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立简介,杜君立历史的细节、现代的历程小说简介

杜君立简介,杜君立历史的细节五卷本

作者:杜君立,关中人,历史写作者,主要作品有《历史的细节》《现代的历程》《新食货志》等。


「 # 1 」

人之常情,厚古薄今。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关于“三代之治”的大同梦想。对于中国读书人来说,似乎也有个“三代”的理想国,如五四时期、民国时期和八十年代。余生也晚,“三代”我都没有赶上。正经开始读书,其实已经是千禧年之后的事情了。

2000年在深圳时,我偶尔读到王小波的小说,竟喜欢得放不下书来,一口气看完他所有的书。其时,人间已无王小波,这让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沉痛感。

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这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从这句话来说,王小波无疑是成功的。实际上,王小波在他死后,多多少少已成为整整一代中国读书人的精神领袖。至少于我确实如此,正是他榜样般的存在,让我从蝇营狗苟的生存中抬起头来,向死而生,勇敢地去寻找生活的意义。从此,我逐渐走上了写作道路。

因为王小波,我知道了许倬云先生。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老师也是常有的,但伯乐依然难觅。许先生不仅是王小波的老师,更是他的伯乐。让我最感动的是,当王小波处于写作与生计两难之时,许先生将他的作品推荐给《联合报》文学奖。正是这笔奖金雪里送炭,帮助王小波得到了他生前最后一段心安理得的写作时光。

杜君立简介,杜君立历史的细节五卷本

王小波《绿毛水怪》手稿

白发人送黑发人,后来我多次看到许先生怀念小波的文章,每次都感到无限伤怀。

在某种意义上,王小波算是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热潮的一个另类标杆,而许先生则或许是最后一个民国知识分子。中国这两个不同文化黄金时代的人物相遇相惜,不仅有一种承前启后的历史感,更有一种高山流水的古君子之风。

侠之大者,忧国忧民;侠之小者,救人困厄。许先生在年轻时候,写过大量时评文章,为台湾的民主开放做过许多舆论工作,后来移居美国后,写作了一系列讲述台湾、中国、美国和世界的历史文化类著作,无不充满家国情怀和天下忧乐。

许先生热切勤勉,这些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思想贡献为人所共知,但在我看来,他与王小波之间的这段往事才是真正动人的士林佳话。

「 # 2 」

人是一种智慧动物,因为人有一个超级发达的大脑。大脑唯一的缺点是需要肠胃来供养。如果一个人自甘愚昧,那么脑袋只是“吃饭的家伙”;但对于喜欢“胡思乱想”的人来说,如何解决肠胃的问题,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

中国文人都想像陶渊明一样寻找一个桃花源式的田园梦。传统文化的核心是耕读传家,其实“晴耕雨读”是可以生存的,但如果专心读书写作,吃饭就成了问题——“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黄仁宇是余英时的学生,他一生历经艰辛,中年后赴美求学,六十一岁遭到解聘。学术生涯也颇为失意,且始终面临经济上的窘迫,等到《万历十五年》一出而誉满天下,其时他已经六十四岁。王小波大致也是如此,四十岁辞职写作,煮字疗饥,作为体制外游民,发表困难,出版无望,他甚至准备考个驾照,去做大货司机。

唐代王勃出身世家,少年成名,在《滕王阁序》中留下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左思一篇《三都赋》而洛阳纸贵,他在《咏史诗》中感叹:“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在一个功利的经济人社会,一个知识人特立独行,试图靠写作而获得精神与生活自由,在现实中则意味着许多生存压力与风险。

黄仁宇最艰难的时候,余英时亲自找到台湾《联合报》老板王惕吾,请求他资助黄仁宇来安心写作;后来《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付梓出版,余先生又热情撰序推荐。这都是《万历十五年》之前的事情。其实王小波那笔珍贵的奖金也同样来自台湾《联合报》。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几个人知道王小波。

杜君立简介,杜君立历史的细节五卷本

1979年,在纽普兹的家中,黄仁宇与妻子格尔共同校阅手稿

余先生与许先生都是名满天下的当代历史巨擘,他们二人既是同年,又是惺惺相惜的良师益友,两人相知相交大半生,成就了一段学林美谈。2006年《余英时文集》出版,许先生亲笔撰序;2018年许先生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出版,又是余英时先生给他写序。余先生在序文最后特别引用了一段顾炎武的话:“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确实,无论是许先生还是余先生,他们都是知行合一的真君子。他们继承了孔子和司马迁以来的史家精神,仁爱而有正气。学问之外,他们关心天下,同情苦难,都有过不少侠肝义胆的轶事。

