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为什么都说古典乐好,你却难以欣赏?

书名有点长,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这个书名儿一听就是个好问题,他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为什么通俗音乐,比如乡村民谣、流行歌曲我们很容易欣赏,但是那些严肃音乐,比如西方的古典音乐,我们却觉得听不懂呢?

顺着这个问题再进一步想,就会触及更基本的问题,音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的作者钱浩不是一位职业的音乐理论家,他是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音乐、创作音乐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不过在钱昊看来,业余正是他谈论严肃音乐的优势

职业音乐人和音乐理论家一直生活在严肃音乐的环境里,严肃

音乐的规则和特点对他们来说就像空气一样,理所当然,他们感受不到普通人的困惑,也理解不了普通人为什么不能欣赏

相比之下,像钱浩这样的业余爱好者,在探索严肃音乐奥妙的过程中,更能体会普通人的感受

一旦他弄明白严肃音乐的规则到底是什么,魅力在哪里,他也更知道如何分享给普通人

但是严肃音乐的发烧友很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讲得好、讲得透,在这一点上,前后就更有优势了

他硕士阶段学的是哲学,博士阶段学的是文学,这样的学术训练让他既有缜密的思考,又能准确地表达

他在书里清楚地指明了阻挡普通人欣赏严肃音乐的那道鸿沟,他说这道鸿沟不是知识,也不是品位,而是观念

音乐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一组音乐,严肃音乐都是它不同的子集,欣赏的方式、评价的标准都不一样

但是很多人弹音乐的时候,习惯把它们混为一谈,用通俗音乐的观念来理解严肃音乐

这就好像学会了跳棋,就认为棋类的规则都差不多,要用跳棋的规则来解释围棋,肯定说不清楚嘛,仔细想想,道理确实是这样

但是之前我们就好像总是被复杂的知识给绕进去,没有人像他说的那么明白,所以很多读者读完这本书都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觉得钱浩说的道理不仅能帮我们更好的欣赏严肃音乐,也给我们指明了艺术欣赏的入门道路

艺术欣赏是一种能力,既然艺术追求是艰难的,那欣赏它也必然很艰难,需要耐心来探索审美能力的边界,知道如何在艰难中

获得乐趣,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修养

那今天的解读,我会分两个部分来讲讲钱浩的观点

首先,严肃音乐是什么?它跟通俗音乐、广义的音乐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其次,严肃音乐为什么难?我们应该如何欣赏严肃音乐呢?对艺术有些了解的人大概听说过,现代艺术不管是音乐、绘画还是文学,都有一个趋势,随着他们的发展,理解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了

这个趋势不光让欣赏者很困惑,有时候也会让创作者很苦恼

秦昊在书里就引用了一个小说里的故事,一个作曲系的大学生苦苦探索现代派的手法,想写出旷世杰作,结果呢他的作品太难听了,乐手和听众都觉得备受折磨

后来这位学

让无意间听到有人用传统的技法弹了一首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他就自问到:世界上有那么多简单动人的声音,要那些艰涩难懂的音乐干什么用呢?这位学生的困惑其实很普遍,这是因为严肃音乐的目的本来就不是满足人的听觉需要,而是要给聆听这件事儿出难题,挑战我们的听觉习惯,人类天然的听觉需要就是悦耳动听、传情达意

钱浩说这其实不难做到,只需要一把木吉他,一个安静的地方和一副不赖的歌喉就够了

歌手缓缓地拨动琴弦,唱出一段关于家乡或者爱情的歌曲,一旁的听众就会觉得好听、觉得感动

前后管这种音乐叫做自然状态的音乐,后面呢我们就简称自然音乐

对自然音乐来说

声音的组织和运用只是手段,关键是听众能够感其情、知其意

至于音乐是怎么创作的,乐手是怎么演奏的,人们根本就不关心

就像庄子里说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语言只是为了传达思想

那理解了思想,语言本身不就不重要了吗?严肃音乐呢跟自然音乐完全相反,严肃音乐追求的是纯粹的美,它通常很复杂,不一定悦耳动听,而且没有表达明确的意思

书里说的严肃音乐主要是指欧洲近代出现的古典音乐,刚接触古典音乐的人很容易被古典音乐的名字搞晕,比如a小调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不太快的、有力的快板儿,这个名字就是把一堆专业术语连在一块儿,这一串名词其实不是我们一般

