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老后难相处》:帮助家庭化解与老人相处的难题

 

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是《如果父母老后难相处》。

首先,我想问一个问题,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父母年纪越大越难相处?尤其是当父母步入老年之后。

假如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先不要急于否定你的父母,或者否定你自己,因为从某种程度而言,觉得自己的父母难相处,并不是一个坏消息,而是一个好消息。

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一段关系对你足够重要,你才可能感受到它的艰难。

你和朋友、同事或者一般的亲戚,如果相处得不愉快,直接不搭理或者不交往便是。

但是,你没有选择跟父母疏远或绝交,而是还在努力让你们的关系更融洽,想让他们过得更幸福,这说明你和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依然是紧密的,他们依然是你生命中最在乎的人。

有了这个基础,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就存在改善的可能性,剩下的就只是沟通方法的问题了。

我们再换个视角。

我们常用“代沟”这个词,来形容两代人相处的艰难,好像“代沟”是一切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一个很负面的东西。

但实际上,从某种程度而言,存在“代沟”恰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

你想想看,如果两代人之间不存在“代沟”,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生活观基本一致,那么可以肯定,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和伦理秩序,都没有显著的差异。

那也就意味着,社会发展和阶层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如果你觉得父母难以沟通,这恰恰说明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和父辈对很多事物的看法不同,恰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好,有了这两层理解,我想你大概对感到父母难相处这件事没那么烦恼了。

要知道,成年人与父母的相处,尤其是与年老的父母相处,是一道世界性难题。

这种艰难不只存在于某几个家庭之中,而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只不过很多时候大家都对此心照不宣罢了。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他的最新作品《弃猫》一书中,就坦言自己与父亲的矛盾,父子俩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疏远,最后几乎决裂,两人二十多年没有见过一面,直到父亲临终前,他们才来了一场“笨拙的和解”。

这当然是极端的案例,但也有一些情况很常见,比如,有的成年子女觉得跟父母话不投机,经常与父母发生争吵;有的子女讨厌老人过度干预自己的生活,或者受不了他们陈旧的观念和习惯,因而不愿意与他们生活在一起;还有的是子女之间互相推诿,不愿意照顾生病的老人,等等。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虽然书里写的是美国的老人和他们的子女,但这些案例与我们周围看到的居然没什么两样。

原来,在与老人相处这件事情上,真的是“环球同此凉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本书作者格蕾丝∙勒博和芭芭拉∙凯恩,是美国的两位资深社工,她们有三十多年的看护老人的经验,两人在1982年联合创办了一家全国性的老年服务网站,专门为老年人和他们的成年子女提供咨询与护理服务,也帮助他们进行心理治疗。

她们帮助数千个家庭化解了与老人相处的难题,这本书正是她们的经验总结之作。

作者把难相处的老年父母分成了六种类型,包括依赖型、泼冷水型、控制型、自恋型、自毁型、恐惧型,她们对每种类型的情况都做了细致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法。

在亲子关系上,作者持乐观态度,她们说,“父母的难相处可能让你无计可施,彼此的关系看起来难以改善,但实际上,几乎在任何情况下,或多或少都有补救的方法。

”因为篇幅原因,我今天主要为你讲解前三种类型,也就是依赖型、泼冷水型和控制型,这三种类型在我们的生活中最为常见。

虽然我们的父母不一定像案例中说的那么极端,但作者的分析追本溯源,具有很强的启示性,肯定会对改善我们与父母的相处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依赖型父母。

顾名思义,这种类型的父母最突出的行为特征,就是对子女的高度依赖,他们害怕独处,希望子女能时刻陪伴在身边。

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弱,没办法对生活中的事自行做主,一丁点琐事都要依靠子女或者别人帮忙,想要子女随叫随到。

