“贵族性人格”的人。

在他们的带领下,一个崭新的秩序在社会下层出现了。

说完下层,我们再看上层。

从三国时期开始,魏蜀吴各个政权都想吞并另外两家,最终拥有像汉朝那样广阔的疆域。

那他们可以依靠什么力量呢?比如孙权选择联合当地的世家大族,《三国演义》后半段有这样一个情节,关羽被害后,刘备率领百万军队找东吴报仇,结果吃了个大败仗。

那位带领东吴军队大败刘备的是陆逊。

陆逊就是江南豪门大族的代表人物之一。

曹操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他尝试把社会底层的新兴力量拉入阵营。

曹操在土地政策方面实施屯田制。

战乱期间,很多土地被抛荒,而很多流民没有土地可种。

于是,曹操就利用那些被抛弃的土地招募流民,并把这些流民置于国家的直接监督下从事农业生产。

获得的收益用来补贴军费和其他财源,因此曹操的势力不断壮大。

要想有效掌控社会,还需要把国家权力进一步渗透到社会中。

比如前面说过,汉代通过“举孝廉”的方法,拉拢地方的豪门大族。

曹操能拉拢谁呢?曹操的儿子曹丕建立魏国后,设立了“九品官人法”。

简单说,就是朝廷会让在地方任职的官员把当地人才分为一到九品,随后朝廷再按照品级给他们任命官职。

和汉代的制度相比,九品官人法实施过程中,中央掌握着主导权,而且划分品级的标准除了德行还有才能。

凭借这种办法,魏国网罗了一帮出色的人才,并有效地控制着地方。

而且魏国统治者吸取了东汉灭亡的教训,特别注重加强皇权,不被外戚窃取。

皇帝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甚至不断削弱宗室,也就是防着自己的兄弟、叔伯等人,结果大家都知道,被外人司马家族篡了权。

司马家族吸取了曹魏的教训,启用司马家族的宗室成员拱卫中央,但这又引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

不用宗室不行,用宗室也不行,应该怎么办呢?司马家族还没来得及找到答案,一个新的变量出现了,这就是外族入侵,也就是所谓的“五胡乱华”。

在此之前,争霸游戏的玩家还只是中原汉人,现在外族加入,游戏变得更复杂。

那些所谓的“胡族”在中原大地上建立了很多政权。

这些政权当然也想发展壮大,它们可以依靠谁呢?正常情况下,大家都习惯依靠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或者至少是共同族群的人。

所以胡族政权也打压过汉人,但是都没成功。

毕竟,胡族的人数是没法跟汉人相比的,文化上也是汉人更先进。

要想扩张,胡族政权不得不拉拢汉人。

最有名的事件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关于这段历史很多听书都讲过,在这里就不具体讲了。

孝文帝的做法本质上就是超越民族主义以及血缘关系,用更具普遍性的原理重新编织国家。

这个普遍性原理是什么呢?孝文帝虽然是鲜卑人,但他热衷于汉文化,就使用汉人那套东西改造鲜卑人,把尚武的鲜卑贵族改造成儒雅的汉人士大夫。

于是南下洛阳的鲜卑贵族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民族传统,开始和汉人士大夫一样修身养性,吟诗作赋。

当留在北方的鲜卑人起兵造反的时候,洛阳的鲜卑贵族们也就无力抵抗了。

北魏过于猛烈的汉化改革,最终导致政权的崩溃。

北魏随之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部分。

东魏、西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东魏刚开始也延续之前北魏的策略,打破门第限制,提拔有才能的人,不拘泥于身份,对于那些血统高贵却有名无实的人不会重用。

但东魏没延续多久,被权臣推翻,北齐建立。

东魏位于华北平原,汉代以来形成许多豪门大族,北齐就是在这些豪门大族的支持下建立的。

2019年有部很有名的架空古装剧《庆余年》,故事就设定发生在北齐。

虽然剧情是虚构的,但有一点是吻合的,就是北齐这个政权比较混乱。

皇帝拉拢传统的豪门大族,把建国功臣排除在外,然后,皇帝再想办法摆脱世家大族的控制,导致内部矛盾冲突不断。

我们再看西边的西魏,西魏后来被北周取代。

这里虽然地理条件不如东边的东魏、北齐,但好在这里传统豪门大族的势力比较弱。

北周统治者宇文泰可以更好地推进改革,也就是推动胡汉之间融合。

有了北魏孝文帝的前车之鉴,宇文泰没有选择全盘汉化,而是反过来用鲜卑的军事传统去吸纳汉人,把基层的力量组织起来。

具体怎么做呢?宇文泰将胡汉各部队混合起来编制成为二十四军。

这二十四军由六名柱国大将军分别统领,柱国大将军的数量后来增加到八名。

八柱国下面再设置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的府兵系统。

很多汉人群体都加入这个系统,这个系统随后也涌现出许多改变历史的人物。

比如,一位叫李虎的人,曾经担任柱国大将军,李虎有一个孙子名叫李渊,就是后来的唐高祖。

还有一位大将军,名为杨忠,他儿子是杨坚,也就是后来的隋文帝。

换句话说,府兵系统最终成为隋唐帝国的摇篮。

府兵系统把社会基层的力量整合成军事贵族。

这些军事贵族必须服从统一指挥,而且他们要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就要不断在战场上打胜仗。