有趣的是,后来王小波专门给《万历十五年》写过一篇书评(《不新的<万历十五年>》),那可能是王小波仅有的一篇书评吧。我正是从这篇书评才知道了《万历十五年》和黄仁宇,从此喜欢上了历史。现在看来,黄仁宇和王小波都很幸运,但余先生和许先生那种急公好义更是弥足珍贵。

「 # 3 」

黄仁宇是机械科班出身,王小波做过半导体厂的工人,这让我对他们感到非常亲切。

我当初学的是机械专业,后来做了半辈子工程技术,当我在四十岁也开始写作时,写的是一部机器技术史。我发现,古人几乎是没有什么机器的,机器的大量出现始于工业革命,从钟表、蒸汽机开始,西方世界依靠机器文明迅速崛起,从而以“坚船利炮”征服了世界。一部机器史其实也是一部现代史,所以这部书我命名为《现代的历程》。

这部书差不多写了整整六年,2016年,书终于要出版了。朋友冯君颇为仗义,主动请缨,愿向许先生说项;若得许先生同意,可作为联名推荐印在书腰上。

我知道,许先生写过许多关于现代文明的书,如《现代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现代文明的成坏》《这个世界病了吗?》等等。这些书都非常畅销,我都读过,而且对我写作《现代的历程》也有过诸多启发,甚至书中有不少对他作品的引用。

《现代的历程》以现代文明史为主题,明显也在许先生的知识视野之内,若由他推荐,也不算太出格。只是许先生是历史界泰山北斗式的大家,而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业余写作者,身份地位悬殊太大。其实,我之前也邀请过一些有点名气的大学教授,都是与我有过一面之识的,一说做推荐,都婉言谢绝。自古都是锦上添花易,雪里送炭难。

冯君热心,我自然很感激,但也没有太在意,因为我觉得这事情根本不可能。

谁知没多久,冯君打来电话,让我将书稿电子版发给他,许先生要看看书稿再定。这让我大喜过望,然而等发完书稿之后,我总是感到惴惴不安——这部书稿有六七十万字,还有大量注释,对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来说,要在屏幕上阅读,肯定是非常耗费眼力的,而且许先生还刚刚大病初愈。

这样的不安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后来才慢慢散去,我开始宽慰自己,许先生肯定没顾上看,或者看了一点,又把这事情给忘了。毕竟,许先生事情很多,而且身体也一直不太好。所以,推荐的事情就不要想了。

「 # 4 」

《现代的历程》在2016年8月出版,大概在出版前三个月,我的电子邮箱中突然收到了一份陌生来信,打开一看,竟然是许先生写的推荐序。这封邮件是许先生亲自发的。

我当时激动得手足无措,好长时间都回不过神来。我记得那天,我把许先生的序反反复复看了整整一天,第二天起来又看。在序中,许先生对我有很多勉励和赞扬,这让我对这份错爱感到万分惶惑不安。但许先生在序中对现代文明提纲挈领的历史回顾和未来忧思,确实让我感受到历史大家的厚重分量。对《现代的历程》这本书来说,许先生的推荐序如同惊堂木一般,确实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精彩开篇。

过了几天,冯君打来电话,我才弄清楚事情原委。

原来冯君将书稿发给许先生后,许先生只顾着看书稿,等三个月过去,书稿看完了,他不仅同意推荐,还欣然写了一篇长序。很明显,这篇序一气呵成,极富有情感。

写完序后,许先生才发现忘了当初这书稿是谁送来的。无奈之下,就让他的助手去找,助手陈先生按照我的名字辗转找到出版社,出版社将我的电子邮箱告诉他。就这样,许先生就将序文直接发给了我。九方皋善于相马,却常常记不得马的颜色,许先生大概也是这样。

冯君也是事后才知道,许先生竟然给我写了序。

后来,我给许先生写信表示谢意,并告诉他我是岐山人,对他的《西周史》非常喜欢。许先生以前多次到过西安,也去过岐山周原。《现代的历程》出版后,我将书寄过去,并遵照他的嘱咐,将稿费付给他的江苏许氏宗亲,作为宗族公益金。

