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楼主代表作品排序(买椟还珠的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还珠楼主是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巨匠,是“奇幻仙侠修真派”武侠小说开山鼻祖式的人物,从文学地位和知名度上来说,他可以称得上是“民国时期的金庸”,是那个时代的大师,而后世的武侠小说作家都纷纷从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和获得灵感,金庸曾坦承“我的武侠小说创作也深受还珠楼主的影响和滋养”,古龙称其为“才气纵横、博闻强记的天才作家”,倪匡更是称赞其代表作《蜀山剑侠传》为“天下奇书”,可见还珠楼主作品的水准之高、分量之重。

  还珠楼主的小说,以《蜀山剑侠传》成就颇高,该书分为正传、外传、别传、前传、后传等,总计500万字,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文笔浪漫雄奇,情节跌宕起伏,思想幽深玄妙,玮奇瑰丽,融儒、释、道三教哲理于一炉,表达了崇善除恶、孝友义侠的精神,并彰显出人的价值和尊严,从而将民国以来的“奇幻仙侠修真派”小说推向了气象万千、博大精深的高度成熟境界。

【内容简介】

  《蜀山剑侠传》讲述了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人的拜师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他们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经历无数的机缘巧合,获得了种种威力巨大的奇珍异宝,在和邪派的斗争中本领日渐高强,终在第三次峨眉斗剑中,正邪人物进行了较量。

【作者简介】

  还珠楼主(1902-1961),本名李善基,后更名李寿民,重庆长寿人,“奇幻仙侠修真派”小说的集大成者。自幼随父遍游名山大川,曾三上峨眉,四上青城,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自1930年在天津《天风报》上连载《蜀山剑侠传》打响名号,至1949年搁笔,共有36部作品传世,多达4000万字。其中包括以《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为代表的11部“出世仙侠”和以《云海争奇记》《边塞英雄谱》为代表的25部“入世武侠”。

还珠楼主代表作品排序(买椟还珠的作者简介)

今天小编说还珠楼主和他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蜀山剑仙传,蜀山剑侠传出自还珠楼主之手,可别叫成了还珠格格啊,小编开个玩笑,还珠楼主是:李寿民的笔名(1902.2.28—1961.2.21),四川省长寿县(今重庆市长寿区)人,曾被誉为”仙侠派武侠小说之王,这个称号当之无愧,还珠楼主书写蜀山约在1930年一直写到1948年,李寿民的作品”蜀山系列”,正传、外传、别传、前传、后传……达到了30多部,一生中的作品多达4000余万字。小编曾经发过一篇里边关于还珠楼主的介绍:他与”悲剧侠情派”王度庐、”社会反讽派”宫白羽、”帮会技击派”郑证因、”奇情推理派”朱贞木共称”北派五大家”。唯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还珠楼主武侠诸著,对郑证因、朱贞木、梁羽生、金庸、古龙等武侠名家均有启迪之功。

首先介绍下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一共有共38种:

代表作:《蜀山剑侠传》、《蜀山剑侠后传》

折叠蜀山剑侠正传:《蜀山剑侠传》《蜀山剑侠后传》《峨眉七矮》

折叠蜀山剑侠前传:《长眉真人传》《柳湖侠隐》《北海屠龙记》《大漠英雄》

折叠蜀山剑侠别传:《青城十九侠》《武当七女》《武当异人传》

折叠蜀山剑侠新传:《蜀山剑侠新传》《边塞英雄谱》《冷魂峪》

折叠蜀山剑侠外传:《云海争奇记》《兵书峡》《天山飞侠》《侠丐木尊者》《青门十四侠》《大侠狄龙子》《蛮荒侠隐》《女侠夜明珠》《皋兰异人传》《龙山四友》《独手丐》《铁笛子》《黑孩儿》《白骷髅》《翼人影无双》

折叠其余还有:《万里孤侠》《黑森林》《虎爪山王》《血滴子大侠甘凤池》《征轮侠影》《力》《拳王》《黑蚂蚁》《酒侠神医》《卧龙峡风云》

小编分析蜀山剑侠文章中的高手人物具体如下:

分析之前,小编先说下,小编没有看全整部蜀山这部武侠,很遗憾,简单分析一下顶级高手:智公,李静虚,神尼优昙,心如,天蒙,大荒二老,灵峤三仙,芬坨,长眉,英姆, 其次:神陀,乙休,凌浑,东海三仙,绿袍,哈哈老祖 ,妖尸谷晨,尸毗老人,兀南宫,艳尸,邓隐,嵩山二老,藏灵子,红发老祖,五鬼天王,烈火 祖师,毒龙尊者,九烈神君,许飞娘,白骨神君,玉清大师等等这些,你会发现,凌珲比醉道人厉害,跟嵩山二老实力差不多,比乙休稍弱,乙休跟东海三仙的实力应该差不多,但是跟瑛姆,李静虚,芬陀比稍弱,这三个人又好像不如长眉,长眉跟心如,天蒙差不多,一个扣一个,一个连一个,谁比谁高,但又谁比谁弱,人物太多,谁的功夫是第一,谁的最弱,还真的不好排列,也许小编说的也不一定对,不一定全面,评论区大家可以进行交流。

没看过还珠楼主武侠的,是不是看到这些名字后,感觉到人物名字都很奇怪,这里的名字在你看过的武侠中都没出现过,但又感觉到每一个名字那么的深奥,那么有传奇,心中说不出的武侠感觉,虽然听都没听说过,只要你经常看武侠,就会发现这些名字个个都具有神奇武侠色彩,听到名字就感觉到功夫不凡,具有仙气,又是另一种武侠世界,能神奇地把你吸引住,这就是还珠楼主武侠的魅力所在,他的长篇蜀山剑侠传,小编不敢夸大其口,但是小编觉得,如果你要看过蜀山剑侠,哪怕你就看的不到一半,就会觉得他的武侠世界太厉害了。连现在的武侠大师金古梁温都无法超越他。金庸先生曾说过“飞雪连天射白鹿,不及还珠一卷书。”

也有网友会说,我看过电视剧中的蜀山,也没觉得比金庸古龙突出多少呀,很平常呀,那你真的错了,电视剧中一是为了效果改变了不少,二是,电视剧播出过的是原著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有的电影甚至都跟原著完全不搭调。但是故事大概从原著里边摘出来改编的,小编说的你也许会有质疑,“我不信,有那么厉害”吗,那你就赶紧翻阅还珠的蜀山剑侠小说,体会蜀山剑侠传的魅力吧。

说几个主要的门派:

1.蜀山派:蜀山门人素衣飘渺,身负长剑,常游历于川蜀之地。他们武功卓越,论剑法,起若白虹惊天,落似银蛇掠地,世间无人可敌;论刀法,攻可折山劈海,守能擎天御雷,普天难遇对手。

2.普陀派:普陀派为佛门正宗,源远流长,佛法高深。常派遣其门下于世俗间广布佛门至理,为世人解惑。然而他们对于不可教化的邪魔外道毫不留情,以正宗佛门功法降妖除魔。传闻普陀派还有一系弟子,苦行于阴曹地府,行修罗之道,以求破魔成佛,得证大道。

3.紫云派:紫云宫弟子精通奇门遁甲、阴阳八卦,在远距离攻击敌人。虽体力和防御力稍弱,但她们掌握的多种仙术,可对大范围内的敌人产生很大的伤害。当然,也有一些弟子另辟蹊径,凭借自己的天生魅惑之力控制低级妖兽之灵,或者召唤花草精灵来为自己战斗。当然,紫云本身的妖族肉身比起凡人来也有着特殊的优势,因此也有部分紫云门人选择了近身战斗的修炼路线。

4.昆仑派:昆仑派起源于上古修仙者发源之地的昆仑山脉,门人多居于这座天仙山之中。昆仑派是由天池上人创建,因其飞升在即,现由长老厉风行代为掌管门派。昆仑派曾是一个隐居的门派,对世事并不在意。后蜀山派掌门齐漱溟多次亲往昆仑山脉,极力邀请昆仑派加入蜀山盟,昆仑派掌门天池上人被其诚意感动,从此归入蜀山盟“拯救苍生,兼济天下”。

最后再说下蜀山

蜀山之王是贡嘎山,位于四川省康定以南,是大雪山的主峰。周围有海拔6 0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主峰更耸立于群峰之巅,海拔7 556米,高出其东侧大渡河6 000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蜀山皇后指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境内,属青藏高原邛崃山脉,距成都220公里。四姑娘山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连。