理解到提示主题的那种题目,而是标明特点的标签

a小调就是乐曲的调性,那交响曲呢是他的体裁,第一乐章是它的编号,而不太快的、有力的快板,是对他的特征的一种描述

这个名字就像是档案编号,一般都是出版社或者研究者规定的,没有特别的意义,所以这种音乐也叫做无标题音乐,有点像中国古诗里的无题诗,那出版印刷的时候也会标上无题其一,无题其二

有人可能会说,就算没有标题提示,音乐本身也能表达情感、思想,甚至讲故事啊

钱浩说,我们确实能从严肃音乐里感受到这些,但是他们不是严肃音乐的本意,而是他的副产品

假设我正在欣赏一首乐曲,听到第一部分我觉得悲愁又急促

那第二部分呢?我又感到它温暖而明亮

第三部分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感觉

听到这里我就想到那一、三两个部分其实是表现了人生匆忙涌入的那种常态,那中间温暖明亮的部分呢就象征着短暂的快乐

整首曲子其实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是正确答案?但是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很可能作曲家在玩牌的时候,偶然想到了第一段的开头半句跟人生毫无关系

第二天他在钢琴前实验这个素材,根据音乐法则给他配上了几个声部,再往后写他就需要对比了,否则音乐就会变得无趣

那第二部分那个温暖明亮的部分很可能就是这样来的

如果我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作曲家,他很可能会微微一笑,内心佩服,我太能连

想了

说到这里,你或许已经接受了钱浩的观点,无标题音乐确实不表达明确的意思

你可能会想,那些有标题的音乐呢,有些古典音乐不仅有标题,还有文字解说,甚至有歌词,那他们要表达的情感应该很明确吧?其实也不是

举个例子啊,德彪西最受欢迎的乐曲标题是月光,这个主题再寻常不过了

千百年来,描绘月光的歌曲、乐曲数不胜数,但是德彪熙他是用印象派的音乐语言来描摹月光的意境,让这首月光跟其他表现月光的曲子都不一样

所以关键不是要从乐曲中听出月光的感觉,乐曲的魅力来自作曲家独特的表现方式,标题只是一个帮助你欣赏的提示而已,换句话说

如果我们用枪击中了靶心,那值得惊叹的不是靶心,而是射击的技术

钱浩说,只要音乐按照法则和逻辑写成,听者就能从中听出某些情绪,想到一些什么,他会自己调动联想来解释这些情绪

所以我们从音乐里听出来的意向情感都只是复杂多变的乐曲的副产品,是听者主观的投射,他不客观,也不深奥,对理解音乐也没有决定性的意义

自然音乐要悦耳动听、传情达意,但是严肃音乐正好相反

那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钱浩说:严肃音乐就是艺术化的音乐,它是自然音乐的衍生品,在广阔的音乐世界里,它开辟了一块只追求声音组合效果的新天地,这是音乐在自身发展

过程中发生的一种质变,这种质变其实是文化艺术的普遍规律

书法是一种艺术,它是书写的衍生品

小说是一种艺术,它是故事的衍生品

那同理,严肃音乐也是一种艺术,它就是自然音乐的衍生品,衍生出来的艺术形式跟原来的母体之间会保持基本的联系

书法和书写都以汉字的字形为基础,都有表意功能

音乐和自然音乐都是由单音组成,功能都是听觉审美

但是除了这些基本的联系衍生出来的艺术,几乎可以说是全新的物种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跟母体追求的目标完全不同,书写是为了记录和传达信息,基本的追求就是写得清楚,其次才是写的美观