借助许先生这篇推荐序的加持和背书,《现代的历程》出版后,颇受社会各界欢迎,销售也非常好,并在年底被评选为当年的“十大好书”和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我将获奖消息告诉许先生后,他也非常高兴。我每次给许先生发去电子邮件,他都会很快的回复,言语之间,如春风化雨,透着殷殷温暖。许先生语重心长的谆谆鼓励,也让我对自己的写作逐渐有了信心。

杜君立简介,杜君立历史的细节五卷本

杜君立:《现代的历程:一部关于机器与人的进化史笔记》,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

对我来说,半生飘零,在底层挣扎,阅尽社会之阴暗,也尝尽人间冷眼;但自从写作以来,所受知遇无数,我得到的远远超过我所付出的,每念及此,便觉得惭愧不已。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 # 5 」

《现代的历程》出版以来,我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像我这样的“草根”,怎么会得到许先生的垂青。每次我都要将上面的故事讲一遍,而每讲一遍,我就觉得又得到了许先生的一次帮助。

据我所知,许先生给他人作品写序的事情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对我这样连大学都没有上过的写作者,真是绝无仅有,这让我感到万分荣幸,也倍感珍贵。2018年,《现代的历程》在台湾出版(《人机文明传》),出版方“大写”特意告诉我,正是因为许先生的推荐序,所以他们选择了我这本书。

在许多人看来,许先生一生中对晚生后辈最大的提携,就是帮助王小波成为“写作个体户”,从而让他圆了一个以笔为犁的作家梦。但实际上,许先生的这个义举并不是唯一的。

我能从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工,而有幸成为一个靠版税生活的历史写作者,同样也有赖于许先生在关键时刻的鼎力成全。或许在许先生看来,这只是举手之劳,他也不见得了解我当时的窘迫与彷徨,但他出于自己的善意与公心,不经意中做了一件改变我命运的“小事”——于他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于我则是一件天大的大事。我有时候常常想起王小波,我虽然才华不足,但却要幸运得多,因为我赶上了一个互联网时代,这让电影《立春》里的悲剧得以幸免。

江河万古,人心不易。从王小波到我,在一个人随波浮沉的历史河流中,总会偶尔邂逅一只“贵人之手”,让作为后来者的我们避过险滩湍流,走出人生的峡谷。这种幸遇不是每个人都有;但如果有了,就值得一生铭记。

古语云:“不凡之子,必异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许先生的身体先天残疾,但他性情恬淡,悲天悯人,古道热肠,品德高洁,用历史的智慧与人性的良善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这里既有他的亲人朋友,也有他的学生读者,还有像我这样素昧平生的底层农民工。在我看来,许先生以91岁的高龄,走过中国与世界,穿越秦汉与罗马,不仅活出了高度,活出了厚度,也活出了温度和境界。

他如此自况:“伤残之人,不败不馁,不去争,不抱怨,往里走,先安顿自己。”在我们面前,他是一个高大的背影,一切正像他说的,全世界走过的路,都是他走过的路。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许先生学贯中西,亲历古今,勤于思考,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著述无数,其所书所写,视野开阔,如登泰山而小天下;其所思所感,悠远深邃,如醍醐灌顶。许先生倡导有学无类,关怀众生,绝不自以精英自居,而作象牙塔之清高。许倬云曾为普通大众读者写过好多历史通识好书,他说:“今日读史的读者不同于旧时,在这平民时代,大率受过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对历史有兴趣。他们关心的事情当为由自身投射于过去,希望了解自己何自来,现在的生活方式何自来。”

在我看来,许先生本人才是一本真正完美的大书,让后来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常常说:“一千人、一万人,只要两三个人听到耳朵里,听到他心里面去,我也满足了。”许先生人生之完美,多半出于他仁厚博大的精神世界,他尤其奖掖后学,鼓励年轻人要多读书,多了解历史,要有远见,去超越未见。

“一个人可以从最起码的阅读能力,思考训练底子上自己摸索出自己的道路来。”许先生作为一个长者和智者的存在,如同传统文明的一把薪火,又宛如现代文明的一面镜子,让我们对这个历史还怀有敬畏,对这个世界还怀有希望,对自己充满警醒。

谨以此文恭贺许先生期颐之寿。

附许倬云先生推荐序原文:

收到杜君立大作「現代的历程」,這部八百多頁的著作,陳述從現代科學和資本主義開展以來,由歐洲發源的現代文明,在各個方面不斷進展的過程。

誠如本書開頭引用的狄更斯名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現代文明的發展,四百年來,節奏越來越快,改變的幅度也越來越宏大,如果將人類從非洲出走,分散到各處的時段作為開始,假如以二十四萬年的長時段,當做一天,人類文化的開始不過只是一萬年以內,文明的開始也不過三千年,現代的文明佔了四百年,如果從子夜計算,到第二天的子夜,這四百年的時間,在時鐘上,已經是十一點五十八分。最近,科學界的奇才霍金斯預言,人類的發展將要終結了地球生命的歷史,那個時候,也就離現在不會超過十萬年左右。我們從十一點五十八分計算,往下走恐怕不需要五、六點鐘,可能在一、兩點,或是兩、三點時,就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這種對危機的緊迫感,自古以來,人類不斷有之。戰國時代,屈原曾經審視壁上歷史圖畫,發為「天問」;猶太基督教信仰,常常提醒大家,劫難將至;佛家的教訓,也經常提醒世人,在劫難逃。對近代變化的迅速與深刻,在最近半個世紀以來,已經不斷有人提出警告,於是,二十世紀學術界的氣氛,完全不同於十八、十九世紀的樂觀,而是悲欣交集的複雜情緒。「現代的歷程」引用了狄更斯的感慨,正是反映同樣的情緒。

本書作者陳述,世界上不但是一條主線,而是兩條議題的交叉並行:一條是現代文明的發展過程,另一條則是,身為中國人經常會提出的問題,為什麼中國穩定了兩千多年,卻在現代文明發展的比賽中,長期缺席,以致到今天,還在追趕「現代」?第二條軸線乃是,十九世紀以來,差不多兩百年了,在中國方面,李鴻章、梁啟超、孫中山、胡適、梁漱溟等等人士的另外一份「天問」。在西方學術界,這也是馬克思、韋伯、李約瑟,以至於歐美的若干漢學家與歷史學家,不斷提出來的課題。

杜先生在這本大作中,雖然標題是「現代」,實際上,他第二條軸線的重要性,在他的心目之中,也在讀者的心目之中,毋寧超過了對第一條軸線的陳述。

我個人認為,「現代」的競技,西方參與,而中國長期缺席,乃是由於在文明開始的樞紐時代,東和西的曲調,有不同的定音。人類在提出超越的課題時,無論東、西聖人,基本上都假定有一個超越的理性,在東方為之「道」,在西方為之「聖」。儒家闡述的「道」,要兼顧個人的意志和全體人類的福祉,西方提出的「聖」,乃是盼望個人能力和意志的發揮,能盡其「至」,才配得上神的恩寵。

假如這無窮無盡的宇宙中,一個小小的星雲群,其中有一個小小的星河系,星河系中又有一個小小的太陽系,其中又有一個更微細的地球。對於這個微小的個體,有一位“造物主”,亦即人格化的「道」和「聖」,發下兩條指令,寫在同一頁的兩面,東邊和西邊各看了一半;於是,東邊盡力在神賜給的環境中,求得最大的平衡和穩定,以安其身,以立其命;西方從猶太教以來,始終是盡力求表現、求發展,甚至於不惜毀損自己寄生的地球。到了今天,人類,那一地球上的癌症,即刻就要毀損自己的寄主。到今天,那世界人口四分之一,前此沒有介入大競爭的中國人,竟也奮不顧身,投入競技的最後一節。那一位「道」與「聖」人格化的造物主,會是怎麼樣的感覺?

杜先生自己陳述,他不是一個專業的歷史學家,正因為他是一個關懷众生的知識分子,而不是專家,他能比專家們關心更大的問題,於是我們才有這麼一部好書。

這幾年來,中國文化圈內的各處,無論是中國本部,或者是本部以外的其他地區,包括海外的華人們,似乎都在警覺世變正亟,在各個領域,都有人關懷未來的發展。大家的情緒,常常呈現「悲欣交集」的情形,杜君立先生「現代的历程」乃是許多著作中,極可稱讚的好書。作為讀者,我感謝他;作為同樣關心者之一,我也同意他的許多見解。我們盼望,杜先生的另一部著作(《历史的细节》),很快問世,庶得早讀為快。

許倬雲謹記。

杜君立简介,杜君立历史的细节五卷本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全五卷),天地出版社,2021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