【部分内容赏析】

 月夜棹孤舟巫峡啼猿登栈道

 天涯逢知己移家结伴隐名山

 话说四川峨眉山,乃是蜀中有名的一个胜地。昔人谓西蜀山水多奇,而峨眉尤胜,这句话实在不假。西蜀神权胜,山上的庙宇寺观不下数百,每年朝山的善男信女,不远千里而来,加以山高水秀,层峦叠嶂,气象万千,那专为游山玩景的人,也着实不少。后山的风景尤为幽奇。自来深山大泽,多生龙蛇,深林幽谷,大都是那虎豹豺狼栖身之所。游后山的人,往往一去不返,一般人妄加揣测,有的说是被虎狼妖魔吃了去的,有的说被仙佛超度了去的,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人到底是血肉之躯,意志薄弱的占十分之八九,因为前车之鉴,游后山的人,也就渐渐裹足不前,倒便宜了那些在后山养静的高人奇士们,省去了许多尘扰,独享那灵山胜境的清福。这且不言。

  四川自经明末张献忠之乱,十室九空,往往数百里路无有人烟,把这一个天府之国闹得阴风惨惨,如同鬼市一般。清兵入关后,疆吏奏请将近川各省如两湖、江西、陕西的人民移入四川,也加上四川地大物丰,样样需要之物皆有,移去的人民,大有此间乐不思故土之概。这样的宾至如归,渐渐地也就恢复了人烟稠密的景象。

  记得在康熙即位的第二年,从巫峡溯江而上的有一只小舟。除操舟的船夫外,舟中只有父女二人,一肩行李,甚是单寒;另外有一个行囊甚是沉重,好像里面装的是铁器。那老头子年才半百,须发已是全白,抬头看人,眼光四射,满脸皱纹,一望而知是一个饱经忧患的老人。那女子年才十二三岁,出落得非常美丽,依在老头子身旁,低声下气地指点烟岚,问长问短,显露出一片天真与孺慕。这时候已经暮烟四起,暝色苍茫,从那山角边挂出了一盘明月,清光四射,鉴人眉发。那老头儿忽然高声说道:“那堪故国回首月明中!如此江山,何时才能返吾家故物啊!”言下凄然,老泪盈颊。那女子说道:“爹爹又伤感了,天下事各有前定,徒自悲伤也是无益,还请爹爹保重身体要紧。”正说时,那船家过来说道:“老爷子,天已不早,前面就是有名的乌鸦嘴,那里有村镇,我们靠岸歇息,上岸去买些酒饭吧。”老头说道:“好吧,你只管前去。我今日有些困倦,不上岸了。”船家说完时,已经到了目的地,便各自上岸去了。

  这时月明如昼。他父女二人,自己将带来的酒菜,摆在船头对酌。正在无聊的时候,忽见远远树林中,走出一个白衣人来,月光之下,看得分外清楚,越走越近。那人一路走着,一路唱着歌,声调清越,可裂金石,渐渐离靠船处不远。老头一时兴起,便喊道:“良夜明月,风景不可辜负。我这船上有酒有菜,那位老兄,何不下来同饮几杯?”白衣人正唱得高兴,忽听有人唤他,心想:“此地多是川湘人的居处,轻易见不着北方人。这人说话,满嘴京城口吻,想必是我同乡。他既约我,说不得倒要扰他几杯。”一边想着一边走,不觉到了船上。二人会面,定睛一看,忽然抱头大哭起来。老头说:“京城一别,谁想在此重逢!人物依旧,山河全非,怎不令人肠断呢!”白衣人说道:“扬州之役,听说大哥已化为异物,谁想在异乡相逢。从此我天涯沦落,添一知己,也可谓吾道不孤了。这位姑娘,想就是令爱吧?”老头道:“我一见贤弟,惊喜交集,也忘了教小女英琼拜见。”随叫道:“英琼过来,与你周叔叔见礼。”那女子听了她父亲的话,过来纳头便拜。白衣人还了一个半礼,对老头说道:“我看贤侄女满面英姿,将门之女,大哥的绝艺一定有传人了。”老头道:“贤弟有所不知。愚兄因为略知武艺,所以闹得家败人亡。况且她一出世,她娘便随我死于乱军之中,十年来奔走逃亡,毫无安身之处。她老麻烦我,叫我教她武艺。我抱定庸人多厚福的主意,又加以这孩子两眼煞气太重,学会了武艺,将来必定多事。我的武艺也只中常,天下异人甚多,所学不精,反倒招出杀身之祸。愚兄只此一女,实在放心不下,所以一点也未传授于她。但愿将来招赘一个读书种子,送我归西,于愿足矣。”白衣人道:“话虽如此说,我看贤侄女相貌,决不能以丫角终老,将来再看吧。”那女子听了白衣人之言,不禁秀眉轩起,喜形于色;又望了望她年迈的父亲,不禁又露出了几分幽怨。