但是当我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极致,书写的目标就变

啊开始追求纯粹的美,于是书法出现了

同样,当音乐不再追求好听、感人和实用,而是追求纯粹的美,音乐艺术就出现了

至于书写和自然,音乐本来的要求,比如写得清不清楚,声音动不动听,表达什么内容反倒是次要的了

艺术的目标是追求纯粹的美,但纯粹的美到底是什么样呢?在创作之前我们并不知道

所以艺术必然有点实验性,会挑战人自然的感受力,这就是为什么书法会让人越来越看不懂

那很多严肃音乐也一点儿都不好听,这种质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漫长的演化过程

整个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独立,第二步是复杂

独立就是艺术表达,不再借用其他的表达方式,音乐本

还跟诗歌、舞蹈等等其他表达方式打成一片

那直到器乐出现了,音乐就可以自食其力了

能够独立表达了之后呢,音乐就会出现各种自己的体裁,比如奏鸣曲、协奏曲等等,直到无标题音乐出现,音乐艺术里就完全没有非音乐的因素了

那接下来为了实现纯粹的美,艺术还要变得更复杂,这就需要让创作的规则更精细,也更系统

书法就会研究笔法、结构、章法等等,音乐呢就会出现奏名、复调、套取等等复杂的趋势

在近代欧洲,复杂的音乐艺术体系能够建立起来,有很多现实的基础,比如乐谱的出现和数学的发展,这就像是有了特定的颜料和光学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艺术才能有所突破

我们一般会觉得

谱是用来记录和传播音乐的

但是乐谱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它是创作的工具

精确的记谱意味着把音乐量化变成一套符号系统,它是创作出更复杂的音乐的基础

我们听古典音乐的时候会发现,同一段音乐里有很多的层次,叫做和声和复调,就像是把众多音符像知网一样编织在一起

那如果没有精确的记谱,作曲家脑海中像网一样交织在一起的音符就没办法记录下来

有了精确的记谱,有了和声和复调,音乐艺术就可以复杂多变了,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力

但是这都还只是准备阶段,最终让音乐艺术彻底完成质变的是数学

一直以来,音乐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哲学家莱布尼茨就说过:音乐是心灵的

读书练习,心灵在听音乐的时候,总是在计算着,只是我们不自知

但是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有一个关键问题被数学限制,就是变调的问题

音乐想要自由表达,乐曲最好能在中间随意变调

不懂乐理的话,这个问题可能有点难理解

简单来说,就好像我们解一道数学题,可以随时切换进位制,从十进制直接变成二进制

变调需要换算是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能够帮助变调的算法,也就是睿智

那直到十六世纪数学的发展,帮助巴赫完成了平均滤钢群取集,这个目标,才算真正实现音乐的质变,彻底完成了欧洲的古典音乐彻底跟自然音乐分开,成了一种新的艺术

所以巴赫的平均率钢琴曲集

也被称为音乐圣经

我觉得啊钱灏说的这种质变,其实就相当于中国传统的文人画

在古代中国书法、绘画、文学等等各种艺术形式都曾经经过文人的加工才成为了一种艺术,也都经历了跟西方古典音乐一样的演化和质变

我在中国叙事学和自然之辩这两本书的解读里,从不同角度分析过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过程,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听听这两本书的解读

听完第一部分有人可能要问了,音乐的质变难道不是为了表达更复杂的情感、更深刻的思想吗?这就要说到这本书的核心观点了

钱浩认为,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心里有根深蒂固的歌式音乐观,就是用听歌的习惯来欣赏一切音乐,这是一种思维

近视

那正是因为放不下这种执念,很多人才不能真正领略音乐的艺术

解读的第二部分,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背后的原因

同时我也想跟你分享一下钱浩对欣赏音乐艺术的建议

从小到大在音乐课上欣赏乐曲,老师都会先告诉我们乐曲要表达什么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向命运发出的呼喊,里面有激烈的情绪和内心的挣扎,梁祝的主题是爱情

一开始的长笛奏出的旋律呈现出春光明媚的景象,在听的过程中,老师还会不断地提醒我们,每一段旋律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体现了什么样的情绪,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比如说梁祝的那段旋律是三载同窗,而这一段旋律是长停膝