比如,作者提到一位年老的母亲,要求儿子每天晚上都要给她打一个电话,聊聊当天发生的事。

如果哪一天没打,或者打电话的时间比预定时间晚了,她就会特别生气。

而且,她要求儿子、儿媳每周一和周四要上门探望,周日则要陪她一起吃饭,大小节日绝对不能忘记问候。

另一位母亲的情况更严重,她一听到儿子要离开,比如说要去出差或者度假,她就会感到身体不舒服,说自己生病了。

而一旦儿子说不去了,病痛就会马上神奇地消失。

对于这种过于依赖、黏人的父母,短期内子女可能还能应付,但如果长期如此,肯定会吃不消。

毕竟子女也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子女也有孩子要照顾,他们也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

很多人面对这样的父母,可能会想到要拓宽父母的社交圈,鼓励他们去参加社区活动,跟其他老人跳跳广场舞、下下棋、搞点娱乐活动,但是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于是两代人的关系开始紧张,子女可能会失去理智,怒气冲冲地对着父母大喊大叫,但争吵只会导致彼此伤害,无法解决问题。

就算父母被迫道歉,他们也不一定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

那么,要如何应对这种过度依赖型的父母呢?作者给出的方法,首先是要分析父母依赖行为产生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老人的依赖行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终生性的,也就是说,他们年轻时便是如此,他们自己也无法控制。

依赖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在人生早期有过被抛弃的感觉,引发这种感觉的事件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他们误以为是真实的,抛弃他们的人可能是父母、恋人或者配偶。

这种被抛弃的记忆,让他们在心里一直潜藏着无法控制的恐惧,所以,当他们年老体弱的时候,会倾向于不顾一切地抓紧身旁的人,避免再度被抛弃,确保子女随时可以去救他/她,这是一种根源于痛苦记忆的自我防卫机制。

儿女没能准时来电,或者将要长期地分离,都会让他们产生恐惧。

好,明白了父母的依赖行为是长期存在的,而且是因为早年的不幸经历所导致的,那么,子女可能就会转而同情父母的遭遇,理解父母内心深藏的痛苦,不再那么厌恶乃至憎恨他们。

子女也会逐渐明白,劝父母多走入人群参加活动是没用的,因为他们早已经认定,只有儿女能抚平自己的焦虑。

所以,子女需要做的是鼓励和支持,让父母知道你在关心他们,你完全理解他们的寂寞和各种艰难。

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你可以诚恳地表示希望他们能慢慢调整,逐渐融入新的社交圈。

同时,与他们商量设立彼此生活的界线,如果父母总是催促你前往探视,而你认为没必要或者你不想如此频繁,那就想好最恰当的频率,并与父母心平气和地沟通。

一开始父母可能会不高兴,但是你必须坚持下去,这既是为了自己好,也是为了能长期地维护好你和父母的关系,让你有喘息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另一种依赖情况,是父母老了以后才出现的,因为身体机能的退化或者生活变故,父母对子女的依赖程度大增,与以往判若两人。

不过,这种到老年才出现的依赖症可能只是暂时性的,比如因为轻度中风、手术后遗症,或者是老伴儿去世,或者是因为刚搬到陌生的城市生活,对这些变故,他们需要时间来适应。

只要子女对他们有足够的耐心,他们基本上都能慢慢恢复独立性,依赖程度降低的几率比较大。

如果子女实在应付不过来,也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跟父母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比如说,“妈,我要工作,又要照顾你,实在撑不住了,我们请一位保姆来帮忙,直到您完全恢复为止好不好?”如果她愿意尝试,对降低依赖会很有帮助。

