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性散文的特点(回忆性散文特摘抄点)

“提起朱.德,同学们了解最多的应该是他的赫赫战功以及对新中国解放所做出的伟大贡献,然而这位铁汉也有柔情的一面,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他就向我们展示了对母亲的那份挚爱深情”导入本课的学习。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后记

《回忆我的母亲》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结合上节课我们所学的《藤野先生》,和学生一起回顾和总结回忆性散文的特点:一,写真人真事,语言平实;二,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或形象。三,叙事者的经历与回忆对象的事件穿插和交织在一起。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后记

第一课时,在简单的处理完字词和作者之后便进入到对课文的朗读和整体认知。这课时我依然遵照传统教学进行分段教学。先让学生进行朗读可以在课堂上出声读,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当然读的过程中得看出文章的结构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到以下定论: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引出对母亲的回忆,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

第二部分(2-15),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以时间为线索,记叙母亲勤劳的一生。而且表现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第一层(2-7自然段)叙述在贫苦的家境里,母亲所表现出的勤劳俭朴,聪明能干,宽厚仁慈的可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

第二层(8-13自然段)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写母亲对我革命事业的无条件支持,表现她的平凡和伟大。

第三层(14-15自然段)用议论和抒情,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概述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深刻影响,有力地收束前文。

第三部分(16-17)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以及我对母亲的沉痛悼念。

学习到这儿,时间差不多了。留下一个问题给学生作为课下作业:寻找第二部分中通过哪些事例表现了母亲性格特点以及她的伟大表现在那些具体的事例上?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精读的时候主要从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这点出发进行品析。

复习导入: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通过提问学生,教师最后予以总结1.开篇点题2.点明写作原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3.点明感情基调“我爱我母亲”4.点明叙事线索“勤劳一生”引出对母亲一生事迹的回忆。

接下来回顾的上节课所留的作业。课文写母亲的事例,零零碎碎有很多。但是这些材料都围绕着叙事线索–母亲“勤劳一生”来展开,这些事件主要从哪两个方面进行的?从上节课的第二大段的分层,很明显的就可以看出,一是母亲勤劳简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对日常生活的态度),二是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压迫者的反抗以及对“我”参加革命的支持(对“我”参加革命的态度)。

找准这两方面之后可以分小组进行活动:一组同学来寻找和概括事件,另外一组同学从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形象。典型事件学习完毕之后,到14-15段的学习。这两段是排比段,作者在写“我应该感激母亲”的两个方面时,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在这里的议论不仅高度评价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而且抒发了我爱母亲的思想感情,此处的议论是前面叙事的一个升华。

当然文章中的一些重点句子,教师要予以重点强调和引导。如“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作用是深化主题,母亲是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正是因为具有母亲身上崇高品德的劳动者,创造了中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作者把对母亲的赞美上升到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把对母亲的热爱上升到对国家民族人民的解放事业的热爱。其中“创造了”和“创造着”,其实可以出一个小题,不妨考考学生,这俩词是否能够互换位置?学生讨论之后进行强调:“创造了”,表明过去的历史是由像母亲一样平凡的人创造的,“创造着”表明现在和未来的历史仍要有像母亲一样平凡的人继续创造。文章的结尾呼应开头很简单,这里面仅从情感上面多让学生体会,不予赘述。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后记

本课可以进行对比阅读,如若要讲第三课时的话,可以与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与老舍的《我的母亲》进行一个对比阅读。结合课后习题,从母亲的人物形象,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语言特点三方面来进行一个比较阅读。对学生的知识面予以扩展,达到立足文本,形成“1+n”的阅读模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