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的故事和道理简短(王安石伤仲永启示录)

对孩子真正的爱,是要尊重成长规律,让他们通过踏实的努力,不断积累自身价值,逐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前段时间,国内主流媒体报道了网红“小马云”令人唏嘘的现状。

“小马云”原名范小勤,出生于江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因为表情神态酷似富商马云而一夜爆红。成名之后的范小勤,与某公司签约,于是“小马云”正式出道,开始了参加各种活动为公司捞金的生活。

重读《伤仲永》:孩子,你的价值折现越早,“泯然众人”越早

 

不久,人们就对他产生了审美疲劳。当公司看到范小勤不再有利用价值,就把他解雇了。重新回到农村的范小勤,面对着周围的冷嘲热讽和自己业已荒废的学业,不知何去何从。

用一张上天赐予的脸,范小勤通过这次出名的经历把《伤仲永》那篇课文所要传达的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靠天赋成名,被当作挣钱的工具,过早地折现了价值,被榨干完价值后“泯然众人”,重新回到生活的原点。

当代很多青少年,醉心于成为网红,迷恋于自身价值早日折现,完全不顾成长规律。殊不知你的价值折现越早,你“泯然众人”也越早,受伤也会越深。

 

 

到底是什么毁掉了一个少年天才

《伤仲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这篇散文是中国古代幼教启蒙的经典,长期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

方仲永家祖上世代为农,方仲永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孩儿。某一天,五岁的他突然哭着闹着要父母买书写工具,然后他拿着父母借来的笔墨写了一首诗。这怎么可能?普通孩子需要几年的练习才能掌握的写字、写诗的技能,被这个五岁的孩子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无法理解,父亲认定这个孩子是个天才。

 

再看他写的诗,主题竟然是“养父母和收族”——孝顺父母、团结家族,多么高大上。这样的诗出自一个五岁儿童之手,其前途不可限量啊。

更奇特的是,他能“指物作诗立就”,只要你出个题目,他马上能写出一首还算可以的诗来。这还了得?于是,名声大振,十里八村的人都说这是个天才。

 

名声传开了,好多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利益也就找上门来了。有人请客,想一睹神童的样子;有人给钱,让神童给自己写首诗。方仲永的父亲觉得有利可图,就开始带着方仲永出席各种活动挣钱,不让仲永上学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到方仲永十二三岁的时候,写的诗水平下降得厉害;到二十岁左右,就“泯然众人”,成了一个平庸的人了。

文章中,王安石通过一个天才少年方仲永的堕落过程,告诫我们,即便有再高的天赋,如果没有后天系统的培养、学习、成长,也无法成才。

重温这篇课文,不禁令人再次思考,到底是什么毁掉了方仲永?

是方仲永的父亲吗?他知道仲永是神童却不培养他,而是带着仲永到处参加活动捞金,急于从儿子身上获得好处。

 

是仲永的乡邻们吗?他们都以猎奇的心态看待方仲永,联手制造了方仲永神童的假象。然后,他们用“宾客其父”“以钱币乞之”等物质利诱手段,制造了一个捧杀方仲永的环境。他们没有劝方父仲永子走上学习的正规路径,而是争相对方仲永的天才进行消费。

是方仲永自身的问题?方仲永没有跟进学习,也就没有了后续价值。价值提前折现了之后,方仲永就只能“泯然众人矣”。一个天才就这样被毁掉了。

 

 

孩子能走多远,往往取决于父母的见识和眼光

毋庸置疑,天才方仲永的悲剧,其父母要负很大的责任。

当方仲永第一次表现出自己的天才时,他的父亲没有因为欣喜而想到要保护好孩子的天赋,发挥这样的天赋,而是从周围人的反应中,发现了贩卖孩子天赋的商机。

方仲永的父亲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没看到让儿子读书成才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这是他的眼光不够长远的表现,也是他爱子女的方式出了问题。

 

与之相似,“小马云”范小勤的父亲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儿子与富商“撞脸”本来就是偶然,范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改善子女的受教育条件,而是让孩子成为了赚钱的工具。

外界的诱惑无时不在。天才也好,网红也罢,孩子面对外界的诱惑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时,父母的目光再短浅些,那就太致命了。