别听到这些我们就会恍然大

哦原来作曲家是这个意思啊

那请你再回想一下,电影、电视在表现器乐演奏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喜欢展现斗亲?中国古人就斗古琴,现代人呢就斗吉他,外国人就斗钢琴

演奏好像变成了一种搏击运动,目的就是要打败对手

老师这样讲,电影这样拍,是因为普通人觉得音乐就应该是这样,但是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在钱浩看来,这种误解正是因为我们心里一直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就是歌式音乐观

歌士音乐观由来已久,也很普遍,各种文化里都存在

诗经里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皆叹之皆叹不足,故歌咏之

意思就是说音乐源自人的情感,而音乐最早的形式

就是人的歌声

如果再深入一点看,歌式音乐观是由人类发生的特点决定的,人天生的发音器官就是嗓子,我们吹笛子、吹小号,发声的原理是让气流通过震源体和共鸣体

嗓子发声的原理也差不多,我们呼吸的时候会形成气流,然后喉头和声带振动,在口腔、咽腔、鼻腔和胸腔形成共鸣,就发出声音了

人类的发生必然会受到人体的局限,这些局限就决定了声乐的基本特点,也决定了我们的听觉习惯

首先人生的音域很窄,唱青藏高原这首歌,人类能飙到的最高音用大多数的乐器来演奏都轻而易举,而且人唱歌是很难跳进的,你可以试试哈,唱完都再唱相差一度的y很容易

那如果

上超过三度的音,比如拉就会很难,再加上人的肺活量有限,唱歌就必须像说话一样有断句

所以对我们的耳朵来说,音乐不是单音组成的点的集合,而是一条旋律的线

声乐肯定符合人类发生的这些特点,符合我们千万年进化来的听觉习惯

在听器乐的时候,我们也会寻找类似声乐的旋律,希望他像歌曲一样流畅

如果契约不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觉得它不好听,所以自古以来,声乐就占有绝对的优势

相比之下,器乐一直是小众的爱好

今天我们管音乐的碟片叫唱片,也是无意中表达了对器乐的忽视

另一方面,人的发声原理跟乐器有一个根本的不同,我们发声的时候除了嗓子参与,嘴巴也会参与嘴唇

人牙齿、舌头的活动,让嗓子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语言,可以传情达意,这是任何乐器都没有的功能

千万年来,我们早就习惯了声音可以表意,所以听到音乐,我们就会关心他到底在表达什么,也就是这首乐曲说了什么

那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我们总是希望音乐有意义,会根据意义来评价它,音乐总是被当作文学来看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丽君的歌曲流行的时候,有人说那是迷你之音,那是因为歌词写的都是男欢女爱,俞伯牙觉得钟子期是他的知音,是因为钟子期能听出他的琴声描绘的是高山还是流水

那仔细想想,这些都不是音乐的标准,而是文学的标准

所以钱浩说伯牙子期不是年代久远的历史

是人物,而是歌,是音乐观的守护神

无论什么年代,人们听音乐都期待作者能像伯牙,听者能像子期,两个人心心相印

有一个成语叫方瑞元凿,就是说想把方形的木桩放进圆形的木孔里肯定行不通嘛

严肃音乐,音乐艺术就像是那个圆形的木孔,而歌式音乐观就是方形的木桩,两者碰到一块儿那肯定是不合适的

但是呢这不是因为方形的木桩或者圆形的木孔做错了,而是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统一设计出来的

歌式音乐观源自人类发生的物理功能,是人的天性,而音乐艺术的出现要归功于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那是人的理性