总之,无论是哪种情况,理解父母出现依赖行为的原因,至关重要。

明白父母不是在故意胡搅蛮缠,明白他们的深层恐惧和伤痛,会让你更包容父母的行为,而非掉进互相指责的怪圈。

然后,再调整自己的应对方式,在不伤害父母感情的情况下,也照顾好自己的需求。

第二部分如果说依赖型父母只是过于黏人,除此之外,他们还算比较好相处,那么第二种类型,也就是泼冷水型的父母,则会让人非常难以接近。

泼冷水型父母的典型特征,就是“人格分裂”,他们看待人和事的方法总是非黑即白,没有什么中间地带。

在他们眼里,一个人不是极好,就是极坏。

同一个人,今天可能什么都好,明天却什么都不对。

他们看待问题总是极端负面,喜欢抱怨和挑剔。

他们不讲道理,爱发脾气,总要别人让步,看什么事情都不顺眼,为一点小事就可以乱摔东西,辱骂别人,还喜欢疑神疑鬼,充满戒心,固执己见。

不消说,这样的父母大多晚景凄凉,子女和亲人都会对他们敬而远之,严重的甚至会与他们决裂,因为没有人喜欢一个充满负能量的人,即便这个人是自己的父母。

我曾经就认识这样一位老人,她因为不能原谅丈夫年轻时的一桩风流韵事,与丈夫分居了数十年。

那个年代没有“离婚”二字,她与丈夫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却形同陌路,在外人面前总是咬牙切齿地称丈夫为“死老鬼”。

她性格刚强,为人尖酸刻薄,喜欢在儿女之间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因而儿女和孙辈都不太喜欢她。

她到晚年孤苦无依,各种疾病找上门来,骂也骂不动了,儿孙们都各顾各的,没人愿意出面照料,她就这样郁郁而终。

说起来,这样的老人怪可怜的,他们一辈子都活在怨恨和痛苦里,让家人都很难去爱他们。

那么,对于这样的父母,作者是怎么看待的呢?作者同样找到这类老人性格形成的原因,他们把世界看作非黑即白,与前面所说的过度依赖一样,也源自一种被抛弃感,这种感受同样来自他们的成长经历,更具体地说,是儿时与母亲的分离不当导致的。

每个孩子在脱离母亲的成长阶段,对母亲都有矛盾的情结,一方面会奋力争取独立,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不敢走太远,会随时留意母亲是否还在旁边。

所以,在婴儿的简单观念中,妈妈分裂成两个人:一个是剥夺性的“坏妈妈”,是他要争取独立的对象;另一个是慈爱的“好妈妈”,是随时给予他保护的人。

一般的孩子,稍大一点,就懂得妈妈身上集合了好与坏两种属性,妈妈是集优点和缺点于一身的整体;但有分离问题的孩子,他们不能完成这一步,他们无法解决“好妈妈”和“坏妈妈”分裂的问题,也就是,不能综合性地评判一个人。

等他们长大以后,可能会把对母亲的爱恨关系转移给配偶,继而转移给子女,这就是上面所说的“人格分裂”。

他们反复无常,情绪阴晴不定,说翻脸就翻脸,而家人往往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就像书中一个儿子所说的,“昨天我还是全世界最棒的儿子,今天却变成没心肝的东西。

”泼冷水型父母这种非黑即白的个性,让他们在判断人和事的时候很容易走极端、很容易情绪化,这是一种典型的人格障碍。

而且,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也不肯做出改变。

到老年以后,要改变这种性格就更加困难。

根据作者的观察,这种有人格障碍的人,在老年人中的比例极高,他们是自己的敌人,也备受自己性格的折磨。

除了分离不当导致人格障碍以外,作者指出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也就是说,因为早年受到过性侵害,或者是其他原因的肉体和精神虐待,他们的心理受到重大创伤,在这种情况下,人容易对外部世界过度反应,就像刺猬一样浑身竖起尖刺,习惯性地以敌视和冷漠的态度对待别人。

从本质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自卫手段,为的是不让自己受伤害。

那么,对于这种负面情绪爆棚、喜欢泼人冷水的父母,子女又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呢?有的子女同样会选择逃避,与他们保持距离,就像我前面说到的那位老太太的子女;也有的为了息事宁人,会对父母百依百顺,代价是自己多受委屈。

