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文集纪念版著作目录(陈寅恪的精神品质&语录)

陈寅恪文集著作目录(陈寅恪的精神品质&语录)

关于陈寅恪——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梁启超曾说,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作为中国近代最有成就和影响的文史学家之一,陈寅恪通晓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多种文字,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蒙古史、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寅恪文集著作目录(陈寅恪的精神品质&语录)

陈寅恪(1890-1969)1940年摄于香港

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陈寅恪弟子、复旦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蒋天枢编校的《陈寅恪文集》,成为当代学人乃至社会大众重新认识、研究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起点,海内外“陈寅恪热”就此不衰。《陈寅恪文集》出版40周年之际,这套文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版,不仅记录中国当代学术史、出版史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纪念陈寅恪及为出版《陈寅恪文集》呕心沥血的蒋天枢及上海出版界前辈。

传承师说,为中国文化“续命”

“先父陈寅恪曾于1907年至1909年在复旦公学就读,母校良好的学风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他以后的严谨治学奠定了基础。这张复旦毕业证书,是他多年求学中唯一取得的文凭。”1月4日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举行的纪念《陈寅恪文集》出版四十周年暨纪念版发布会上,陈寅恪外孙女董景同代表陈先生的三个女儿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致辞。

陈寅恪文集著作目录(陈寅恪的精神品质&语录)

陈寅恪在广州中山大学寓宅廊中授课

陈寅恪文集著作目录(陈寅恪的精神品质&语录)陈寅恪文集著作目录(陈寅恪的精神品质&语录)

陈寅恪手迹(上选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下选自《寒柳堂集》)

“陈寅恪先生可能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他的学术研究兼括了传统文史诸多领域,并且都达到了极高境界,尤其具有开辟新天地、引领一代学术方向的典范性。同时,陈先生绝不仅延续和光大了传统文史学术,更融通与化合了海外学术观念、方法及视野。他在残酷的中日战争前后完成《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他在晚年失明并因压力结束教学之时投入明清诗与史的研撰——在很大程度上都呈现了一个伟大学者面对他无法掌控的时代所做的顽强奋斗。”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说,陈寅恪和蒋天枢这对清华国学院时代的师生,因为《陈寅恪文集》深刻地连接在一起。蒋先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勉力完成第一部《陈寅恪文集》的编校,传续学术文化之精义而不坠,其精神与老师是一致的。

陈寅恪文集著作目录(陈寅恪的精神品质&语录)陈寅恪文集著作目录(陈寅恪的精神品质&语录)

蒋天枢致上海古籍出版社信

“蒋先生整理‘师说’,是因为他认为陈寅恪先生是中国历史文化所托命之人,而他传授‘师说’,也是因为他要为中国文化续命。《陈寅恪文集》是陈寅恪先生一生学问所系,陈先生和弟子蒋天枢先生之间传授的渊源同样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复旦大学古籍所所长陈广宏说。

上海出版人解放思想的创举

当年《陈寅恪文集》何以能够花落上海出版?“在当代中国出版界,上海出版人是明确认识陈寅恪先生著作价值的先行者。”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回忆,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就修订重印了陈寅恪的著作《元白诗笺证稿》;又约请陈先生将其有关古典文学的论著编集出版,拟名为《金明馆丛稿初编》,并联系出版其正在撰写的著作《钱柳因缘诗释证》(后更名为《柳如是别传》)。因种种原因,后两书未能及时出版。

陈寅恪文集著作目录(陈寅恪的精神品质&语录)

陈寅恪阅《元白诗笺证稿》原稿及校样后寄回古典文学出版社并附信(1958年2月21日)

陈寅恪文集著作目录(陈寅恪的精神品质&语录)

陈寅恪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信(1962年3月30日)

陈寅恪文集著作目录(陈寅恪的精神品质&语录)

陈寅恪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信(1965年11月20日)

1978年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易名独立,即重印了《元白诗笺证稿》,并启动《陈寅恪文集》编辑出版工作——在蒋天枢的全力支持下,历经三年搜集陈先生已刊和未刊著述、手稿,1980年始正式出版《陈寅恪文集》。《陈寅恪文集》收录陈寅恪作品凡七种,分别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其中《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柳如是别传》均是首次出版。

陈寅恪文集著作目录(陈寅恪的精神品质&语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易名独立后重印《元白诗笺证稿》

“我们回顾这四十年中国学术界、史学界的发展,陈寅恪的影响越来越大,由衷钦佩40年前出版这套文集的前辈是多么了不起。”高克勤感慨,新中国成立后到1980年间,几乎没有学者出版文集的先例,《陈寅恪文集》的出版可以说是“上海出版人解放思想的一个创举”。

一代接续一代的事业

除了完成《陈寅恪文集》收集整理校勘工作,蒋天枢还撰写《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作为《陈寅恪文集》附录。“蒋先生整理老师的文集是一个漫长过程,1953年就开始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邵毅平回忆,他跟随蒋先生读书的1979年至1982年是《陈寅恪文集》收官阶段。文集交稿后,年近八旬的蒋先生即大病一场,当时情况十分凶险,“1981年整个上半年都在医院度过,到了9月还不能行走。蒋先生的《楚辞校释》是在1982年至1985年完成的,假若当时一病不起,相当于他几乎没有自己的东西留下来。”《陈寅恪文集》出版后,蒋天枢辞绝了出版社寄来的编辑费,陈寅恪三个女儿欲把稿费分成4份,蒋先生也不同意。“蒋先生的高风亮节,不仅在于放弃稿费和整理费,更是几乎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和最后几年能够工作的宝贵时间。”

陈寅恪文集著作目录(陈寅恪的精神品质&语录)

蒋天枢撰写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外祖父致力于陈先生作品的搜集整理和精编精校,其中有一种深沉强烈甚至急迫的传承中国学术的责任感。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及如何发扬中国文化,‘吾人一方面感觉其历史使命之重,一方面感觉时代之伟大与艰险,凛然与所负责任之重且远。如何以承先启后,吾人所应长途大念朝贤惜悌以付之。’他也曾表示,编辑出版陈先生的文集,不仅是从师生之谊深厚之托考虑,更重要的是,老师的学术成就是一笔优秀的文化遗产,不能让其自生自灭。”蒋天枢先生外孙女吕海春说,社会百废待兴之际,上海古籍出版社启动了《陈寅恪文集》出版工作,40年后推出纪念版是对过往的铭记,也是开启新的篇章,“学术整理传播,一辈人接一辈人的事业,我们所有人都是在前代人基础上不断前行”。

“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坚守专业出版的方向,依靠如蒋天枢先生这样的学者专家作者队伍,继续出版如《陈寅恪文集》这样的一流作品。”高克勤说。

链接:《陈寅恪文集》纪念版

全书均据原版影印、修复。正文部分,《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柳如是别传》在1982年重印时根据各方意见进行了修订,其中《金明馆丛稿二编》增补文章五篇。故此四种,据一版二次影印。其余几种,均据文集初印本影印。封面、内封、插页等在上海古籍出版社档案中完整保留了题签、封面纹样、图片等原始素材,本着“修旧如旧”原则,据此修复制作。

陈寅恪文集著作目录(陈寅恪的精神品质&语录)

纪念版分精装、平装两种形式。其中精装限量正式发行1000套,附赠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略稿》(手写本)一册,配独立编码收藏证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