这么一来,国家的凝聚力就大大增强了。

你可能会问,那这些军事贵族会不会拥兵自重,形成军阀呢?宇文泰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又做了这么一项制度设计:府兵制下的将领和士兵只在出征打仗的时候才聚在一起,战争一结束,就要“兵归于府,将归于朝”,士兵回到所属的开府,将领回朝廷报到。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将领成为拥兵自重的军阀。

而且,府兵制不仅是一种军事体制,还是一种政治体制。

换句话说,北魏当时实行的是一种军政合一的体制。

府兵制下的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都是“出将入相”,既是军队的统帅,又是国家的领导核心。

当府兵制把普通农民也动员起来以后,国家权力也就由此深入了基层。

你看,府兵制其实是为国家提供了一套制度骨架,它向上可以通到国家的高层,向下可以一直扎根到民间。

最高统治者利用这套制度骨架,可以直接动员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

到这儿,汉人和鲜卑人开始走向融合,中央集权也逐步得以重建。

汉帝国崩溃后三百多年,古代中国终于再次实现统一。

第三部分到这儿,还没有结束。

只有军事贵族还不够,社会下层还有很多出色的普通人,所以隋唐王朝设立了科举制。

曹魏时期的九品官人法,虽然目的也是选拔贤才,但人为评选就会造成不公正,而科举是通过考试制度任用官员,尽可能隔绝了选拔者和被选拔者之间的联系,效果更好。

提到科举选拔人才,你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要考诗词歌赋的创作呢?作者认为,隋唐的科举其实是一种教养考试,有点类似我们现在所说的“素质教育”那一套。

而教养考试本质是就是筛选具备贵族式人格的好苗子。

科举合格的选手,接下来还要在“身、言、书、判”方面进行评定,也就是考察贵族式的容貌举止、语言能力、书法和文章。

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开设文学馆,设立十八学士作为自己的顾问,房玄龄、杜如晦就在其中。

所以,看起来科举制是为了摆脱贵族,其实是贵族制度开放化、普遍化的体现。

这种制度甚至影响了唐朝周边,唐朝为了控制各部族,实施羁縻政策。

羁縻本意是用绳索控制牛马。

唐王朝为了控制各部族,就在每个部族设立了都督府,下面再设置州郡,都督府和州郡长官都由部族首长担任。

同时,唐朝还设置了燕然都护府,由中央派遣都护监视北方全境。

正如唐太宗既是大唐皇帝,同时也是天可汗,这些首长既是部族的首领,同时也是唐朝的官吏。

这样的双重性正说明唐帝国的建立包含着胡汉两个世界,表面上以都督府和州郡进行统一管理,但内部并存两个不同的世界。

这一点与汉帝国相比大为不同,汉武帝在东北和西北分别设置了朝鲜四郡、河西四郡,但那里的官员都由中央派遣,这样的郡县制只是用外部力量统治当地的部族,导致胡汉两个世界是相互排斥而非并存的。

隋唐帝国的这套办法进一步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

话说,当初汉帝国崩溃,北方游牧系的民族相继进入中原内地建国,东亚地区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也受到影响。

一方面各游牧部族建立政权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是中原长期动乱,对外影响力有限,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各个部落自主性增强,在这段时间开始互相博弈。

为了获得更大的支持,它们与中国内地的胡汉政权结成朝贡册封关系,由此诞生了以中国王朝为中心的东亚世界。

特别说明一点,中国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实现了统一,隋唐是第二次全新的统一,但日本和朝鲜等国的统治层都是在隋唐时期首次实现国家统一。

朝鲜半岛有了统一新罗的形成,日本出现了大和政权。

今天谈的是谷川道雄所认为的中国历史的第二个阶段,那第三个阶段是什么呢?那就是有名的“唐宋变革”时期。

在这一动荡的时代里,朝鲜半岛的统一新罗被高丽代替,日本的平安政权逐渐走向衰亡。

这一时期的东亚三国出现了共同点,那就是贵族阶级的没落,以及武人和非门阀官僚的登场。

这样看的话,朝鲜和日本在和中国的连动中创造了各自的历史。

甚至会让人有这样的感觉,这三个地区是否存在着某种共通的历史基础?其实,东亚世界从唐朝开始,除去元朝征服朝鲜半岛,以及近代日韩合并等短暂时期以外,东亚世界都是由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组成的。

这是因为汉字文化圈的存在,距离中国较近的朝鲜半岛就不用说了,隋唐时期,日本使者把汉字、佛教、儒学、律令制度带回日本,这些正是隋唐贵族统治的要素。

今天,虽然贵族制度早就消失了,但那些文化要素长期影响着东亚世界,直到今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