对于这两种相处之道,作者都不太赞同,她们认为有更好的方法,来避开与这类父母的相处陷阱。

首先是要注意避开一些“雷区”,比如,别跟泼冷水型的父母讲道理或者尝试说服他们,想要跟他们“就事论事”无异于痴人说梦,那只会是火上浇油;也别去帮他们眼里的“坏人”说话,或者批评他们的言行,否则你也会被他们列入黑名单;另外,也别试着给父母当心理医生,他们会觉得这是在进行人身攻击,只会让他们更生气。

那要做的是什么呢?一是认可他们的感受,给予充分的同情,比如可以说,“我知道这件事情让你有多难过”,表达出你的关心和善意,但对他们的言论不必表明立场,保留你的观点,避免争论。

二是可以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互助团体求助,有条件的还可以请人帮忙看护。

不过,在找护工的时候,务必向护工解释清楚父母的行为模式,比如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忽冷忽热,有时候可能会气到把护工扫地出门,但第二天又会很想请他回来,让护工做好心理准备,并对护工给予支持和鼓励。

第三,子女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外部资源,比如父母的交通出行可以交给出租车,跑腿可以交给快递员,陪伴和家务可以交给家政公司,甚至还可以和老人商量让他们进养老院,总之,要善于利用各种公共服务和福利设施。

这不是说子女甩手不管,而是与父母适当地保持距离,这反倒可以让两代人的关系更融洽。

与泼冷水型父母相处,在精不在多,太多的共处时间反倒容易产生矛盾。

在有限的相处时间里,子女可以陪父母做一些让双方都开心的事情,比如,帮父母做做家务;翻阅相册,回忆一些美好的往事;带父母去看电影、听戏或者出去吃饭、旅行,等等。

总之,与负面性格的父母相处,不见得时间越长越好。

当他们的负面情绪泛滥,你可能也会本能地怒火中烧,这种反应会让父母更生气,因而克制自己的战斗本能很重要,不要去接父母下出的“战书”。

作者说,你没法疗愈他们的寂寞和痛苦,只能定期地探望,别时时刻刻都在一起。

子女要学会纾解压力,恢复能量,别让一片孝心榨干了自己。

而且,特别需要小心的是,负面性格是有传染性的,别让自己也变得负面。

第三部分好,说完依赖型和泼冷水型,我们再来说说第三种类型,也就是控制型的父母。

这一类父母最显著的行为特征,是喜欢利用罪恶感或者阿谀谄媚的手法操纵他人,或者用被动攻击的方式折磨人,比如说不断地拖延、拒绝沟通等等。

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容挑战,喜欢什么都由自己来主导,即便子女长大了,也要干涉他们的穿衣、吃饭、恋爱、婚姻、家务等一切大小事务。

他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的观念就是真理。

如果子女的反应不如预期,挑战他们的权威,或者没有遵照他们的意见行事,他们就会怒不可遏。

充满控制欲的父母,最常见的说辞可能是,“如果是陌生人我才不管你呢,我是爱你、关心你,才会这样跟你讲。

”他们非常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以爱的名义达到控制的目的,这是他们下意识的生存之道。

这种控制行为成为子女们不堪承受的重负,很容易引起子女的无助感和愤怒感。

对于控制型父母,有的子女为了自保,凡事都会顺着他们的意思,不敢顶撞,但也有的子女忍受不了,会忤逆父母的意思,就会成为不讨父母欢心的那个人。

那么,父母强烈的控制欲是如何产生的呢?作者认为,那些控制行为是出于潜意识,因为他们害怕被遗忘,害怕会落得孤单无助的境地。

这种父母大多在早年遭遇过伤痛,恐惧心理随着他们的逐渐长大而内化,终生无法消除,他们为了避免悲剧重演,就要竭力预防,以至于成为控制狂。

他们通过支配子女和亲友,来抵抗创伤所引起的抑郁。

控制型父母很容易让子女痛苦抓狂,子女在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之后,通常都会选择远走高飞,逃出父母的控制圈。

