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书籍内容概括)

写下这个标题的瞬间我就想起了一句歌词——

“你又不是个演员,别设计那些情节……”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书籍内容概括)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演员。借用莎士比亚的一句台词:“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都不过是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在一生中要扮演好多的角色。”

父母、儿女、丈夫、妻子、老师、学生、朋友、领导、员工……我们作为这些角色面对不同的人会不自觉呈现不同的状态,那我们该如何完成完美表演呢,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演员的自我修养”。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书籍内容概括)

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有一本《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给我们常人的日常表演给出了几个小技巧,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下。

1.制造人设

制造人设在书中被叫做印象管理的理想化,意思是说演员要想方设法改变自己,让表演符合观众期待的价值。

在戈夫曼看来,当一个人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时候,他的表演总是倾向于迎合这个社会的某种主流价值观,但实际上他本人的行为却并不符合这种价值观。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理想化就是要“表演自己不是的那个角色”。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白领每天上班忙得要死要活,却还在朋友圈里发自己悠闲地喝着下午茶的照片,这就是典型的理想化表演。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书籍内容概括)

2.表达控制

意思是我们在演出时要尽量做到表达上的一致,从而确保观众能按照我们期望的样子去理解我们的意思。

有的时候,我们的表演可能会因为忽略一些细致末节而显得不那么真实。比如,我虽然表面上对上级领导恭恭敬敬,但领导念错别字的时候我嘴角扬起的一丝轻蔑的微笑也许就出卖了自己,进而毁了整个表演。

而表达控制就是要让我在表演时尽量照顾到所有细节并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书籍内容概括)

3.误导

也就是通过语言或者行为让观众产生误解的一种表演技巧,目的是防止人们发现真相。

在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里,不会乐器的南郭先生只有表演得比别人更加忘我,才能混在乐队里不被发现。

为了不让你的室友发现你已经掌握了知识点你会大喊着说“马上要考试了,我还没有看书复习!”这也是一种误导,从而给自己立一个裸考学霸的人设。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书籍内容概括)

4.神秘化

意思是保持社会距离,使“观众”产生和保持一种敬畏。

例如,古代的国王、皇帝为了营造神秘感,要拉开他们自己和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

同样的,在军队里,为了维护长官的威严,士兵最好还是不要见到他们长官上厕所和光屁股洗澡的样子,否则队伍就不好带了。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军队上下级之间的澡堂和厕所都是分开的,并且建立起某种基于身份的隔离制度。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书籍内容概括)

制造人设、表达控制、误导、神秘化,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演员的自我修养”,详细的操作方式,可去阅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后感(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书籍内容概括)

好书至少读一点。今天分享欧文•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书中运用戏剧类比的方法描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社会成员作为表演者,都渴望在观众面前塑造能够被人接受的形象。

我们一般观察社会成员,可能从相貌、职业、所作所为来分析。戈夫曼提供一种戏剧方法,社会成员展示的是他能够被人接受的形象,有利于成员间的沟通、维系关系,但不一定是真实的形象。比如说我们看到微信朋友圈,有的人晒娃,有的人晒公司,有的人晒旅游,有的人晒各种打卡,比如运动、读书、网红店等……借用某个大拿的话,这些展示了发布人的安全感和优越感。这些正面的积极的美好的照片、视频,符合我们大家的期望,毕竟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工作顺利,所以大家会不由自主地点赞,认同这种行为。

我们很少人会在朋友圈发布或看到负面、消极、丑陋的图片,这主要是不符合自我表演的角色,其他社会成员不一定接受。但是,我们对于流媒体的内容也要保持判断和警觉。新闻报道过,一个人总是开美颜,在流媒体发表视频,引得众人关注。渐渐地,她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貌,以为自己就是美颜后样子,抛弃男朋友和家人。最终在男朋友和家人帮助下,关掉了美颜,重新找回真实的自己。某些不法分子将自己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骗钱骗色。还有的不法分子包装成归国富豪,打着民族大义或者纳斯达克上市的名义,吸引大众前来投资入股,诈骗了许多人的积蓄。俗话说人生如戏,我们做好自己的角色,过好自己的生活,还要学会看戏,借助戏剧来认识他人,认识社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