方仲永和“小马云”的悲剧再次提醒我们,无论什么时代,父母急功近利的选择,都会使孩子过早地折现自己的价值,最终毁了孩子。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十二岁的钟美美蹿红后,有公司找他签约,为他开出了薪酬过百万的优厚条件。钟美美动了心:“我挺心动的,一百万也不是小数目啊。”

钟美美的妈妈对那些网红公司抛来的橄榄枝非常淡定,她告诉钟美美“要以学习为重”,“不能被钱蒙了双眼”,并替钟美美回绝了这些邀约。

经过妈妈的开导,钟美美认识到:

“我是不会不上大学直接进娱乐圈的。一个人再火,如果没有文化,没受过教育,那还是比较抵挡的。”

不得不说,钟美美有这么一个高瞻远瞩的妈妈替他把舵,人生的船很难偏离航线。

 

无独有偶,林志颖在儿子Kimi爆红后,陈小春在儿子小小春爆红后,他们的父母都选择让孩子远离媒体,回归平静生活。因为他们知道,将儿童当做成人牟利的工具,给孩子带来的只能是伤害,而不是成长。

所以说,天赋可以为孩子打开一道通向远大前程的路,可是孩子要怎么走,能走多远,则往往取决于父母的见识和眼光。

 

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许多父母却爱不到点子上。像方仲永的父亲、小马云的父亲,他们也不想毁了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受限于自己的见识,无法用长远的眼光规划孩子的未来。

对孩子真正的爱,是要尊重成长规律,让他们通过踏实的努力,不断积累自身价值,逐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成长没有捷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方仲永的经历也是在告诉我们:成长没有捷径,即使你拥有天赋。

方仲永五岁表现出天赋,到二十岁“泯然众人”,中间是十五年的“不学”时间。参加各种活动固然是导致他堕落的关键因素,但整个事件中,找不到任何方仲永努力的痕迹。

也许,他沉浸在“神童”的赞美声中,比他父亲还要沾沾自喜。如果真是这样,即使没有那些活动,方仲永也一样会得到“泯然众人”的结局。

 

他的天赋是忽然出现的,可是这不能让他获得成长,成长只能一点点积累,没有捷径。当他消耗完了自己的天赋,折现了上天给他的价值,也就只能遭到鄙弃。

关于方仲永的悲剧,王安石点评说:“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意思就是说,方仲永最后把自己的天赋挥霍殆尽,而后续的学习没有跟上,只能接受成为庸人的结局了。

 

同样的,上天赐给了“小马云”一张网红脸,却没有赐给他成长的特权,从八岁到十二岁,他参加了各种活动,却没有任何提升自我的努力。如今光环褪去,被打回原点的他正在感受什么叫残忍。

方仲永和“小马云”在提醒我们,走捷径是个悲剧。

可是,现在,走捷径、追求早点价值折现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多了,表现最明显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希望自己成为网红。

 

很多孩子都明白当了网红意味着什么:捷径、成功、光鲜的身份、巨额的财富。所以,他们模仿着某个网红的言行举止,认同着某些网红的价值观,也梦想着自己也会成为一个名利双收的网红。

他们眼里只有捷径,却没有人能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凭什么能成网红?

一个男孩对妈妈说:“妈妈,我想成为李佳琦!”妈妈问他:“你为什么想要当李佳琦?”

儿子说:“因为李佳琦很火,在直播间里说说话,就能赚很多钱。”

妈妈找出了两张李佳琦的图片给儿子看:一张是在灯光设备、各种助理围绕中光鲜亮丽的李佳琦,一张是在黑黑的隔间里一个人做直播的李佳琦。

 

妈妈告诉儿子,李佳琦一年要做389场直播,曾经在一场直播中连续试色380支口红,试到嘴唇干裂。一个网红,想要留住流量,保持人气,要付出怎样艰苦的努力,局外人是很难想象的。

妈妈问儿子:“你能吃得了这份苦吗?”

这位妈妈很清醒,她在提醒儿子,也在提醒那些做网红梦的少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用读书,不用上课,不用努力,就能轻松获得大量财富,这样的好事只在故事里存在。

成长没有捷径。想早点把自己的价值折现成金钱,一定会违背成长的规律。即使机缘巧合能够一夜爆红,也难逃打回原形、泯然众人的结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