  白衣人又问道:“大哥此番入川,有何目的呢?”老头道:“国破家亡,气运如此,我还有什么目的呢,无非是来这远方避祸而已。”白衣人闻言,喜道:“我来到四川,已是三年了。我在峨眉后山,寻得了一个石洞,十分幽静,风景奇秀,我昨天才从山中赶回。此外我教了几个蒙童,我回来收拾收拾,预备前往后山石洞中隐居,今幸遇见了大哥。只是那里十分幽僻,人迹不到,猛兽甚多。你如不怕贤侄女害怕,我们三人一同前往隐居,以待时机。尊意如何?”老头听说有这样好所在,非常高兴,便道:“如此甚好。但不知此地离那山多远?”白衣人道:“由旱路去,也不过八九十里。你何不将船家开发,到我家中住上两天,同我从旱路走去?”老头道:“如此贤弟先行,愚兄今晚且住舟中,明日开发船家,再行造府便了。但不知贤弟现居何处?你我俱是避地之人,可曾改易名姓?”白衣人道:“我虽易名,却未易姓。明日你到前村找我,只需打听教蒙馆的周淳,他们都知道的。天已不早,明天我尚有一个约会,也不来接你,好在离此不远,我在舍候驾便了。”说罢,便与二人分手自去。

  那女子见白衣人走后,便问道:“这位周叔父,可是爹爹常说与爹爹齐名、人称齐鲁三英的周琅周叔父么?”老头道:“谁说不是他?想当年我李宁与你二位叔父杨达、周琅,在齐鲁燕豫一带威名赫赫。你杨叔父自明亡以后,因为心存故国,被仇人陷害。如今只剩下我与你周叔父二人,尚不知能保首领不能。此去峨眉山,且喜得有良伴,少我许多心事。我儿早点安歇,明早上岸吧。”说到此间,只见两个船家喝得酒醉醺醺,走了回来。李宁便对船家说道:“我记得此地有我一个亲戚,我打算前去住上几个月,明早我便要上岸。你们一路辛苦,船钱照数开发与你,另外赏你们四两银子酒钱。你们早早安歇吧。”船家听闻此言,急忙称谢,各自安歇。不提。