等到父母年老,子女不得不回来尽赡养的责任,他们还要克服多年的距离产生的陌生和敌意。

书里面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控制狂母亲,因为女儿不能按照她的要求每天给她打一个电话,她便与女儿断绝关系20年。

不仅如此,她还不允许丈夫与女儿联络。

直到她晚年生病需要人照顾,她们才重新建立了联系。

面对失去联系20年的母亲,女儿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后来在心理咨询师的开导下,她逐渐明白自己已经是一个成年人,母亲的性格可能有身不由己的地方,她没办法改变,但她不会让自己再受母亲的控制,她可以选择主导局面。

那么,面对控制型的父母,儿女要如何与他们相处呢?作者给出了四招,我以母亲批评女儿的穿衣风格为例,做一下解释:第一招是用幽默感来化解。

比如,如果母亲对女儿说:“你这件上衣跟你的这条漂亮裙子完全不搭。

”女儿可以幽默地回应:“喔,你说得对。

那你觉得我应该换一件更漂亮的上衣,还是换一条丑一点的裙子呢?”你看,适当的幽默感可能会让人忘记观念之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对方感觉你是在耻笑她。

第二招是认真回应,比如可以说,“哦,看来我应该去学一下服装设计,好好学学怎么搭配。

”这样轻轻推开了母亲的攻势,又保住了自己的主张。

第三招是坦诚以待,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但语气要温和,既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又始终维护母亲的尊严。

比如可以说,“你的看法对我很重要,我知道你希望我穿成你喜欢的样子,我也不想让你不开心,但是我喜欢这种穿衣风格。

”这样坦诚的沟通,会让母亲也不好再纠缠。

第四招是设计某个“提醒词”,比如,“你是你,我是我。

”“我们各有各的特色。

”“又开始了,咱们换个话题吧!”每当这些话一出来,就是提醒对方,彼此可能会心一笑,让场面不至于失控。

最后提醒一下,子女在努力捍卫自己的立场时,也要体谅并尊重父母的立场,这是最最重要的。

不管你怎么做,也许仍然无法让父母接受你的不同,这时候要顺其自然,别让自己也变成一个控制狂。

从源头来说,父母的操纵行为,是源于一种严重的不安全感和自卑心,他们终生都在阴影中挣扎,其实比被操控的人更痛苦。

当然,如果父母有自省的能力,你也不妨试着跟他们讲道理。

结语好,说完这三种类型,想必你对与父母沟通这件事有了很多崭新的理解。

没错,“理解”是这本书不断强调的关键词,不管你与父母的关系是融洽,还是紧张,可能你都会想要增进与父母的感情,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而理解父母的行为模式是一切的前提。

除了理解父母的过往,我们还要理解父母的老年。

究竟什么是“老”?人在年轻的时候,其实是很难真正体会的。

变老不是一个突发事件,而是一个连续的、缓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失去和失落的过程——失去健康的身体,失去美丽的容颜,失去各种身体机能;进而失去赚钱的能力,失去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失去话语权,失去思考力,失去独立性,失去亲友,失去隐私,失去尊严,直到最后,失去生命。

当我们把变老的过程这样一点点拆分开来,就会明白这是一个多么可怕、多么令人沮丧的过程。

每个人都想青春永驻,为了美貌和健康可以不惜成本,但人还是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

面对这个无法挽回的局面,没有人敢拍着胸脯保证能够优雅从容地面对,谁都难免焦虑、抑郁、乃至恐惧。

很多人在变老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失去耐心,脾气会越来越火爆,越来越“难相处”,他们可能听不进子女的善意劝导,对子女的关心不领情,无法沟通,固执己见,刚愎自用。

这其实是他们对生命衰落的一种愤怒和抵抗。

面对这样的父母,我们需要多一层理解和同情,不要让他们独自承受晚年的困境,尽可能改善与他们的关系,与过往的生命达成和解,陪伴他们优雅从容地走过人生最后的旅程。

撰文、讲述:徐学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