听到这里,你应该就能理解钱浩对欣赏音乐艺术的建议了

在他看

来欣赏音乐艺术必须要打破歌式音乐观的思维定势,用理性来对抗天性

在这本书里,他分了三个维度来讲这个问题,就是形式、深度和乐感

钱浩说的形式不只是我们一般说的外在形式,也包括乐曲的体系,还有它和其他乐曲的关系

这里呢会涉及一些乐理知识,我就不展开说了

简单来讲,形式就是音乐艺术的聆听地图

假设我们来北京旅行,没有拿地图,只是偶然撞到了某条胡同,不知道它是锣鼓巷或者是烟袋斜街,我们就不会知道它背后的历史文化,也不能真正领略这里的魅力

听音乐也一样,形式是我们的聆听地图,它会告诉我们这首乐曲的特点,还有它在整个音乐艺术网络中的位置,能帮你

更好的理解它的魅力

钱浩说的深度也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深刻,而是一种直觉体验

我们一般说的深刻其实还是文学的标准,比如贝多芬的命运,表现了人对命运的抗争,而钱浩说的深度听起来就有点玄妙了

他是这么讲的,有一次他在唱片店试听一张小众的唱片,乐曲的开头只有木棍清脆的敲击声,当然后陷入寂静,十秒之后又是一声响亮的灯

这样重复了一分钟以后,乐曲才出现了其他的声音

但是这些声音就好像是几只动物在嘶鸣,比刚才的当当声还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个时候旁边一位光着膀子的老大爷突然评论了一句:深呐这个钱浩当时就很受宠

互动

很多音乐理论家都说不清楚的,音乐深度的问题,其实不懂音乐的老大爷都可以直接感觉到

说白了,音乐的深度就是一种难以把握的感觉,需要你主动关注他,为他费心,为他提着精神

那如果追究原因,深度跟创作的技法有关

比如一首歌曲如果是四、二拍、四三拍,我们很容易能跟着打拍子,就会觉得它很简单,听多了就容易麻木

如果乐曲的拍子更复杂,而且变来变去,我们就会觉得很难,也更容易被它吸引

最后再来说说乐感,乐感这个东西我们生来都有,也不用刻意练习

但是欣赏严肃音乐需要培养的是另一种乐感,是跟我们听觉习惯相悖的乐感

那些顺应天性的聆听方法

比如用心感受旋律中的情绪,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借用生活感受来帮助理解等等,有时候反而会干扰我们真正领略音乐的艺术,就需要去掉这些干扰,回归音乐本身,深入到声音的组织方式中去

那怎么才能做到呢?秦昊在书里也给了很多具体的建议,比如说拿着企鹅唱片指南这样的大部头工具出来找乐曲,对着乐谱反复听,而且一定要懂一点乐理,最好还能试试自己作曲

说真的啊,这样欣赏让人有点望而生畏

如今听音乐越来越方便了,打开听歌软件,找个歌单随时都可以开始听,有必要这样故意为难自己吗?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被钱昊说服了

美是有代价的,想要领略音乐的魅力,就需要下

功夫

这个道理有点像健身,如果只是想保持健康,走走路、游游泳就够了,但是如果你对身材有特定的要求,或者是职业运动员,你就得研究饮食搭配,努力在每次肌肉训练中做到力量洁净

这些事都很难,有些违背我们的天性,但是也是我们提升能力必须要做的功课

运动是一种能力,欣赏也是一种能力

所有的欣赏其实都需要一点儿违背天性的刻意练习,做一点儿为难自己的事情

喜欢好听的音乐、美丽的画面、精彩的故事,那都是我们的天性

能够领略到素材组织的巧妙,结构布局的心思,才是真正的文化修养

这本书就讲到这里

为这本书写序的格非老师是钱浩的老师,他是著名

作家,也是古典音乐的发烧友

有一次他和钱浩一起听唱片,大家在沙发上坐定,只见钱浩从挎包里拿出一把像试卷一样的东西,紧锁眉头,一边听一边翻看

葛飞就小声问他在看什么,钱浩说是乐谱

这个答案把格菲给吓到了,他说原来自己和钱浩不是一个类型的音乐爱好者,他不懂乐理,也从来没有见过对着乐谱听音乐的人

我觉得格非老师这么说有点羡慕的意味

艺术欣赏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能够让人深入进去,痴迷其中

人一生中能够有一件事儿让自己这样的痴迷和投入,难道不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吗?而这就是艺术欣赏的意义所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