  到了第二天早上,英琼父女起身,自己背了行囊包裹,辞别船家,径往前村走去。行约半里,只见路旁闪出一个小童,年约十一二岁,生得面如冠玉,头上梳了两个双丫角。那时不过七八月天气,蜀中天气本热,他身上只穿了一身青布短衫裤。见二人走近,便迎上前来说道:“来的二位,可是寻找我老师周淳的么?”李宁答道:“我们正是来访周先生的。你是如何知道?”那小童听了此言,慌忙纳头便拜,口称:“师伯有所不知。昨夜我老师回来,高兴得一夜未睡,说是在乌鸦嘴遇见师伯与师姐。今晨清早起来,因昨天与人有约会,不能前来迎接,命我在此与师伯引路。前面就是老师他老人家蒙馆。老师赴约去了,不久便回,请师伯先进去坐一会,吃点早点吧。”李宁见这小童仪表非凡,口齿伶俐,十分喜爱。一路言谈,不觉已来到周淳家中,虽然是竹篱茅舍,倒也收拾得干净雅洁。小童又到里面搬了三副碗箸,切了一大盘腊肉和一碟血豆腐,一壶酒,请他父女上座,自己在下横头侧身相陪。说道:“师伯,请用一点早酒吧。”李宁要问他话时,他又到后面去端出三碗醋汤面、一盘子泡菜来。李宁见他小小年纪,招待人却非常殷勤,愈加喜欢。一面用些酒菜,便问他道:“小世兄,你叫什么名字?几时随你师父读书的?”小童道:“我叫赵燕儿。我父本是明朝翰林学士,死于李闯之手。我母同舅父逃到此处,不想舅父又复死去。我家十分贫苦,没奈何,只得与人家牧牛,我母与大户人家做些活计,将就度日。三年前周先生来到这里,因为可怜我是宦家之后,叫我拜他老人家为师,时常周济我母子,每日教我读书和习武。周老师膝下无儿,只一女名叫轻云。去年村外来了一位老道姑,也要收我做徒弟,我因为有老母在堂,不肯远离。那道姑忽然看见了师妹,便来会我老师,谈了半日,便将师妹带去,说是到什么黄山学道去。我万分不舍,几次要老师去将师妹寻回来,老师总说时候还早;我想自己去,老师又不肯对我说到黄山的路。我想我要是长大一点,我一定要去将师妹寻回来的。我那师妹,长得和这位师姐一样,不过她眉毛上没有师姐这两粒红痣罢了。”李宁听了这一番话,只是微笑,又问他会什么武艺。燕儿道:“我天资不佳,只会一套六合剑,会打镖接镖。听老师说,师伯本事很大,过些日子,还要请师伯教我呀!”

  正说之时,周淳已从外面走进来。燕儿连忙垂手侍立。英琼便过来拜见世叔。李宁道:“恭喜贤弟,你收得这样的好徒弟。”周淳道:“此子天分倒也聪明,禀赋也是不差,就是张口爱说,见了人兀自不停。这半天的工夫,他的履历想已不用我来介绍了。”李宁道:“他已经对我说过他的身世。只是贤弟已快要五十的人,你如何轻易把侄女送人抚育,是何道理?”周淳说:“我说燕儿饶舌不是?你侄女这一去,正是她的造化呀。去年燕儿领了一个老道姑来见我,谈了谈,才知道就是黄山的餐霞大师,有名的剑仙。她看见你侄女轻云,说是生有仙骨,同我商量,要把轻云带去,做她的末代弟子。本想连燕儿一齐带去,因为他有老母需人服侍,只把轻云先带了去。如此良机,正是求之不得,你说我焉有不肯之理?”李宁听了此言,不禁点头。英琼正因为她父亲不教她武艺,小心眼许多不痛快,一听周淳之言,不禁眉轩色举,心头暗自盘算。周淳也已觉得,便向她说道:“贤侄女你大概是见猎心喜吧?若论你世妹天资,也自不凡,毋庸我客气。若论骨格品貌,哪及贤侄女一半。

  餐霞大师见了你,必然垂青。你不要心急,早晚自有机缘到来寻你,那时也就由不得你父亲了。”李宁道:“贤弟又拿你侄女取笑了。闲话少提,我们峨眉山之行几时动身?燕儿可要前去?”周淳道:“我这里还有许多零碎事要办,大约至多有十日光景,我们便可起程。燕儿有老母在堂,只好暂时阻他求学之愿了。”燕儿听了他师父不要他同去,便气得哭了起来,周淳道:“你不必如此。无论仙佛英雄,没有不忠不孝的。我此去又非永别,好在相去不过数十里路,我每月准来一回,教授你的文武艺业,不过不能像从前朝夕共处而已。”燕儿听了,思量也是无法,只得忍泪。李宁道:“你蒙馆中的学童,难道就是燕儿一个么?”周淳道:“我前日自峨眉山回来,便有入山之想。因为此间宾主相处甚善,是我在归途中救了一个寒士,此人名唤马湘,品学均佳,我替他在前面文昌阁寻了寓所,把所有的学生都让给他去教。谁想晚上便遇见了你。”李宁道:“原来如此,怪道除燕儿外,不见一个学生呢。”周淳道:“燕儿也是要介绍去的,因为你来家中,没有长须奴,只好有事弟子服其劳了。”言谈片时,不觉日已沉西,大家用过晚饭。燕儿又与他父女铺好床被,便自走去。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